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溶性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4121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溶性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油田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溶性暂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丙烯酰胺、丙烯酸、烯丙基磺酸钠、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尿素的混合水溶液中加入阻聚剂、碳酸氢钠后进行反应,然后加入疏水功能单体、纳米SiO<subgt;2</subgt;、交联剂和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固液分离,再将所得固体洗涤后进行干燥处理,然后破碎、造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通过溶液聚合生成胶体产物,造粒得到“中低分子量聚合+纳米热敏材料温控+选择性吸水暂堵”中低分子量的低温温控型胶粒状暂堵剂,聚合物暂堵剂在一定地层温度实现暂堵和降解,其降解时间可控、降解率高、封堵压力大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溶性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油田开发。


技术介绍

1、目前,水力压裂技术广泛应用于低渗储层进行储层改造,已成为许多油气田增产挖潜不可或缺技术手段。我国西部许多油气田储层均属于低渗透油藏,面对各种复杂的工况条件,选择性压裂对暂堵剂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要求暂堵剂在储层温度40~50℃条件下具有优良的暂堵功能,而且要求在压裂液注入井筒运移过程中不能具备暂堵功能。即要求暂堵剂具有温控型选择性暂堵功能,在压裂施工前期运移直至到达产层暂堵位置前,暂堵剂吸水性小,便于流动注入输送;到达产层暂堵位置,随着暂堵剂不断进入储层孔喉温控条件逐渐满足实现吸水膨胀暂堵。

2、但是现阶段现场应用的大多数聚合物暂堵剂都存在溶胀速率过快,在未达到储层地带便已失效,不仅不能有效封堵储层孔喉,而且造成堵塞近井地带及压裂施工管道等不利影响,对非作业层的伤害也大,不利于油气井长期开采。因此,需要研制一种良好的暂堵性能和施工性能的新型暂堵剂,以达到暂堵剂能够适应不同环境及温度条件下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溶性暂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丙烯酰胺、丙烯酸、烯丙基磺酸钠、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尿素的混合水溶液中加入阻聚剂、碳酸氢钠后进行反应,然后加入疏水功能单体、纳米SiO2、交联剂和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固液分离,再将所得固体洗涤后进行干燥处理,然后破碎、造粒;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烯丙基磺酸钠、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尿素、碳酸氢钠、疏水功能单体、纳米SiO2、交联剂的质量比为4~5.8:5.6~6.1:3~4.2:2~3.5:1.2~3.6:8~11:1~50:1~3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暂堵剂的制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溶性暂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丙烯酰胺、丙烯酸、烯丙基磺酸钠、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尿素的混合水溶液中加入阻聚剂、碳酸氢钠后进行反应,然后加入疏水功能单体、纳米sio2、交联剂和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固液分离,再将所得固体洗涤后进行干燥处理,然后破碎、造粒;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烯丙基磺酸钠、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尿素、碳酸氢钠、疏水功能单体、纳米sio2、交联剂的质量比为4~5.8:5.6~6.1:3~4.2:2~3.5:1.2~3.6:8~11:1~50:1~3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暂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烯丙基磺酸钠、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尿素、碳酸氢钠、疏水功能单体、纳米sio2、交联剂的质量比为4~5.8:5.6~6.1:3~4.2:2~3.5:1.2~3.6:8~11:20~40:10~20:0.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暂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疏水功能单体、纳米sio2、交联剂和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时,控制反应体系所处环境的温度为50~55℃,聚合反应的时间为8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暂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丙烯酰胺、丙烯酸、烯丙基磺酸钠、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尿素的混合水溶液中加入的阻聚剂为对羟基苯甲醚,阻聚剂与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3~3.6:4~5.8;加入疏水功能单体、纳米sio2、交联剂和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时所采用的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云超张军义贾光亮李晔旻郑道明杨文波高成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