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轮毂轴承的淬火感应线圈及制造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用于轮毂轴承的淬火感应线圈及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4053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8:56
本公开实施例是关于一种用于轮毂轴承的淬火感应线圈及制造方法。包括:上感应线圈、中间感应线圈以及下感应线圈,上感应线圈、中间感应线圈和下感应线圈的形状均为圆弧形,且上感应线圈、中间感应线圈和下感应线圈通过连接件设置为同轴心阶梯结构,形成圆环形的感应线圈;感应线圈内设有第一流通管道,第一流通管道的截面形状为异形类方孔,感应线圈设有感应面与底面,感应面设有弧度,感应面与底面连接处的壁厚大于感应面和底面的壁厚。本公开实施例感应面与底面连接处,热量聚集区域采取非均匀壁厚的设置,提高了感应线圈的使用寿命,第一流通管道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异形类方孔,缩短了加热时间,提高淬火效率,降低了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增材制造,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轮毂轴承的淬火感应线圈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汽车制造领域,轮毂轴承(hub bearing)的主要作用是承重和为轮毂的转动提供精确引导,它既承受轴向载荷又承受径向载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零部件。为了提高轴类零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同时保持芯部仍具有较高的韧性,通常会在热处理阶段对轴类零件关键部位进行表面淬火。目前,轮毂轴承轴类淬火用的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制作采用铜管、根据工件样式进行绕制,制作工艺随意性较大,无统一标准,制作粗糙,外形参数尺寸不精密。内流道的铜线圈制备工艺基本采用传统工艺,铜板机加,铣出中间流道再进行拼焊形成一定形状。现有轮毂轴承类淬火线圈形状设计受机械加工限制,快冷快热淬火处理效率低,节能性差,拼焊处数多,依赖手工,使用寿命短,制备依赖传统手工、制备周期久,难以批量化。

2、因此,有必要改善上述相关技术方案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3、需要注意的是,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轮毂轴承的淬火感应线圈及制造方法,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2、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轮毂轴承的淬火感应线圈,包括:

3、上感应线圈、中间感应线圈以及下感应线圈;

4、所述上感应线圈、所述中间感应线圈和所述下感应线圈的形状均为圆弧形,且所述上感应线圈、所述中间感应线圈和所述下感应线圈通过连接件设置为同轴心阶梯结构,形成圆环形的感应线圈;

5、所述感应线圈内设有第一流通管道,所述第一流通管道的截面形状为异形类方孔,所述感应线圈设有感应面与底面,所述感应面设有弧度,所述感应面与所述底面的连接处的壁厚大于所述感应面和所述底面的壁厚。

6、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内设置第二流通管道,所述第二流通管道与第一流通管道连通,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设置在上感应线圈的两端,第三连接件设置在中间感应线圈的一端。

7、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高度大于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高度大于第三连接件。

8、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感应线圈由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段组成,所述第一圆弧段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中间感应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圆弧段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接触导线,所述第二圆弧段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下感应线圈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圆弧段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接触导线,所述第一接触导线和第二接触导线并列设置,形成上感应线圈的缺口。

9、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导线和所述第二接触导线内设有第三流通管道,所述第一流通管道与所述第三流通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接触导线设有进水口,所述第二接触导线设有出水口,或,所述第一接触导线设有出水口,所述第二接触导线设有进水口,冷却液通过所述进水口进入后从所述出水口流出。

10、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轮毂轴承的淬火感应线圈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

11、建立用于轮毂轴承的淬火感应线圈的三维数字模型,将所述用于轮毂轴承的淬火感应线圈的模型切片离散后获得的分层扫描数据导入电子束扫描控制软件;

12、真空条件下,将不锈钢基板预热到200~350℃;

13、真空条件下,将球形铜粉均匀铺设在不锈钢基板上;

14、真空条件下,使用离焦电子束扫描粉层使温度均匀化;

15、真空条件下,使用聚焦电子束根据分层扫描数据扫描熔化粉层;

16、重复铺设铜粉、离焦扫描、聚焦扫描步骤,完成逐层凝固累积,直至轮毂轴承的淬火感应线圈打印完毕,在真空条件下自然冷却到50℃以下后,清理后即可获得用于轮毂轴承的淬火感应线圈。

17、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切片厚度为40~70μm。

18、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不锈钢基板的预热通过离焦电子束扫描实现,扫描束流10-25ma,扫描速度10-20m/s。

19、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铜粉为球形,所述铜粉平均直径为40-150μm,铺粉厚度为40~70μm。

20、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离焦电子束扫描时,扫描束流为10~20ma、离焦量为-0.2~-0.5v,扫描时间为10-25s。

21、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扫描熔化粉层时,聚焦电子束的束斑直径为80~120μm,扫描束流为5~20ma、扫描速度为1~3m/s、扫描间距为80~150μm。

2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3、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用于轮毂轴承的淬火感应线圈,一方面,所述感应面与所述底面的连接处的壁厚大于所述感应面和所述底面的壁厚,热量聚集区域采取非均匀壁厚的设置,提高了感应线圈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所述第一流通管道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异形类方孔,缩短了加热时间,提高淬火效率,降低了能耗。再一方面,通过增材技术一体化成形,缩短了制造周期,提高了批量化生产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轮毂轴承的淬火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轮毂轴承的淬火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内设置第二流通管道,所述第二流通管道与第一流通管道连通,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上感应线圈的两端,所述第三连接件设置在所述中间感应线圈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轮毂轴承的淬火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高度大于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高度大于第三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轮毂轴承的淬火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感应线圈由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段组成,所述第一圆弧段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中间感应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圆弧段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接触导线,所述第二圆弧段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下感应线圈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圆弧段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接触导线,所述第一接触导线和所述第二接触导线并列设置,形成所述上感应线圈的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轮毂轴承的淬火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导线和所述第二接触导线内设有第三流通管道,所述第一流通管道与所述第三流通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接触导线设有进水口,所述第二接触导线设有出水口,或,所述第一接触导线设有出水口,所述第二接触导线设有进水口,冷却液通过所述进水口进入从所述出水口流出。

6.一种用于轮毂轴承的淬火感应线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轮毂轴承的淬火感应线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片厚度为40~70μ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轮毂轴承的淬火感应线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基板的预热通过离焦电子束扫描实现,扫描束流10-25mA,扫描速度10-20m/s。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轮毂轴承的淬火感应线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粉为球形,所述铜粉平均直径为40-150μm,铺粉厚度为40~7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轮毂轴承的淬火感应线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焦电子束扫描时,扫描束流为10~20mA、离焦量为-0.2~-0.5V,扫描时间为10-25s。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轮毂轴承的淬火感应线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扫描熔化粉层时,聚焦电子束的束斑直径为80~120μm,扫描束流为5~20mA、扫描速度为1~3m/s、扫描间距为80~150μ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轮毂轴承的淬火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轮毂轴承的淬火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内设置第二流通管道,所述第二流通管道与第一流通管道连通,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上感应线圈的两端,所述第三连接件设置在所述中间感应线圈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轮毂轴承的淬火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高度大于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高度大于第三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轮毂轴承的淬火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感应线圈由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段组成,所述第一圆弧段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中间感应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圆弧段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接触导线,所述第二圆弧段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下感应线圈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圆弧段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接触导线,所述第一接触导线和所述第二接触导线并列设置,形成所述上感应线圈的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轮毂轴承的淬火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导线和所述第二接触导线内设有第三流通管道,所述第一流通管道与所述第三流通管道连通,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锋王雷刘李旭向长淑姚甜王辉贺卫卫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赛隆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