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盲孔麻花针定位压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003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盲孔麻花针定位压接机构,包括机构支架,机构支架设有第一竖直安装板;双层夹机构,双层夹机构包括安装支架、夹取夹、压接夹、夹取夹夹合驱动机构、压接夹夹合驱动机构;上下运行驱动机构,上下运行驱动机构设于第一竖直安装板上,上下运行驱动机构驱动双层夹机构垂直上下运行。上下运行驱动机构驱动双层夹机构向下移动,双层夹机构正下方有一治具,治具上夹有垂直朝上的盲孔型铜套管,盲孔型铜套管上的插接孔上非紧配插接有麻花针。夹取夹夹取麻花针的上端后,通过上下运行驱动机构驱动双层夹机构定量向上移动,麻花针从插接孔内拔出定量距离后,压接夹压接盲孔型铜套管上端外壁,实现麻花针在盲孔型铜套管的插接孔内定位压接。孔内定位压接。孔内定位压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盲孔麻花针定位压接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麻花针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盲孔麻花针定位压接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行业各领域对装备系统小型化、轻小化和高可靠型的要求不断增加,麻花针连接器产品应用极其广泛。麻花针形似麻花辫,是由多股铜合金丝绞制而成,麻花针通常一端插接有铜套管体作为支撑连接部,以形成麻花针接触件元件,产品的电信号导通是通过麻花针的鼓腰部位与刚性插孔内孔过盈配合接触来实现。在现有的麻花针接触件元件的种类中,有一些所插接的铜套管体是通孔管体,麻花针插接在该种铜套管体内的深度可以通过在铜套管体的另一端插接限位柱,以达到麻花针插接在铜套管体内的深度固定,然后进行铜套管体四周夹合使得麻花针和铜套管体压接。
[0003]而对于麻花针插接在铜套管体的下端是一体连接的长针形铜套管体,则该种铜套管体上端的插接孔位为盲孔,且盲孔底部侧壁预设有功能性通孔,麻花针不能插入插接孔的底部,需要插接入一定深度,即在该功能性通孔之上位置,然后进行对铜套管体四周压接。现有技术中,未发现能够自动化对上述盲孔插接孔的铜套管体,插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盲孔麻花针定位压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构支架(1),所述机构支架(1)设有第一竖直安装板(101);双层夹机构(2),所述双层夹机构(2)包括安装支架、夹取夹和压接夹,所述夹取夹层叠于压接夹上方,所述夹取夹和压接夹分别设有夹取夹夹合驱动机构、压接夹夹合驱动机构,所述夹取夹和压接夹的夹口垂直朝下;上下运行驱动机构(3),所述上下运行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竖直安装板(101)上,所述上下运行驱动机构(3)连接所述双层夹机构(2),且驱动所述双层夹机构(2)垂直上下运行;其中,所述上下运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双层夹机构向下移动,双层夹机构正下方有一治具(4),该治具(4)上夹有垂直朝上的盲孔型铜套管(401),盲孔型铜套管(401)上的插接孔上非紧配插接有麻花针(402),所述夹取夹夹取麻花针的上端后,通过所述上下运行驱动机构(3)驱动双层夹机构(2)定量向上移动,麻花针(402)从插接孔内拔出定量距离后,所述压接夹压接盲孔型铜套管(401)的上端外壁,实现麻花针(402)在盲孔型铜套管(401)的插接孔内定位压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孔麻花针定位压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二竖直安装板(201)、与所述第二竖直安装板(201)相垂直设置的水平安装板(202),所述水平安装板(202)的底部设置所述夹取夹和压接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盲孔麻花针定位压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运行驱动机构(3)包括伺服电机(301)、丝杆(302)、丝杆固定侧(303)、丝杆螺母(304)、丝杆支持侧(305),所述伺服电机(301)固定于所述第一竖直安装板(101)的上方,伺服电机(301)的输出轴连接一联轴器(305),通过联轴器(305)连接所述丝杆(302),所述丝杆螺母(304)设置于丝杆(302)上,所述丝杆(302)的前端设置所述丝杆固定侧(303),丝杆(302)的末端设置丝杆支持侧(305),所述丝杆螺母(304)上套设一连接件(306),所述连接件(306)与所述第二竖直安装板(201)的背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盲孔麻花针定位压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直安装板(101)沿竖直方向两侧设置有滑轨(307),所述滑轨(307)上设置有滑块(211),所述滑块(211)与所述第二竖直安装板(201)的背部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盲孔麻花针定位压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夹和压接夹为采用同一个夹座体(21),所述夹座体(21)固定于所述水平安装板(202)的底部,所述夹座体(21)为圆柱体,圆柱体中心设有贯穿孔,圆柱体的外壁设有四个沿圆周均匀分布、且与圆柱体上下面相垂直的缺口(2101),每一缺口(2101)内底壁的中部位置设置指向圆柱体圆心的上插接口(2102)、下插接口(2103),每一缺口(2101)内底壁的上下端位置设置有第一凹槽位(2104);所述上插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怀旺
申请(专利权)人:吉安市九雏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