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型接触件及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1908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36
本技术属于通信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C型接触件及连接器。该C型接触件包括接触件本体,接触件本体上设有两个接触触点和两个滑动触点,在垂直于受压方向上,接触触点到滑动触点的距离小于接触件本体总宽度的一半。该连接器包括上述C型接触件。本技术在连接器正常连接时,接触件接触触点受压后,由于接触触点到滑动触点的距离小于接触件本体总宽度的一半,与现有技术相比,这相当于延长了接触触点所在悬臂的距离,使得绝缘体为接触件提供的反支撑力可以更多分解到接触件受压方向,有利于接触件回弹,从而保证连接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通信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c型接触件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1、随着通信设备在小型化、高密度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对连接器在狭小空间实现高速传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申请人的申请公布号为cn 113193399a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带突肩结构的c型接触件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绝缘体和接触件,其中接触件的截面形状类似“c”型,包括上下两个接触触点和头部的滑动触点,接触件受压后,滑动触点沿绝缘体的改向面滑动,绝缘体为接触件提供沿接触件受压方向的支撑力。

3、然而,上述接触件的接触触点位置居中设置,即接触触点在垂直于受压方向上到滑动触点的距离恰好是接触件总宽度的一半,此时绝缘体为接触件提供的支撑力更多地分解为垂直于受压方向(水平方向)的分力,不利于接触件压缩回弹,容易出现接触不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型接触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接触触点位置居中带来的c型接触件难以高效回弹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c型接触件的连接器,以解决与上述相同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c型接触件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c型接触件,包括接触件本体,接触件本体上设有两个用于凸出于绝缘体表面以受压接触触点和两个用于与绝缘体上的安装孔的改向面顶压接触的滑动触点,在垂直于受压方向上,接触触点到滑动触点的距离小于接触件本体总宽度的一半。

4、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改进了现有技术中的c型接触件。在连接器正常连接时,接触件接触触点受压后,由于接触触点到滑动触点的距离小于接触件本体总宽度的一半,与现有技术相比,这相当于延长了接触触点所在悬臂的距离,使得绝缘体为接触件提供的反支撑力可以更多分解到接触件受压方向,有利于接触件回弹,从而保证连接器的可靠性。

5、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在垂直于受压方向上,接触触点到滑动触点的距离为接触件本体总宽度的1/3~1/2。

6、有益效果是:在此范围内,可以较好地平衡滑动触点力臂和接触触点悬臂的关系,保证了滑动触点也能受到绝缘体的稳定支撑。

7、作为进一步地改进,两个滑动触点在受压方向的距离满足两个接触触点与印制板接触受压后接触件本体的两端不接触。

8、有益效果是:这样保证接触件压接受力时,接触件本体两端不相撞,避免接触件变形。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连接器的技术方案是:

10、一种连接器,包括c型接触件和绝缘体,绝缘体设有用于放置c型接触件的安装孔,c型接触件包括接触件本体,接触件本体上设有两个用于凸出于绝缘体表面以受压接触触点和两个用于与绝缘体上的安装孔的改向面顶压接触的滑动触点,在垂直于受压方向上,接触触点到滑动触点的距离小于接触件本体总宽度的一半。

11、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改进了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的c型接触件。在连接器正常连接时,接触件接触触点受压后,由于接触触点到滑动触点的距离小于接触件本体总宽度的一半,与现有技术相比,这相当于延长了接触触点所在悬臂的距离,使得绝缘体为接触件提供的反支撑力可以更多分解到接触件受压方向,有利于接触件回弹,从而保证连接器的可靠性。

12、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在垂直于受压方向上,接触触点到滑动触点的距离为接触件本体总宽度的1/3~1/2。

13、有益效果是:在此范围内,可以较好地平衡滑动触点力臂和接触触点悬臂的关系,保证了滑动触点也能受到绝缘体的稳定支撑。

14、作为进一步地改进,两个滑动触点在受压方向的距离满足两个接触触点与印制板接触受压后接触件本体的两端不接触。

15、有益效果是:这样保证接触件压接受力时,接触件本体两端不相撞,避免接触件变形。

16、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接触件本体设有突肩,所述绝缘体设有用于与所述突肩配合的限位槽。

17、有益效果是:突肩与绝缘体限位槽配合,可以起到对接触件的引导限位以及防扭转作用,进一步保证连接器的可靠性。

18、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突肩与所述限位槽为间隙配合。

19、有益效果是:在保证突肩与限位槽止转配合的基础上,将突肩尺寸控制在合适的尺寸,避免突肩造成接触件腰部变宽影响信号传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型接触件,包括接触件本体,接触件本体上设有两个用于凸出于绝缘体表面以受压接触触点和两个用于与绝缘体上的安装孔的改向面顶压接触的滑动触点,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受压方向上,接触触点到滑动触点的距离小于接触件本体总宽度的一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型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受压方向上,接触触点到滑动触点的距离为接触件本体总宽度的1/3~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C型接触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滑动触点在受压方向的距离满足两个接触触点与印制板接触受压后接触件本体的两端不接触。

4.一种连接器,包括C型接触件和绝缘体,绝缘体设有用于放置C型接触件的安装孔,C型接触件包括接触件本体,接触件本体上设有两个用于凸出于绝缘体表面以受压接触触点和两个用于与绝缘体上的安装孔的改向面顶压接触的滑动触点,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受压方向上,接触触点到滑动触点的距离小于接触件本体总宽度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受压方向上,接触触点到滑动触点的距离为接触件本体总宽度的1/3~1/2。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滑动触点在受压方向的距离满足两个接触触点与印制板接触受压后接触件本体的两端不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本体设有突肩,所述绝缘体设有用于与所述突肩配合的限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肩与所述限位槽为间隙配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型接触件,包括接触件本体,接触件本体上设有两个用于凸出于绝缘体表面以受压接触触点和两个用于与绝缘体上的安装孔的改向面顶压接触的滑动触点,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受压方向上,接触触点到滑动触点的距离小于接触件本体总宽度的一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型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受压方向上,接触触点到滑动触点的距离为接触件本体总宽度的1/3~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c型接触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滑动触点在受压方向的距离满足两个接触触点与印制板接触受压后接触件本体的两端不接触。

4.一种连接器,包括c型接触件和绝缘体,绝缘体设有用于放置c型接触件的安装孔,c型接触件包括接触件本体,接触件本体上设有两个用于凸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振峰李国辉张翔袁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