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立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3119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5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立柱,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滑动连接有挡泥板,所述底板上固定设有两根立柱,所述挡泥板上固定设有两根推杆,两根推杆分别延伸至两根立柱内;两个立柱相互靠近的一侧的底端铰接有折叠杆,所述折叠杆与所述立柱之间设有用于使折叠杆具有转至竖直位置趋势的扭簧,所述推杆靠近立柱的一端设有卡块,所述折叠杆上开有第一卡槽,两个所述折叠杆位于竖直位置时相互靠近的端面上设有网兜;网兜拦住下落的砂石/泥浆,防止砂石/泥浆掉落在道路上,造成安全隐患;将现有技术中的墙面换成网兜,由于网兜为柔性材料,可减少滚落在网兜上的落石对网兜的冲击力,同时可以保护立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具体为一种混凝土立柱


技术介绍

1、山体斜坡上的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称为山体滑坡,是常见地质灾害之一。尤其是在遇到雨水天气后,更容易产生山体滑坡的现象。

2、为了防止山体滑坡掉落的碎石、泥浆等滚落到山路上,阻碍交通,甚至损坏路面,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610511967.5的山体滑坡防卫系统,通过阻挡墙挡住落石,但墙面和落石为刚性接触,如果落石滚落高度较高时,撞在墙面上的力较大,可能会撞坏墙面。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立柱,降低落石对防护系统的损坏概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混凝土立柱,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滑动连接有挡泥板,所述底板上固定设有两根立柱,所述挡泥板上固定设有两根推杆,两根推杆分别延伸至两根立柱内;两个立柱相互靠近的一侧的底端铰接有折叠杆,所述折叠杆与所述立柱之间设有用于使折叠杆具有转至竖直位置趋势的扭簧,所述推杆靠近立柱的一端设有卡块,所述折叠杆上开有第一卡槽,两个所述折叠杆位于竖直位置时相互靠近的端面上设有网兜;当卡块插入第一卡槽内时,折叠杆位于水平位置,网兜为收纳状态;当卡块脱离第一卡槽时,折叠杆位于竖直位置,所述网兜为展开状态。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5、将本技术安装在山体上,当发生山体滑坡时,砂石/泥浆在山体表面滚落/流动,当碰到挡泥板时,挡泥板在砂石/泥浆的作用下推动推杆向立柱内滑动,使卡块脱离第一卡槽,此时折叠杆在扭簧的作用下向上转动,使网兜打开,拦住下落的砂石/泥浆,防止砂石/泥浆掉落在道路上,造成安全隐患;将现有技术中的墙面换成网兜,由于网兜为柔性材料,可减少滚落在网兜上的落石对网兜的冲击力,同时可以保护立柱。

6、优选地,所述立柱的底端铰接有拉杆,所述拉杆远离铰接点的一端铰接有重力杆,所述折叠杆与所述重力杆位于立柱的异侧,所述拉杆与所述重力杆之间设有第一拉绳,所述第一拉绳的两端分别固设于重力杆和拉杆上,所述第一拉绳始终处于伸直状态。

7、优选地,所述折叠杆与所述拉杆之间设有第二拉绳,所述第二拉绳的两端分别固设于折叠杆和拉杆上。

8、优选地,所述折叠杆与所述拉杆固定连接。

9、优选地,所述重力杆的顶部设有配重块。

10、优选地,所述拉杆上开有第二卡槽,当所述拉杆位于竖直状态时,所述卡块与第二卡槽卡接。

11、优选地,所述立柱内设有第一滑槽以及与第一滑槽贯通的第二滑槽,所述推杆与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卡块与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卡块与所述立柱之间设有压簧,所述压簧位于第二滑槽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滑动连接有挡泥板(2),所述底板(1)上固定设有两根立柱(4),所述挡泥板(2)上固定设有两根推杆(3),两根推杆(3)分别延伸至两根立柱(4)内;两个立柱(4)相互靠近的一侧的底端铰接有折叠杆(7),所述折叠杆(7)与所述立柱(4)之间设有用于使折叠杆(7)具有转至竖直位置趋势的扭簧,所述推杆(3)靠近立柱(4)的一端设有卡块(31),所述折叠杆(7)上开有第一卡槽(72),两个所述折叠杆(7)位于竖直位置时相互靠近的端面上设有网兜(8);当卡块(31)插入第一卡槽(72)内时,折叠杆(7)位于水平位置,网兜(8)为收纳状态;当卡块(31)脱离第一卡槽(72)时,折叠杆(7)位于竖直位置,所述网兜(8)为展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的底端铰接有拉杆(5),所述拉杆(5)远离铰接点的一端铰接有重力杆(6),所述折叠杆(7)与所述重力杆(6)位于立柱(4)的异侧,所述拉杆(5)与所述重力杆(6)之间设有第一拉绳(61),所述第一拉绳(61)的两端分别固设于重力杆(6)和拉杆(5)上,所述第一拉绳(61)始终处于伸直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杆(7)与所述拉杆(5)之间设有第二拉绳(71),所述第二拉绳(71)的两端分别固设于折叠杆(7)和拉杆(5)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杆(7)与所述拉杆(5)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杆(6)的顶部设有配重块(6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5)上开有第二卡槽(51),当所述拉杆(5)位于竖直状态时,所述卡块(31)与第二卡槽(51)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内设有第一滑槽(41)以及与第一滑槽(41)贯通的第二滑槽(42),所述推杆(3)与所述第一滑槽(4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卡块(31)与所述第二滑槽(4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卡块(31)与所述立柱(4)之间设有压簧(32),所述压簧(32)位于第二滑槽(42)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滑动连接有挡泥板(2),所述底板(1)上固定设有两根立柱(4),所述挡泥板(2)上固定设有两根推杆(3),两根推杆(3)分别延伸至两根立柱(4)内;两个立柱(4)相互靠近的一侧的底端铰接有折叠杆(7),所述折叠杆(7)与所述立柱(4)之间设有用于使折叠杆(7)具有转至竖直位置趋势的扭簧,所述推杆(3)靠近立柱(4)的一端设有卡块(31),所述折叠杆(7)上开有第一卡槽(72),两个所述折叠杆(7)位于竖直位置时相互靠近的端面上设有网兜(8);当卡块(31)插入第一卡槽(72)内时,折叠杆(7)位于水平位置,网兜(8)为收纳状态;当卡块(31)脱离第一卡槽(72)时,折叠杆(7)位于竖直位置,所述网兜(8)为展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的底端铰接有拉杆(5),所述拉杆(5)远离铰接点的一端铰接有重力杆(6),所述折叠杆(7)与所述重力杆(6)位于立柱(4)的异侧,所述拉杆(5)与所述重力杆(6)之间设有第一拉绳(61),所述第一拉绳(61)的两端分别固设于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勇杰陈珺珺赖日飞涂厅
申请(专利权)人:缙云县九州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