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特别涉及一种燃烧器组件和灶具。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点火针和热电偶分开设置在燃烧器的内外两侧,安装繁琐,点火成功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燃烧器组件和灶具。
2、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燃烧器组件,所述燃烧器组件包括:
3、第一燃烧器,所述第一燃烧器呈环形,并在内周缘形成有第一火孔;
4、第二燃烧器,所述第二燃烧器呈环形,并在内周缘形成有第二火孔,所述第二燃烧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燃烧器上方,所述第二燃烧器的内径比所述第一燃烧器的内径大;
5、点火模块,所述点火模块包括点火针、热电偶和第一支架,所述点火针和所述热电偶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点火模块被配置成,所述点火针靠近所述第一火孔设置。
6、上述燃烧器组件,点火模块通过将点火针和热电偶集成为一体,使得点火针靠近第一火孔并位于燃烧器组件内部,以提高第一燃烧器和第二燃烧器的点火成功率,安装简便。
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点火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燃烧器和所述第二燃烧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针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燃烧器的中轴线成α角,所述α角的范围为(30°,9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针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燃烧器的中轴线成α角,所述α角的范围为(60°,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燃烧器内侧。
6.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燃烧器和所述第二燃烧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针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燃烧器的中轴线成α角,所述α角的范围为(30°,9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针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燃烧器的中轴线成α角,所述α角的范围为(60°,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燃烧器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固定片及自所述固定片伸出的两组弹片,每组所述弹片形成对应的一个卡槽,所述点火针和所述热电偶分别固定在所述卡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烧器包括第一下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下板上的第一上板和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下板形成有第一下孔道,所述第一上板形成有与所述第一下孔道对应的第一上孔道,所述第一下孔道与所述第一上孔道正对形成所述第一火孔,所述第一分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下板与所述第一上板之间,并将所述第一下孔道与所述第一上孔道分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板形成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被配置成与所述点火针产生的电弧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燃烧器包括第二下板、设置在所述第二下板上的第二上板和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下板形成有第二下孔道,所述第二上板形成有与所述第二下孔道对应的第二上孔道,所述第二下孔道与所述第二上孔道正对形成所述第二火孔,所述第二分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二下板与所述第二上板之间,并将所述第二下孔道与所述第二上孔道分隔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燃烧器的内径为所述第一燃烧器的内径的1.2倍至2.5倍。
11.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帅,谭争鸣,张炳卫,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美的智能厨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