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盒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2031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盒容器,包括容器体,该容器体包括盒体和与所述盒体相匹配的盖体,所述容器体的外周面设有密封边结构,该密封边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夹紧架和第二夹紧架,配合后的密封边结构与容器体外周面相顶触在容器体与密封边结构之间形成密封空间;所述密封边结构一端设有用于枢接第一夹紧架及第二夹紧架的连接机构,所述密封边结构的其余端设有用于锁扣第一夹紧架及第二夹紧架的锁紧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容器体外周面设有密封边结构,保证了容器体的密封性;另外,通过锁紧机构可将盒体和盖体紧密卡接,保证了容器盒体和容器盖体间的密封结构不会因外力而分离,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密封盒容器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容器,尤其指一种具有密封结构的容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防水密封容器一般具有以下结构即包括一个矩形的容器体,和与 其形状相一致的容器盖体,在容器盖体与容器体之间具有橡胶密封圈,但是,这种密封容器 的密封效果不好,其中的橡胶密封圈也容易脱出。现有技术中还有另一种密封容器,其包括 矩形的容器体和与其形状相一致的容器盖体,再容器体和容器盖体上分别设置有可以相互 配合的凹凸轨道,通过外力的挤压,凹凸轨道可以紧密配合,形成密封;然而,这种设计的缺 陷在于,有可能因为容器体或容器盖体的材料的硬化而导致凹凸轨道配合不严,从而无法 实现密封。另外,这种结构还有可能因为有较大的外力施加于容器体及或容器盖体而使容 器盖体松脱,这在某些环境下,如在水中,会造成密封的物件进水等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密封牢靠的密封盒容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封盒容器,包括容器体,该容器体包括盒体和与 所述盒体相匹配的盖体,所述容器体的外周面设有密封边结构,该密封边结构包括相互配 合的第一夹紧架和第二夹紧架,配合后的密封边结构与容器体外周面相顶触在容器体与密 封边结构之间形成密封空间;所述密封边结构一端设有用于枢接第一夹紧架及第二夹紧 架的连接机构,所述密封边结构的其余端设有用于锁扣第一夹紧架及第二夹紧架的锁紧机 构。所述第一夹紧架具有中空的第一框架本体,该第一框架本体包括与所述盖体的顶 面边缘相贴合的内边和与所述第二夹紧架相配合的外边,第一框架本体的内边与外边之间 通过圆弧面过渡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卡紧架具有中空的第二框架本体,该第二框架本体 包括与所述盒体的边缘相顶触的内边和与所述第一夹紧架相配合的外边,第二框架本体的 内边与外边之间通过圆弧面过渡连接为一体。所述盒体为直平行六面体,所述盖体的结构与盒体相对应,所述盒体上设有限位 凹槽,与所述限位凹槽相对的盖体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凸缘;所述盖体边缘具有向外延伸 的翻边。优选的是,所述连接机构为铰链。优选的是,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卡槽和与卡槽相配合的卡扣,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 第二夹紧架上,所述卡扣枢接在与所述卡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卡紧架上。优选的是,所述卡扣为G形结构,所述卡扣一端与所述第一卡紧架枢接,所述卡扣 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凸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容器体外周面设有密封边结构,该密封边结构包括相 互配合的第一夹紧架和第二夹紧架,配合后的密封边结构与容器体外周面相顶触在容器体与密封边结构之间形成密封空间,保证了容器体的密封性;另外,通过锁紧机构可将盒体和 盖体紧密卡接,保证了容器盒体和容器盖体间的密封结构不会因外力而分离,从而进一步 保证了密封盒容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分解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在打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纵向剖视图;图5为卡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封盒容器,可以实现牢固的密封,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 新型的特征作详细说明图1为依照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为其分解图;参见图1、 图2,本技术密封盒容器,包括容器体100,该容器体包括盒体110和与所述盒体相匹配 的盖体120,所述容器体的外周面设有密封边结构200,该密封边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 夹紧架210和第二夹紧架220,如图4所示,配合后的密封边结构200与容器体100外周面 相顶触,在容器体与密封边结构之间形成密封空间300 ;如图1所示,所述密封边结构200 一端设有用于枢接第一夹紧架及第二夹紧架的连接机构230,所述密封边结构的其余端设 有用于锁扣第一夹紧架及第二夹紧架的锁紧机构240。如图3、图4所示,所述第一夹紧架210具有中空的第一框架本体211,该第一框架 本体211包括与所述盖体120的顶面边缘相贴合的内边212和与所述第二夹紧架220相配 合的外边213,第一框架本体的内边与外边之间通过圆弧面过渡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卡 紧架220具有中空的第二框架本体221,该第二框架本体221包括与所述盒体的边缘相顶触 的内边222和与所述第一夹紧架相配合的外边223,第二框架本体的内边与外边之间通过 弧形面过渡连接为一体。所述盒体110为经圆角的直平行六面体结构,其具有底面和与底面相垂直的四个 侧面,所述盒体110结构是一次成型,与盖体接触的所述盒体侧面上端设有限位凹槽(未示 出),以提高盖体与盒体间的定位及密封效果;如图6所示,所述盖体120包括顶面121和 沿顶面边缘向外延伸的翻边122,所述盖体120结构是一次成型,与所述盒体上的限位凹槽 相对的盖体上设有与限位凹槽相匹配的凸部(未示出)。所述连接机构230为铰链,所述第一卡紧架210与第二卡紧架220 —端以铰链为 轴,形成翻盖式结构。所述锁紧机构240包括卡槽241和与卡槽相配合的卡扣242,所述卡槽241设置 在所述第二夹紧架220上,所述卡扣242通过转轴枢接在与所述卡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卡 紧架210上,如图5所示,所述卡扣242为G形结构,其包括分设在卡扣两端端部的卡接部 242a和半圆形的枢接部242b,所述枢接部与设置在第一夹紧架上的转轴相连,所述卡接部4为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凸缘242c,所述卡扣242上设置卡接部的一端可以转轴为中心转 动,以实现对第一卡紧架与第二卡紧架的固定及松开。本实施例中的密封容器的配合过程如下将需要密封的物体放入盒体后,盖上盖 体,再将盒体嵌入第二夹紧架内,盖上第一夹紧架,并扣合锁紧机构实现对第一卡紧架和第 二卡紧架的固定,配合后的第一夹紧架和第二夹紧架形成密封边结构,其与容器体10外周 面相顶触,并在密封边结构与容器体间形成密封空间;这样,就实现了对密封容器内的物体 的安全密封,不会被某些错误操作轻易打开,从而保证了容器内的物体在某些特殊环境下 的(如水下)的安全性。综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 即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技术的技 术范畴。权利要求一种密封盒容器,包括容器体,其特征是该容器体包括盒体和与所述盒体相匹配的盖体,所述容器体的外周面设有密封边结构,该密封边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夹紧架和第二夹紧架,配合后的密封边结构与容器体外周面相顶触在容器体与密封边结构之间形成密封空间;所述密封边结构一端设有用于枢接第一夹紧架及第二夹紧架的连接机构,所述密封边结构的其余端设有用于锁扣第一夹紧架及第二夹紧架的锁紧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盒容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夹紧架具有中空的第一框 架本体,该第一框架本体包括与所述盖体的顶面边缘相贴合的内边和与所述第二夹紧架相 配合的外边,第一框架本体的内边与外边之间通过圆弧面过渡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卡紧 架具有中空的第二框架本体,该第二框架本体包括与所述盒体的边缘相顶触的内边和与所 述第一夹紧架相配合的外边,第二框架本体的内边与外边之间通过圆弧面过渡连接为一 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盒容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盒容器,包括容器体,其特征是:该容器体包括盒体和与所述盒体相匹配的盖体,所述容器体的外周面设有密封边结构,该密封边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夹紧架和第二夹紧架,配合后的密封边结构与容器体外周面相顶触在容器体与密封边结构之间形成密封空间;所述密封边结构一端设有用于枢接第一夹紧架及第二夹紧架的连接机构,所述密封边结构的其余端设有用于锁扣第一夹紧架及第二夹紧架的锁紧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美玲
申请(专利权)人:敏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