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完全循环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与循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285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完全循环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与循环方法,将硅酸盐水泥、石灰岩质粗集料、河砂、石灰岩质机制砂、铜渣、偏高岭土、减水剂充分混合均匀,加入水搅拌均匀,得到可完全循环混凝土,所述可完全循环混凝土服役结束后经粉碎煅烧,可直接再生为高贝利特水泥熟料并进行循环使用,且得到的水泥熟料硬化性能好、煅烧温度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可完全循环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与循环方法


技术介绍

1、水泥混凝土是一种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建筑材料。水泥混凝土不仅消耗大量的优质砂石资源,并且废弃后产生的巨量水泥混凝土带来了处置利用难题。另一方面,水泥生产的天然优质原料,如碳酸钙等也日益紧缺。而水泥混凝土的主要氧化物组成与水泥熟料相似,均为cao与sio2,具有替代水泥生料的可行性。并且,其中硬化水泥石替代碳酸钙,可以减少碳酸钙分解带来的co2。

2、现有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水泥技术主要是利用废弃混凝土破碎分离出来的粗细或硬化水泥石替代水泥生料,也有学者将全部废弃混凝土替代水泥生料,但仍需较多的校正原料,且再生后得到水泥熟料的水化硬化性能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569489.6)公开了一种可循环混凝土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使用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相同的原材料来制备粗、细骨料,之后将水泥、粗、细骨料和水按配比混合制成水泥混凝土,再将废弃的水泥混凝土进行破碎、粉磨、在1200-1450℃下煅烧制得水泥熟料。然而,该方法需要先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完全循环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硅酸盐水泥、石灰岩质粗集料、河砂、石灰岩质机制砂、铜渣、偏高岭土、减水剂充分混合均匀,加入水搅拌均匀,得到可完全循环混凝土,所述可完全循环混凝土服役结束后经粉碎煅烧,得到高贝利特水泥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完全循环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盐水泥、石灰岩质粗集料、河砂、石灰岩质机制砂、铜渣、偏高岭土、水的质量比为1:(2.82-4.21):(0.84-1.20):(0.59-0.97):(0.19-0.72):(0.01-0.07):(0.54-0.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完全循环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硅酸盐水泥、石灰岩质粗集料、河砂、石灰岩质机制砂、铜渣、偏高岭土、减水剂充分混合均匀,加入水搅拌均匀,得到可完全循环混凝土,所述可完全循环混凝土服役结束后经粉碎煅烧,得到高贝利特水泥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完全循环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盐水泥、石灰岩质粗集料、河砂、石灰岩质机制砂、铜渣、偏高岭土、水的质量比为1:(2.82-4.21):(0.84-1.20):(0.59-0.97):(0.19-0.72):(0.01-0.07):(0.54-0.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完全循环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硅酸盐水泥、石灰岩质粗集料、河砂、石灰岩质机制砂、铜渣、偏高岭土、水的质量比为1:(2.82-3.21):(0.84-0.89):(0.59-0.77):(0.19-0.29):(0.001-0.07):(0.54-0.61)时,得到的高贝利特水泥熟料的率值:kh=(0.75-0.77),sm=(2.11-2.62),im=(0.88-1.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完全循环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硅酸盐水泥、石灰岩质粗集料、河砂、石灰岩质机制砂、铜渣、偏高岭土、水的质量比为1:(3.54-4.21):(1.14-1.20):(0.68-0.9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鹏崔莹莹徐宗望胡曙光丑纪能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