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折叠车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折叠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2040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车,该折叠车包括折叠车架,该折叠车架包括主梁、座管主体和后平叉,主梁和座管主体之间通过第一折叠机构连接,后平叉设有脚踏中轴孔,后平叉同座管主体连接,脚踏中轴孔位于座管主体之前。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如何如何使得折叠车折叠后尺寸能够再缩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折叠车的,尤其涉及一种折叠车。


技术介绍

1、现有折叠车(包括但不限于折叠自行车、折叠电动车)的折叠后尺寸还是较大,不便于收纳、携带。

2、因此,如何使得折叠车折叠后尺寸能够再缩小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车,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如何使得折叠车折叠后尺寸能够再缩小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折叠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该折叠车包括折叠车架,该折叠车架包括主梁、座管主体和后平叉,主梁和座管主体之间通过第一折叠机构连接,后平叉设有脚踏中轴孔,后平叉同座管主体连接,脚踏中轴孔位于座管主体之前。

3、进一步,后平叉同座管主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

4、和/或后平叉前端同座管主体之间设有减震机构;

5、和/或主梁设有弯曲部。

6、进一步,后平叉前端的顶部同座管主体之间设有减震机构;

7、和/或后平叉前端的底部同座管主体之间设有减震机构。

8、进一步,减震机构包括弹性件,座管主体同第一折叠机构连接的部分为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位于后平叉前端的上方,弹性件两端分别同后平叉前端的顶部、座管主体的第一连接部连接;

9、和/或座管主体对应后平叉前端下方的位置设有向前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弹性件两端分别同后平叉前端的底部、座管主体的第一延伸部连接。

10、进一步,主梁后端连接第一折叠机构,主梁靠近第一折叠机构的部分为后梁部,主梁靠近主梁前端的部分为前梁部,后梁部和前梁部的连接处形成弯曲部,弯曲部下方空间用于收纳折叠后的前车轮;

11、后梁部同水平面的夹角大于前梁部同水平面的夹角;或者后梁部同水平面呈夹角,前梁部呈水平设置;或者后梁部同水平面呈夹角,前梁部呈微倾斜设置。

12、进一步,后平叉还设有用于同中间齿轮轴连接的中间齿轮轴孔,脚踏中轴孔和中间齿轮轴孔分别位于第一连接轴两侧;

13、和/或后平叉前端距离第一连接轴轴心的距离,占后平叉长度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14、和/或主梁前端连接头管,头管前端设有车灯;

15、和/或中间齿轮轴孔内面积大于中间齿轮轴的横截面积;

16、和/或后平叉前端距离第一连接轴轴心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折叠机构距离座管主体的管体轴线的距离;

17、和/或后平叉包括左侧臂、右侧臂,左侧臂前端和右侧臂前端通过横梁连接,左侧臂、右侧臂和横梁一体成型或三者通过螺丝连接成型或三者通过焊接成型,脚踏中轴孔贯穿横梁,左侧臂或右侧臂上设置中间齿轮轴孔;左侧臂和右侧臂均同座管主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

18、和/或弹性件为弹簧或牛筋;或弹性件为弹簧和牛筋,牛筋嵌套在弹簧内部。

19、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该折叠车还包括前车叉和立杆用的第二连接机构,该第二连接机构包括用于连接立杆的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前车叉的转向轴和顶紧件,第二连接件和转向轴之间螺纹连接;

20、第二连接件上设有第一安装孔,转向轴上设有定位槽;

21、顶紧件的一端穿过第一安装孔后,嵌入定位槽内,实现第二连接件和转向轴之间相对位置固定。

22、进一步,该连接机构还包括第一限位螺栓,第一限位螺栓外侧面设有第三外螺纹;

23、转向轴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槽,第一连接槽内侧壁设有第一内螺纹,转向轴该端外侧面设有第一外螺纹,第一内螺纹和第一外螺纹的方向相反;

24、第二连接件设有第二连接槽,第二连接槽内设有第二内螺纹,转向轴一端嵌入第二连接槽内,第二内螺纹同第一外螺纹相匹配;

25、第一限位螺栓嵌入第一连接槽内,第三外螺纹同第一内螺纹相匹配;

26、第二连接件、转向轴和第一限位螺栓安装后,第一限位螺栓的头部同第二连接件一端端面相抵。

27、进一步,定位槽为轴向的长条形定位槽,设置在转向轴的外侧面;

28、和/或第二连接槽为沉头孔,沉头孔的沉孔用于沉入第一限位螺栓的头部;

29、和/或转向轴上装有轴承钢碗,轴承钢碗和第二连接件之间存有间隙,间隙内设有弹性件;

30、进一步,第一内螺纹的螺纹深度大于第三外螺纹的螺纹深度;

31、第三外螺纹的螺纹深度大于第一外螺纹的螺纹深度,第二内螺纹的螺纹深度小于第三外螺纹的螺纹深度;

32、第二内螺纹的螺纹深度大于第一外螺纹的螺纹深度。

33、进一步,第一内螺纹为反向螺纹,第一外螺纹为正向螺纹,第三外螺纹为反向螺纹,第二内螺纹为正向螺纹;或第一内螺纹为正向螺纹,第一外螺纹为反向螺纹,第三外螺纹为正向螺纹,第二内螺纹为反向螺纹;

34、和/或顶紧件和第一安装孔之间螺纹连接,顶紧件的一端嵌入定位槽后顶紧转向轴;

35、和/或弹性件为波形垫圈;和/或轴承钢碗上方还设有挡圈,挡圈和轴承钢碗均位于弹性件下方。

36、和/或第一内螺纹和第一外螺纹在转向轴上的位置内外对应;

37、和/或第二连接件和立杆之间通过连接轴实现可折叠地连接

38、和/或折叠车还包括可折叠的手柄。

39、进一步,该折叠车还包括前车叉和立杆用的第二折叠机构,该第二折叠机构包括用于连接立杆的第三连接件、前车叉,第三连接件和前车叉之间通过第三连接轴连接;

40、第三连接件设有可旋转的第一锁紧件,第一锁紧件设有第一凸出部,前车叉通过第四连接轴连接卡钩,卡钩设有卡槽,第一凸出部和卡槽相配合,实现第一锁紧件和卡钩之间锁紧状态或解锁状态。

41、进一步,第一锁紧件还设有第二凸出部,第二凸出部设有用于对锁紧状态的卡钩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件;

42、和/或前车叉设有第四安装孔,第四连接轴位于第四安装孔内;第四安装孔为条形孔,第四安装孔内侧底部设有第二弹性部,第二弹性部顶端同第四连接轴连接,前车叉顶部设有第五安装孔,第五安装孔连通第四安装孔内,第一限位件同第五安装孔连接,第一限位件和第二弹性部共同作用于第四连接轴,调节第四连接轴在第四安装孔的位置;

43、进一步,第一锁紧件为呈l型的锁紧扳手,锁紧扳手包括两个呈直角的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一臂可旋转地连接第三连接件,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设置在第一臂上,第一凸出部同第二限位件的朝向相同,第二限位件顶端高于第一凸出部顶端;

44、卡钩设有镂空部,镂空部顶部对应卡钩的横杆,卡槽设置在横杆的底部,第二凸出部和第二限位件由第一臂带动在镂空部中翻转,实现第二限位件对锁紧状态下卡钩的横杆进行限位;

45、第二臂设有第二定位销,第三连接件上设有第三定位孔,第二定位销同第三定位孔匹配,实现锁紧扳手的第二臂同第三连接件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46、和/或第二凸出部上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限位件为第二限位螺栓,第二限位螺栓同第二安装孔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该折叠车包括折叠车架,该折叠车架包括主梁(1100)、座管主体(1200)和后平叉(1300),主梁(1100)和座管主体(1200)之间通过第一折叠机构(1400)连接,后平叉(1300)设有脚踏中轴孔(1304),后平叉(1300)同座管主体(1200)连接,脚踏中轴孔(1304)位于座管主体(1200)之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后平叉(1300)同座管主体(1200)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轴(130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后平叉(1300)前端的顶部同座管主体(1200)之间设有减震机构(15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该折叠车还包括前车叉和立杆用的第二连接机构,该第二连接机构(2000)包括用于连接立杆(3500)的第二连接件(2100)、用于连接前车叉(3300)的转向轴(2200)和顶紧件,第二连接件(2100)和转向轴(2200)之间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8或9或10或11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该折叠车还包括前车叉和立杆用的第二折叠机构,该第二折叠机构(3000)包括用于连接立杆(3500)的第三连接件(3100)、前车叉(3300),第三连接件(3100)和前车叉(3300)之间通过第三连接轴(3310)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8或9或10或11或13或14或15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该折叠车还包括一种折叠车架用的第一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件(4000)一端设有用于嵌入主梁(1100)一端内的榫头(4100)。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榫头(4100)外侧壁设有用于填充粘合剂的凹槽(4110);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主梁(1100)中空或主梁(1100)一端设有第二安装槽(1109),第一连接件(4000)一端的榫头(4100)嵌入主梁(1100)一端内或嵌入主梁(1100)一端的第二安装槽(1109)内,实现第一连接件(4000)和主梁(1100)连接;该第一连接件(4000)另一端同座管主体(1200)铰接;该第一连接件(4000)另一端还设有锁定孔(4300),座管主体(1200)设有第二锁紧件(1203),第二锁紧件(1203)同锁定孔(4300)相匹配,实现折叠机构展开状态时座管主体(1200)和第一连接件(4000)的连接固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8或9或10或11或13或14或15或17或8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该折叠车还包括一种曲柄和脚踏中轴用的折叠机构,曲柄(5200)一端通过第五连接轴(5120)连接第五连接件(5100),第五连接件(5100)连接脚踏中轴(5500)。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曲柄(5200)一端还设有定位部(5210),第五连接件(5100)设有第五定位孔(5110)或第五定位槽,定位部(5210)同第五定位孔(5110)或第五定位槽相匹配;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第五连接件(5100)设有第三凸出部(5130),第三凸出部(5130)设有第九安装孔(5131),曲柄(5200)一端设有两个第四凸出部(5230),第四凸出部(5230)设有第十安装孔(5231),当第三凸出部(5130)嵌入两个第四凸出部(5230)之间的内凹部时,两个第十安装孔(5231)和第九安装孔(5131)通过第五连接轴(5120)连接,第四凸出部(5230)的前后两侧面各设有定位部(5210),第三凸出部(5130)两侧的第五连接件(5100)上各设有第五定位孔(5110);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一种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该折叠车包括折叠车架,该折叠车架包括主梁(1100)、座管主体(1200)和后平叉(1300),主梁(1100)和座管主体(1200)之间通过第一折叠机构(1400)连接,后平叉(1300)设有脚踏中轴孔(1304),后平叉(1300)同座管主体(1200)连接,脚踏中轴孔(1304)位于座管主体(1200)之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后平叉(1300)同座管主体(1200)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轴(130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后平叉(1300)前端的顶部同座管主体(1200)之间设有减震机构(15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该折叠车还包括前车叉和立杆用的第二连接机构,该第二连接机构(2000)包括用于连接立杆(3500)的第二连接件(2100)、用于连接前车叉(3300)的转向轴(2200)和顶紧件,第二连接件(2100)和转向轴(2200)之间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8或9或10或11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该折叠车还包括前车叉和立杆用的第二折叠机构,该第二折叠机构(3000)包括用于连接立杆(3500)的第三连接件(3100)、前车叉(3300),第三连接件(3100)和前车叉(3300)之间通过第三连接轴(3310)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8或9或10或11或13或14或15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该折叠车还包括一种折叠车架用的第一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件(4000)一端设有用于嵌入主梁(1100)一端内的榫头(4100)。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榫头(4100)外侧壁设有用于填充粘合剂的凹槽(4110);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主梁(1100)中空或主梁(1100)一端设有第二安装槽(1109),第一连接件(4000)一端的榫头(4100)嵌入主梁(1100)一端内或嵌入主梁(1100)一端的第二安装槽(1109)内,实现第一连接件(4000)和主梁(1100)连接;该第一连接件(4000)另一端同座管主体(1200)铰接;该第一连接件(4000)另一端还设有锁定孔(4300),座管主体(1200)设有第二锁紧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弋锦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