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可浮动电永磁铁的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3338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54
一种基于可浮动电永磁铁的连接机构,它包含壳体和多个电永磁铁;多个电永磁铁按照磁极极性统一的方向沿环形均匀排布;且多个电永磁铁的磁极均穿过壳体的一个表面;每个磁极包含谷状磁极和脊状磁极,脊状磁极的端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凸起,谷状磁极的端部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凹孔,两个连接机构对接时,一个连接机构中的脊状磁极的凸起插入另一个连接机构中的谷状磁极的凹孔内,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永磁铁,永磁铁分别与谷状磁极和脊状磁极相对应,朝向磁极一侧的极性与该磁极上磁后的对应表面的极性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磁连接和机械连接结合起来,抗扭和抗剪能力大幅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可浮动电永磁铁的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1、标准、通用接口可以为机器人带来更好的灵活性、扩展性。电永磁铁只需要电流脉冲即可切换上磁和退磁,之后状态保持无需能量,具有节能和高效的优势。这种方法在连接时相较于机械连接具有一些性缺陷,连接面之间的剪切力和扭转载荷由磁力和静摩擦平衡,连接强度较弱。此外,目前电永磁的磁极设计缺乏可以定位的表面特征,连接精度较差,无法满足机器人领域复杂的工况。本专利改进了基于电永磁的连接机构,为磁极添加了可以互锁的表面特征,提高了连接面的抗剪、抗扭强度和连接定位精度。添加的永磁体可以使电永磁铁在不同工作条件下被动浮动,节省空间。

2、cn116810849a公开一种基于电永磁铁的多功能连接装置,钕铁硼磁棒和铝镍钴磁棒平行设置,两个磁极表面是平面,这种方式布置的连接装置,抗弯抗剪能力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可浮动电永磁铁的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将磁连接和机械连接结合起来,抗扭和抗剪能力大幅提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可浮动电永磁铁的连接机构,包含壳体(B)和多个电永磁铁(A);所述多个电永磁铁(A)按照磁极极性统一的方向沿环形均匀排布;且所述多个电永磁铁(A)的磁极均穿过壳体(B)的一个表面;所述多个电永磁铁(A)的磁极均与壳体(B)卡接;多个电永磁铁(A)的磁极(A4)与控制电路板(C)的电源总线连接;多个电永磁铁(A)的驱动信号输入端均与控制电路板(C)的脉冲电流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C)用于为电永磁铁(A)供电,还用于根据连接或断开控制信号向多个电永磁铁(A)的驱动信号输入端发送正向或反向脉冲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可浮动电永磁铁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可浮动电永磁铁的连接机构,包含壳体(b)和多个电永磁铁(a);所述多个电永磁铁(a)按照磁极极性统一的方向沿环形均匀排布;且所述多个电永磁铁(a)的磁极均穿过壳体(b)的一个表面;所述多个电永磁铁(a)的磁极均与壳体(b)卡接;多个电永磁铁(a)的磁极(a4)与控制电路板(c)的电源总线连接;多个电永磁铁(a)的驱动信号输入端均与控制电路板(c)的脉冲电流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c)用于为电永磁铁(a)供电,还用于根据连接或断开控制信号向多个电永磁铁(a)的驱动信号输入端发送正向或反向脉冲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可浮动电永磁铁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电永磁铁(a)包含绕组(a1)、钕铁硼磁棒(a2)和铝镍钴磁棒(a3);钕铁硼磁棒(a2)和铝镍钴磁棒(a3)等长且平行设置,所述谷状磁极(a4)和脊状磁极(a5)分别固定在钕铁硼磁棒(a2)和铝镍钴磁棒(a3)的两端,绕组(a1)绕设在所述钕铁硼磁棒(a2)和铝镍钴磁棒(a3)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可浮动电永磁铁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脊状磁极(a5)包含第一半圆柱件a(a51)和第二半圆柱件b(a52);第二半圆柱件b(a52)的端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凸起,所述第一半圆柱件a(a51)和第二半圆柱件b(a52)轴向固定连接构成一体件,所述第一半圆柱件a(a51)的半圆面的半径大于第二半圆柱件b(a52)的半圆面的半径,所述第一半圆柱件a(a51)的侧平面与钕铁硼磁棒(a2)和铝镍钴磁棒(a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可浮动电永磁铁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谷状磁极(a4)包含第一半圆柱件c(a41)和第二半圆柱件d(a42);第二半圆柱件d(a42)的端部向内延伸有凹孔,第二半圆柱件d(a42)的端部设置有向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延河杨致远韩凯赵杰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