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结构及电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3690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5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结构及电池系统,涉及储能技术领域。该电芯结构包括壳体和电芯体;壳体包括壳本体以及分别设置在壳本体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壳本体内部被构造成用于流通不导电的冷却介质的冷却通道,冷却通道的入口端与其出口端朝向第一端盖或第二端盖设置;壳本体的内壁、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围成容置腔,电芯体设置在容置腔内。本申请提供的电芯结构及电池系统可以提高电芯结构的冷却效果,提高电池系统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储能,尤其涉及一种电芯结构及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的需求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因此各大车企和科研机构不断加大电动汽车的研发力度,各国政府也通过制定各项措施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大大推动了电动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相对于传统燃油车而言是零排放的,以电能取代石油、减少温室气体等对大气有污染的气体的排放,助力实现国家双碳战略。

2、随着电芯结构的尺寸越来越大以及容量越来越高,对液冷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当前液冷系统的冷却通道较短,降低液冷系统对电芯结构的冷却效果差,进而降低了电池系统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结构及电池系统,能够提高电芯结构的冷却效果,提高电池系统的性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结构,其包括壳体和电芯体;

4、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壳本体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电芯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本体包括第一筒状件、第二筒状件和两个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二筒状件套设在所述第一筒状件上,两个所述第一分隔板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筒状件的外壁和所述第二筒状件的内壁;各所述第一分隔板沿所述第一筒状件的轴线方向延伸,各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筒状件外,并与所述第一端盖连接;各所述第一分隔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本体还包括多个第二分隔板;各所述第二分隔板均沿所述第一筒状件的轴线方向延伸,且各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电芯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本体包括第一筒状件、第二筒状件和两个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二筒状件套设在所述第一筒状件上,两个所述第一分隔板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筒状件的外壁和所述第二筒状件的内壁;各所述第一分隔板沿所述第一筒状件的轴线方向延伸,各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筒状件外,并与所述第一端盖连接;各所述第一分隔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本体还包括多个第二分隔板;各所述第二分隔板均沿所述第一筒状件的轴线方向延伸,且各所述第二分隔板的两端均位于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至少覆盖在所述壳本体的顶部和所述容置腔,且所述第一端盖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包括环形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第二端盖;所述壳本体的顶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内,并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内壁密封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所述第二连通孔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底,并贯穿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第三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外周面,并与所述第一盖体相互垂直且沿背离所述第二端盖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一盖板的另一端连接,并与所述第一盖体相互平行;所述第三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背离所述第一盖板的一端连接,并与所述第一盖体相互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上还设有第三容置槽和第四容置槽,所述第三容置槽用于容置所述电芯体的第一极柱;所述第四容置槽用于容置第一分隔板的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液嘴和出液嘴,所述进液嘴与所述冷却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新龙方有为韦鹏吕希祥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