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多酚浸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376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多酚浸膏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抗炎组合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儿茶素提取物,在疏水网状有机蒙脱土的催化下,使水溶性的儿茶素接枝了软脂酸蜂花酯改性成油溶性的儿茶素,改性后具有持久的抗炎活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茶多酚浸膏包括儿茶素提取液3~5%,蒙脱土0~9%,当归挥发油3~8%,艾叶挥发油3~5%,川芎挥发油3~5%,甘油8~15%,柠檬酸1~2%,蜂蜡15~20%,浸膏中的油溶性儿茶素能充分溶解在挥发油中,成分精简,具有良好的抗炎消炎作用,且协同增效抗氧化修护的作用,能起到显著的消肿止疼,快速生肌修损的作用,是一种消炎止痛生肌的药用浸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儿茶素组合物制备,尤其涉及一种表现抗炎活性的儿茶素制备。


技术介绍

1、茶多酚,是绿茶为原料提取的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在茶多酚中的主体成分是儿茶素,大约占70~80%。儿茶素是一类含有多个酚羟基并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因其突出的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抑菌、降血糖等诸多活性功效而受到广泛研究和关注。由于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且温和无刺激,被广泛应用于浸膏中。然而,儿茶素稳定性差,体系相容性不佳、油溶性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儿茶素的广泛应用。首先,在光照、温度、ph、金属离子等因素影响下,儿茶素易被氧化成邻醌类及联苯酚醌物质,使其在贮存、加工过程中极易发生降解。其次,儿茶素与产品基质的相容性不佳,通常难以将儿茶素直接应用于产品体系中。而且目前市场上的浸膏所添加的功效成分复杂、繁多,不仅会增加肌肤的负担,而且还会对皮肤产生刺激,甚至各种功效成分叠加还会出现副作用,长久使用并不利于皮肤健康。例如公开号为cn 112703007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炎植物提取物,该植物提取物包含儿茶素、表儿茶素、和一种或多种原花青素,表现出抗炎活性,但是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多酚浸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多酚浸膏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物质,儿茶素提取液3~5%,蒙脱土0~9%,当归挥发油3~8%,艾叶挥发油3~5%,川芎挥发油3~5%,甘油8~15%,柠檬酸1~2%,蜂蜡15~20%,余量为基体粉料;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茶多酚浸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多酚浸膏包括儿茶素提取液,当归挥发油,艾叶挥发油和川芎挥发油;所述的儿茶素提取液的提取方法是一种低温提取方法,该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茶多酚浸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取物为茶叶,当归,艾叶和川芎中的任一种,提取后分别得到儿茶素提取液,当归挥发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多酚浸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多酚浸膏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物质,儿茶素提取液3~5%,蒙脱土0~9%,当归挥发油3~8%,艾叶挥发油3~5%,川芎挥发油3~5%,甘油8~15%,柠檬酸1~2%,蜂蜡15~20%,余量为基体粉料;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茶多酚浸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多酚浸膏包括儿茶素提取液,当归挥发油,艾叶挥发油和川芎挥发油;所述的儿茶素提取液的提取方法是一种低温提取方法,该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茶多酚浸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取物为茶叶,当归,艾叶和川芎中的任一种,提取后分别得到儿茶素提取液,当归挥发油,艾叶挥发油和川芎挥发油。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茶多酚浸膏,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百益康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