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结构及压缩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2780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4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支撑结构及压缩机组,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支撑结构包括底座和油箱组件;底座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一H型钢,以及设置在两根第一H型钢之间的多根第二H型钢;多根第二H型钢的顶部均平齐;第二H型钢的顶部用于承载压缩机或驱动电机;油箱组件包括依次连通的多个油箱本体;油箱本体同时穿设于两根第一H型钢上,且油箱本体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H型钢固定连接。压缩机组包括支撑结构。本申请的支撑结构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并有效提高压缩机组工作时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压缩机,尤其涉及一种支撑结构及压缩机组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压缩机组通常包括压缩机、驱动电机、油箱及底座等部件;油箱固定于底座顶部,压缩机和驱动电机固定于油箱上。对于现有压缩机组结构而言,压缩机和驱动电机的动、静载荷作用于油箱上,但由于油箱为薄壁容器,承载能力较弱;并且压缩机和驱动电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也作用于油箱上,导致压缩机组运行稳定性较差;并且油箱设于底座上方,导致压缩机组占用的空间较大,进而限制压缩机组的使用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支撑结构及压缩机组。

2、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支撑结构,包括:

4、底座,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一h型钢,以及设置在两根所述第一h型钢之间的多根第二h型钢;多根所述第二h型钢的顶部均平齐;所述第二h型钢的顶部用于承载压缩机或驱动电机;

5、油箱组件,包括依次连通的多个油箱本体;所述油箱本体同时穿设于两根所述第一h型钢上,且所述油箱本体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h型钢固定连接。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h型钢包括第一腹板、第一翼板及第二翼板,所述第一翼板和所述第二翼板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腹板的两端;所述第二h型钢包括第二腹板、第三翼板及第四翼板,所述第三翼板和所述第四翼板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腹板的两端;所述第二腹板端部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腹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腹板端部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一翼板固定连接,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二翼板固定连接。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油箱组件还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分别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第二翼板上,所述第一安装板远离所述第二h型钢的一侧设有压缩机承载面,所述第二安装板远离所述第二h型钢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承载面。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机承载面和所述驱动电机承载面均与地面平行。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垫脚;所述垫脚包括垫块和固定板,所述垫块固定于所述第二翼板和所述第四翼板的结合处,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垫块远离所述第一h型钢的一侧。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固定于所述第一h型钢或所述第二h型钢上。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油箱组件还包括连通管,相邻两个所述油箱本体通过所述连通管连通。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连通管之间错位排布。

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油箱组件还包括压力平衡管,所述压力平衡管用于连通全部的所述油箱本体,且所述压力平衡管设于所述连通管上方。

14、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组,包括压缩机、驱动电机及上述支撑结构;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驱动电机分别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第二h型钢的顶部。

15、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16、本申请的支撑结构,通过将油箱组件固定于底座内,以使底座与油箱组件组合成整体结构,相较于将油箱本体直接固定于底座顶部的结构,布局紧凑、整体性强,能够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本申请的底座由两根第一h型钢和多根第二h型钢组合而成,结构简单且材料易获得;多根第二h型钢的顶部高度平齐,以便于承载压缩机或驱动电机。油箱组件包括依次连通的多个油箱本体,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一h型钢能够支撑并固定多个油箱本体。压缩机和驱动电机的动、静载荷,以及工作时产生的振动不会直接作用于油箱本体上;从而有效提高压缩机组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

17、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H型钢包括第一腹板、第一翼板及第二翼板,所述第一翼板和所述第二翼板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腹板的两端;所述第二H型钢包括第二腹板、第三翼板及第四翼板,所述第三翼板和所述第四翼板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腹板的两端;所述第二腹板端部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腹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腹板端部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一翼板固定连接,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二翼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组件还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分别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第二翼板上,所述第一安装板远离所述第二H型钢的一侧设有压缩机承载面,所述第二安装板远离所述第二H型钢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承载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承载面和所述驱动电机承载面均与地面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垫脚;所述垫脚包括垫块和固定板,所述垫块固定于所述第二翼板和所述第四翼板的结合处,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垫块远离所述第一H型钢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固定于所述第一H型钢或所述第二H型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组件还包括连通管,相邻两个所述油箱本体通过所述连通管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通管之间错位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组件还包括压力平衡管,所述压力平衡管用于连通全部的所述油箱本体,且所述压力平衡管设于所述连通管上方。

10.一种压缩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驱动电机及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结构;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驱动电机分别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第二H型钢的顶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h型钢包括第一腹板、第一翼板及第二翼板,所述第一翼板和所述第二翼板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腹板的两端;所述第二h型钢包括第二腹板、第三翼板及第四翼板,所述第三翼板和所述第四翼板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腹板的两端;所述第二腹板端部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腹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腹板端部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一翼板固定连接,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二翼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组件还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分别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第二翼板上,所述第一安装板远离所述第二h型钢的一侧设有压缩机承载面,所述第二安装板远离所述第二h型钢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承载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承载面和所述驱动电机承载面均与地面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新亮罗意祥严卓欧阳鑫望周鹏
申请(专利权)人:能者科技湖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