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刮伤夹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190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刮伤夹针机构,主要应用于针状物料夹持,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端设置一旋转轴,旋转轴的侧壁上设置第一气缸,第一气缸上设有由第一气缸驱动夹紧的上夹体和下夹体。上夹体和下夹体设有弹性夹持组,弹性夹持组包括至少一个设于下夹体上的夹料“V”形槽、设于夹料“V”形槽正上方的上夹体上的弹性压紧机构,夹料“V”形槽和弹性压紧机构用于夹持置入夹料“V”形槽的针状物料。当针状物料置入所述夹料“V”形槽时,第一气缸驱动上夹体和下夹体夹紧,弹性压紧机构的底端和夹料“V”形槽对针状物料侧壁形成三条线接触的稳固夹持,且接触面小,有利于防止物料表面刮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插针插孔加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连接器的插针插孔转送的防刮伤夹针机构


技术介绍

1、电连接器由固定端电连接器,即阴接触件(简称插座),与自由端电连接器,即阳接触件(简称插头)组成。阴接触件和阳接触件也称为插孔插针,属于一种金属针状物料。插孔插针针状物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通过机械臂或直振送料器等实现上料,然后通过夹具批量夹住,实现压接或压入等加工工序。在现有的一些夹具夹住插针或插孔针状物料的时候,夹具的夹头或夹座的夹持部均是半圆形截面的凹槽。夹持针状物件的时候,针状物料的外壁是与夹持部紧贴夹紧的,对针状物料的整个外壁侧面是形成面接触。转接、插接等工序过程中,会对金属针状物料表面产生面接触的摩擦、拉扯,从而容易造成针状物件表面的刮花。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方案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针状物料夹持,防止对金属针状物料表面刮伤的夹针机构。

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刮伤夹针机构,包括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侧壁上设置第一气缸,第一气缸上设有由第一气缸驱动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刮伤夹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3),第一支架(3)上端设有旋转轴(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刮伤夹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紧机构为在所述夹料“V”形槽(61)正上方的所述上夹体(5)设有凹腔位(51),所述凹腔位(51)的底部设有通孔(511);所述凹腔位(51)内设有抵接体(52),所述抵接体(52)包括上端部(521)和抵接杆部(522),所述抵接杆部(522)穿过所述通孔(511),所述上端部(521)外径大于所述通孔(511)的孔径,所述上端部(521)顶部与凹腔位(51)内设有弹性部件(5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刮伤夹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3),第一支架(3)上端设有旋转轴(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刮伤夹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紧机构为在所述夹料“v”形槽(61)正上方的所述上夹体(5)设有凹腔位(51),所述凹腔位(51)的底部设有通孔(511);所述凹腔位(51)内设有抵接体(52),所述抵接体(52)包括上端部(521)和抵接杆部(522),所述抵接杆部(522)穿过所述通孔(511),所述上端部(521)外径大于所述通孔(511)的孔径,所述上端部(521)顶部与凹腔位(51)内设有弹性部件(5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刮伤夹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部(521)顶部设有凹槽(5211),所述凹槽(5211)内设置弹性部件(53),弹性部件(53)的上端抵接在凹腔位(51)的内顶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刮伤夹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部(521)和抵接杆部(522)采用一体成型或者螺纹连接的分体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刮伤夹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杆部(522)采用直形杆体或者竖截面为“l”形的“l”形杆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刮伤夹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2)的两端套设有轴承及设有第一支架(3),通过所述第一支架(3)安置旋转轴(2),所述旋转轴(2)的其中一端连接一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怀旺
申请(专利权)人:吉安市九雏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