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池包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电池包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2935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包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涉及电池包管理技术领域,该方案的技术要点为:通过电池包初始最大容量和当前最大容量,对电池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通过对电池包的每次充放电情况进行分析,获取电池包每次充放电的容量变化量,并结合电池包的健康状态,对电池包的使用度进行评估,通过用户的出行习惯数据,对用户出行的耗电情况进行评估,结合用户的换电次数,对用户使用电池包的情况进行评估,计算当前换电站每个电池包的使用度与换电用户的使用度之间的欧氏距离,根据所述欧氏距离的大小进行排序,选择距离最大的电池包为用户进行换电,保护了电池包的寿命,提高了电池包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包管理,具体为一种电池包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电池包智能管理系统是一种针对电动汽车电池包的智能化、高效化的管理系统,它集成了电池状态监测、充电控制、安全保护、能源管理等功能,旨在提高电池包的使用效率,确保其安全运行,并实现能源的优化利用。

2、在申请公布号为cn116001572a的中国专利技术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及电池包管理方法。一种电池包包括:高压动力电池组、低压供电电池组、dc/dc转换器和电池管理系统;高压动力电池组的正负极和低压供电电池组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同一电池管理系统;高压动力电池组与电池管理系统组成高压动力充放电回路,低压供电电池组与电池管理系统组成低压供电充放电回路;高压动力电池组通过第四继电器低压供电电池组串接,高压动力电池组通过dc/dc转换器接入所述低压供电充放电回路。

3、在申请公布号为cn115692883a的中国专利技术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池包智能管理系统及并包方法,包括电池包检测模块,电池包检测模块与系统管理模块电性连接,电池包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多个电池包的状态信息,多个电池包并联设置,根据电池包状态信息检测电池包故障;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电池包检测模块电性连接,当电池包发生故障时,控制模块发出指令切断电池包的主继电器,分离有故障的电池包,同时控制模块利用旁路对有故障的电池包进行自检查和修复;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数据处理模块将电池包故障信息生成故障数据库,并将有故障的电池包的自检查数据与修复数据进行存储。>

4、现有技术的电池包智能管理通常只考虑了电池的电量和种类,而没有考虑到电池包的使用情况和用户对电池包的使用程度,有些电池包可能会被过度使用,导致其寿命和性能下降,而有些电池包则可能使用不足,导致其利用率不高,这可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电池包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通过电池包初始最大容量和当前最大容量,对电池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通过对电池包的每次充放电情况进行分析,获取电池包每次充放电的容量变化量,并结合电池包的健康状态,对电池包的使用度进行评估,通过用户的出行习惯数据,对用户出行的耗电情况进行评估,结合用户的换电次数,对用户使用电池包的情况进行评估,计算当前换电站每个电池包的使用度与换电用户的使用度之间的欧氏距离,根据所述欧氏距离的大小进行排序,选择距离最大的电池包为用户进行换电,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池包智能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收集电池包的充电、放电数据以及用户出行习惯数据;

4、通过电池包在时间段t内充电的电流数据、时间段初的荷电状态以及时间段末的荷电状态,对时间段t内电池包的容量增量进行计算,进一步估算出电池包当前最大容量,通过电池包初始最大容量和当前最大容量,对电池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

5、通过对电池包的每次充放电情况进行分析,获取电池包每次充放电的容量变化量,记录电池包每次充放电的容量变化量,并结合电池包的健康状态,对电池包的使用度进行评估;

6、通过用户的出行习惯数据,包括历史出行时间、历史耗电量,对用户出行的耗电情况进行评估,结合用户的换电次数,计算获取用户的使用度,对用户使用电池包的情况进行评估;

7、将所有电池包的使用度和所有用户的使用度归一化至[0,1]区间,计算当前换电站每个电池包的使用度与换电用户的使用度之间的欧氏距离,根据所述欧氏距离的大小进行排序,选择距离最大的电池包为用户进行换电。

8、进一步的,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收集电池包的充电和放电数据,包括充电时间、充电电流、放电时间以及放电电流;通过行驶记录收集用户出行习惯数据,包括历史出行时间、历史耗电量以及用户换电次数。

9、进一步的,获取电池包在时间段t内充电的电流数据、时间段初的荷电状态以及时间段末的荷电状态;

10、通过对时间段t内电池包的容量增量进行计算,进一步估算出电池包当前最大容量,计算公式如下:其中,表示电池包当前最大容量,表示电流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表示时间段初,表示时间段末,表示电池包在时间段初的荷电状态,表示电池包在时间段末的荷电状态。

11、进一步的,通过电池包初始最大容量和当前最大容量,对电池包的健康状态将进行评估,计算公式如下:其中,s表示电池包的健康状态,表示电池包初始最大容量,表示电池包当前最大容量;

12、预先设置健康状态阈值,当电池包的健康状态小于或等于健康阈值时,及时发出预警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13、进一步的,获取电池包的充电和放电相关数据,包括充电时间、充电电流、放电时间以及放电电流;

14、通过对电池包的每次充放电情况进行分析,获取电池包每次充放电的容量变化量,计算公式如下:其中,表示电池包每次充放电的容量变化量,、表示每次充放电时间段初,、表示每次充放电时间段末,表示充电时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函数,表示放电时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函数。

15、进一步的,记录电池包每次充放电的容量变化量,并结合电池包的健康状态,对电池包的使用度进行评估,计算公式如下:其中,表示电池包的使用度,s表示电池包的健康状态,表示电池包每次充放电的容量变化量,i表示每次充放电的标记,n表示充放电的次数。

16、进一步的,获取用户的出行习惯数据,包括历史出行时间、历史耗电量;

17、通过用户的出行习惯数据,对用户出行的耗电情况进行评估,计算公式如下:其中,表示用户出行的平均耗电量,m表示出行的次数,表示每次出行的耗电量,表示每次出行的时间。

18、进一步的,获取用户的换电次数,并结合用户出行的耗电情况,计算获取用户的使用度,对用户使用电池包的情况进行评估,计算公式如下:其中,表示为用户的使用度,表示用户出行的平均耗电量,a表示经验拟合系数,且,nu表示用户换电次数。

19、进一步的,计算获取所有电池包的使用度和所有用户的使用度,并将所有电池包的使用度和所有用户的使用度归一化至[0,1]区间;

20、获取当前换电站每个电池包的使用度,并计算与换电用户的使用度之间的欧氏距离,计算公式如下:其中,表示当前换电站每个电池包的使用度与换电用户的使用度之间的欧氏距离,表示换电用户的使用度,表示当前换电站每个电池包的使用度,k表示电池包的标记;

21、获取当前换电站所有电池包的使用度与换电用户的使用度之间的欧氏距离,根据所述欧氏距离的大小进行排序,选择距离最大的电池包为用户进行换电。

22、一种电池包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电池包健康状态分析模块、电池包使用度分析模块、用户使用度分析模块以及电池包管理模块;其中,

23、数据采集模块,收集电池包的充电、放电数据以及用户出行习惯数据;

24、电池包健康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10.一种电池包智能管理系统,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电池包健康状态分析模块、电池包使用度分析模块、用户使用度分析模块以及电池包管理模块;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守帅段少祥石雄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戴普森数字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