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产品搬运用周转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1983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37
本技术涉及周转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箱式产品搬运用周转车,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竖杆,所述竖杆右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框架上端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右侧把手,所述右侧把手的左侧设置有左侧把手,且左侧把手的下端与框架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框架内壁左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转向轮挡圈。本技术通过框架、左侧把手、右侧把手和横杆之间的配合,利用左侧把手和右侧把手的设置,实现了对框架上的箱式产品加固的作用,有效地解决了周转车在移动时箱式产品掉落的问题,采用左侧把手和右侧把手对箱式产品左右两侧的限位方式,从而加固了箱式产品的稳定性,避免了箱式产品在移动时掉落后造成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周转车,具体为一种箱式产品搬运用周转车


技术介绍

1、搬运工作是物流作业的重点,主要涉及装、卸、运输等作业,在产品的搬运过程中则需要使用到周转车,也是运输小车,而箱式产品则是产品中的种类之一。

2、然而,现有的手动式运输小车大多装有推拉机构,在实际作业中,常会涉及长条状货物,或在装卸货物时,多方向往运输车上装卸,此时,运输车的推拉机构会严重影响装卸车效率,装卸车时往往需要锁定运输车以稳定车身,因此,为提高运输车的实用性,有技术提出相关的结构来辅助产品的运输,例如现一种公开号为cn208278118u的技术专利,其提出了一种方便装卸货物的平板运输小车,通过支撑杆与凹槽的配合完成推拉机构与载货机构的结合,操作方便,且利用省力杠杆原理,撬动平板运输车的过程节省人力,方便操作;装卸货物时,由于支撑腿着地,可使车身稳定;通过在推拉机构的支撑板上设置一对支撑杆,提高了平板运输小车运输过程的稳定性,另外,载货机构的载货板底部转轴上套接的转向板,便于平板运输小车运输过程转向。

3、从上述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理论上来说,相关技术结构的实施是有利于对货物的运输,但根据上述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中的描述,载货板呈平板形状,当运输车在移动时受到路面平整度的影响,会导致载货板上的货物会发生位置的偏移,而此时随着运输车路程的增加,且持续的颠簸则会导致货物从载货板上掉落至地面,货物与地面发生的碰撞,极易导致货物的损坏,增加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损坏产生的成本,并且,运输小车在使用时受到第一脚轮第二脚轮的影响,运输小车堆叠时上侧的第一脚轮和第二脚轮则会在下侧的载货板上滚动,甚至造成上侧的运输小车从下侧的运输小车上的掉落,使得运输小车只能放在地面上,从而增加运输小车在不使用时的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箱式产品搬运用周转车,具备可实现多个周转车的堆叠、周转车可对箱式产品的固定、加固箱式产品在运输时的稳定性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箱式产品搬运用周转车,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竖杆,所述竖杆右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框架上端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右侧把手,所述右侧把手的左侧设置有左侧把手,且左侧把手的下端与框架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框架内壁左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转向轮挡圈,且转向轮挡圈的右侧与竖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轮挡圈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位于框架下方的转向轮托板,所述转向轮托板的下端活动套接有转向轮组件,所述框架内壁右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定向轮支架,所述定向轮支架的下端设置有位于框架下方的定向轮组件。

3、优选的,所述竖杆右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后两侧的横杆的左端固定连接,且前后两侧的横杆的右端与框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前后两端均与框架的内壁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转向轮托板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位于转向轮组件后方的后侧板,所述转向轮托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位于转向轮组件前方的前侧板,所述转向轮托板安装在框架与竖杆之间。

5、优选的,所述定向轮支架的上端面开设有矩形孔,所述定向轮支架下端面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位于定向轮组件前后两侧的凸板,所述凸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翼板,且侧翼板的上端与定向轮支架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定向轮支架安装在框架与横杆之间。

6、优选的,所述转向轮组件包括活动架、转轴、转向轮本体,所述活动架的上端与转向轮托板的下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架的下端的内壁与转轴的外壁固定套接,所述转轴的外壁与转向轮本体的内壁活动套接。

7、优选的,所述定向轮组件包括有与凸板下端的内壁固定套接的圆杆,所述圆杆的外壁活动套接有位于前后两侧的凸板之间的定向轮本体。

8、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1、本技术通过框架、左侧把手、右侧把手和横杆之间的配合,利用左侧把手和右侧把手的设置,实现了对框架上的箱式产品加固的作用,有效地解决了周转车在移动时箱式产品掉落的问题,采用左侧把手和右侧把手对箱式产品左右两侧的限位方式,从而加固了箱式产品的稳定性,避免了箱式产品在移动时掉落后造成的损坏。

10、2、本技术通过矩形孔、定向轮组件、框架和定向轮支架之间的配合,利用矩形孔的开设,实现了上下两侧的定向轮组件的卡接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周转车不使用时占地的问题,采用上侧周转车的定向轮组件卡在下侧的周转车的矩形孔内部的方式,达到了多个周转车可堆叠的效果,从而减少了周转车在使用结束后的存放面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式产品搬运用周转车,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竖杆(2),所述竖杆(2)右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横杆(3),所述框架(1)上端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右侧把手(4),所述右侧把手(4)的左侧设置有左侧把手(5),且左侧把手(5)的下端与框架(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框架(1)内壁左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转向轮挡圈(6),且转向轮挡圈(6)的右侧与竖杆(2)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轮挡圈(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位于框架(1)下方的转向轮托板(7),所述转向轮托板(7)的下端活动套接有转向轮组件(11),所述框架(1)内壁右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定向轮支架(8),所述定向轮支架(8)的下端设置有位于框架(1)下方的定向轮组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产品搬运用周转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2)右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后两侧的横杆(3)的左端固定连接,且前后两侧的横杆(3)的右端与框架(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竖杆(2)的前后两端均与框架(1)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产品搬运用周转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轮托板(7)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位于转向轮组件(11)后方的后侧板(9),所述转向轮托板(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位于转向轮组件(11)前方的前侧板(10),所述转向轮托板(7)安装在框架(1)与竖杆(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产品搬运用周转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轮支架(8)的上端面开设有矩形孔(13),所述定向轮支架(8)下端面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位于定向轮组件(12)前后两侧的凸板(14),所述凸板(1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翼板(15),且侧翼板(15)的上端与定向轮支架(8)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定向轮支架(8)安装在框架(1)与横杆(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产品搬运用周转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轮组件(11)包括活动架(111)、转轴(112)、转向轮本体(113),所述活动架(111)的上端与转向轮托板(7)的下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架(111)的下端的内壁与转轴(112)的外壁固定套接,所述转轴(112)的外壁与转向轮本体(113)的内壁活动套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产品搬运用周转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轮组件(12)包括有与凸板(14)下端的内壁固定套接的圆杆(121),所述圆杆(121)的外壁活动套接有位于前后两侧的凸板(14)之间的定向轮本体(12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式产品搬运用周转车,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竖杆(2),所述竖杆(2)右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横杆(3),所述框架(1)上端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右侧把手(4),所述右侧把手(4)的左侧设置有左侧把手(5),且左侧把手(5)的下端与框架(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框架(1)内壁左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转向轮挡圈(6),且转向轮挡圈(6)的右侧与竖杆(2)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轮挡圈(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位于框架(1)下方的转向轮托板(7),所述转向轮托板(7)的下端活动套接有转向轮组件(11),所述框架(1)内壁右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定向轮支架(8),所述定向轮支架(8)的下端设置有位于框架(1)下方的定向轮组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产品搬运用周转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2)右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后两侧的横杆(3)的左端固定连接,且前后两侧的横杆(3)的右端与框架(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竖杆(2)的前后两端均与框架(1)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产品搬运用周转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轮托板(7)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位于转向轮组件(11)后方的后侧板(9),所述转向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乌静朱红财霍艳慧逄锦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众合兄弟物流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