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路侧感知设备,涉及一种基于车道线的移动路侧感知基站检测区域的自动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的路侧感知设备分为两种,一种是安装在路侧的l型支架上,由人工去调整位置和角度的路侧感知设备,一旦调试好之后路侧感知设备就会被固定下来,如图1所示;另一种是固定安装在移动小车上的路侧感知设备,由工作人员对其角度和方向进行调整,如图2所示。第一种的路侧感知设备通常适用于场景不变的固定路口,感知设备调试一次并进行固定即可。第二种的路侧感知设备则适用于临时性作业场景,例如,作为道路养护的防撞机器人、教学用的数据采集系统等。由于第二种的路侧感知设备面对的环境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每一次使用之前,均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角度和方向的调整,使用起来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车道线的移动路侧感知基站检测区域的自动调整方法,通过设置路侧感知基站的最佳视野区域即预设检测区域,并对车道线进行检测,判断车道线与预设检测区域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摄像头和激光雷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车道线的移动路侧感知基站检测区域的自动调整方法,所述移动路侧感知基站包括移动车体、交换机、边缘处理器、摄像头、激光雷达和检测器姿态调整装置;其中,所述交换机和边缘处理器置于移动车体的空腔内,所述摄像头和激光雷达通过检测器姿态调整装置并列安装在移动车体上;所述边缘处理器分别与交换机、检测器姿态调整装置、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电连接;所述检测器姿态调整装置能够对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的水平高度、水平角度和俯仰角度进行精确调整,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通过摄像头对当前路段进行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车道线的移动路侧感知基站检测区域的自动调整方法,所述移动路侧感知基站包括移动车体、交换机、边缘处理器、摄像头、激光雷达和检测器姿态调整装置;其中,所述交换机和边缘处理器置于移动车体的空腔内,所述摄像头和激光雷达通过检测器姿态调整装置并列安装在移动车体上;所述边缘处理器分别与交换机、检测器姿态调整装置、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电连接;所述检测器姿态调整装置能够对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的水平高度、水平角度和俯仰角度进行精确调整,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通过摄像头对当前路段进行图像数据采集时,采集多帧图像数据,从采集到的多帧图像数据中选择场景相对稳定的图像数据作为待检测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根据检测的误差要求,设定距离阈值和角度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梓平,查艳芳,程曦浩,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苏州市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实训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