【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工程设备,具体是一种既有地下结构开挖一体化承托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地下结构一般是指地下工程的一种,其中包括隧道的开挖或者地下管道的铺设等,其中较为常见的便是地下管道的铺设,其整体的工作流程较为简单,而隧道的开挖,可用作于地铁的建设,一般是使用盾构机进行开洞,隧道的内壁通过钢筋支架进行支撑,以此防止隧道塌方。
2、公开号为cn102628368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自移支撑棚,包括前拱架、后拱架、前移千斤顶和支撑千斤顶,前拱架包括三个以上前纵梁和三个以上的前拱梁,所有的前纵梁沿着前拱梁的拱形上表面纵向设置,每一个前纵梁连接所有的前拱梁,所述前拱架下方设有支撑千斤顶;后拱架包括三个以上后纵梁和三个以上的后拱梁,所有的所述后纵梁沿着所述后拱梁的拱形上表面纵向设置,每一个后纵梁连接所有的后拱梁,后拱架下方设有支撑千斤顶;前纵梁与后纵梁间隔设置,前拱梁与前方相邻的后拱梁之间设有间距;所述前移千斤顶一端连接所述前拱架,前移千斤顶另一端连接所述后拱架,前拱梁与后拱梁均为拱形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既有地下结构开挖一体化承托结构,包括对接柱(100)和支撑柱(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柱(100)的顶部通过承托梁支撑隧道的顶部,还包括动力组件(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地下结构开挖一体化承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组件(500)还包括铰接于内衬(302)外侧的锁止板(507),所述锁止板(507)通过弹簧一(508)与内衬(302)的外侧连接,所述锁止板(507)的外侧与内齿轮(506)的内壁啮合,所述内齿轮(506)与锁止板(507)的齿牙均呈倾斜状且相互交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地下结构开挖一体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地下结构开挖一体化承托结构,包括对接柱(100)和支撑柱(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柱(100)的顶部通过承托梁支撑隧道的顶部,还包括动力组件(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地下结构开挖一体化承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组件(500)还包括铰接于内衬(302)外侧的锁止板(507),所述锁止板(507)通过弹簧一(508)与内衬(302)的外侧连接,所述锁止板(507)的外侧与内齿轮(506)的内壁啮合,所述内齿轮(506)与锁止板(507)的齿牙均呈倾斜状且相互交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地下结构开挖一体化承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盘(505)的顶部环形等角度开设有竖直槽,所述驱动盘(504)的顶部环形等角度开设有圆弧槽,所述驱动杆(503)同时活动于两者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既有地下结构开挖一体化承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03)通过履带(304)驱动齿轮(305)旋转,所述齿轮(305)通过内齿轮(506)带动驱动盘(504)旋转,所述限位盘(505)顶部的竖直槽限制驱动杆(503)只能够向外侧移动,所述驱动盘(504)旋转并带动驱动杆(503)向外侧移动,所述驱动杆(503)由倾斜变为竖直状,所述驱动杆(503)此时带动衔接块(502)以及支板(501)升高其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既有地下结构开挖一体化承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维护组件(400)包括滑移安装于外壳(301)外表面的连接架(401),所述连接架(401)的底部滑移安装有支撑架(402),所述支撑架(402)的内部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涵,周子涵,罗斐,李隆平,康大勇,王林枫,刘新荣,王自强,朱博卿,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