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金属织物的焊接结构及焊接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金属织物的焊接结构及焊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136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30
本申请金属织物焊接加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织物的焊接结构及焊接工艺,其将金属织物的两个相对边缘部分焊接固定,并于两个边缘部分外侧设置夹持件,使夹紧区域位于两所述边缘部分的焊接热辐射区背离焊接区一侧,或夹紧区域覆盖两所述边缘部分的焊接热辐射区。金属织物的交变载荷到达边缘部分时,通过夹持件的夹紧作用,将直接将交变载荷吸收,从而有效地避免边缘部分的焊接热辐射区直接承受交变载荷,从而减少了金属织物在边缘部分断裂的可能性,达到了延长金属织物筒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金属织物焊接加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织物的焊接结构及焊接工艺


技术介绍

1、金属织物,是指采用金属材料编织再焊接固定形成的产品,一般具有较好的可形变能力,而根据其所应用的不同环境不同,往往可能在成型后再继续进行或折,或裁,或弯曲,或焊接等不同的加工方式以及组合以上加工方式组合方式再度进行加工。

2、如在,在金属织物管的制造过程中,就会以采用以直角切割的金属织物为基材,先将金属织物弯曲成环形,形成筒状的中空部,然后再将金属织物两个邻接的边缘区域焊接固定,从而形成金属织物管。

3、这种织物管能够很好地抵抗动态载荷,往往被置于除尘器中作为滤筒应用。但经过实验表明,该种织物管在应用于除尘器时,焊缝区域其实依然还是会存在弱点,其断裂点多发生在焊缝附近。其主要由于金属织物管作业时需要不断的接受由内至外的反向冲击,连续的交变载荷施加于焊缝区域,将导致相邻金属织物区域的断裂。

4、美国专利us09638615提出金属织物及由金属织物制成的中空体的制造方法,采用金属条覆于金属织物的临接区域焊接,并在金属条与金属织物之间填充弹性材料,如此设置,焊缝附近的这些交变张力可以通过焊接的金属带分布到更大的表面上,如此延长了金属织物网的寿命。但这种连接对作业者的焊接要求极高,由于附加的夹持片覆盖金属织物的邻接区域,一方面金属织物可形变能力较高,因此焊接过程中,极易因金属织物与夹持片的贴合紧密度不够导致虚焊;另一方面,金属织物过薄,对焊接温度以及焊接时长的要求较高,再加以有夹持片的遮挡,难以准确的观察焊接情况,焊接质量也较难保障。

5、因此,仍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用于实现金属织物的连接,提高金属织物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提高金属织物的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一种金属织物的焊接结构及焊接工艺。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金属织物的焊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金属织物的焊接结构,包括两个相互焊接的边缘部分,以及用于夹紧固定两边缘部分的夹持件,其中,夹紧区域位于两所述边缘部分的焊接热辐射区之外,

4、或夹紧区域覆盖两所述边缘部分的焊接热辐射区。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完成金属织物边缘部分的焊接后,由于焊接产生焊接热辐射区将会直接破坏金属织物的强度,而该焊接热辐射区又为金属织物主要承受交变载荷的部分,因此,金属织物断裂时主要发生于该焊接热辐射区,而本方案通过夹持件夹紧金属织物,使夹紧区域覆盖边缘部分的焊接热辐射区,或夹紧区域位于边缘部分的焊接热辐射区之外,因此,当交变载荷到达边缘部分时,通过夹持件的夹紧作用,将直接将交变载荷吸收,从而有效地避免边缘部分的焊接热辐射区直接承受交变载荷,从而减少了金属织物在边缘部分断裂的可能性,达到了延长金属织物筒的使用寿命。

6、一种金属织物的焊接结构,包括两个相互焊接的边缘部分,以及两个位于边缘部分背离侧的夹持片;

7、其中,两所述夹持片的一侧边与两边缘部分的焊接区相互固定;

8、两夹持片背离其固定的部分夹紧于两边缘部分,夹紧区域覆盖两所述边缘部分的焊接热辐射区。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业时,在边缘部分相互焊接后,通过夹持件与两边缘部分的外侧边进行固定,首先提高边缘部分的连接强度,再通过两夹持片夹紧于边缘部分,由于焊接产生焊接热辐射区将会直接破坏金属织物的强度,往往金属织物断裂时主要发生于该焊接热辐射区,而本方案通过夹持件夹紧边缘部分,并使夹紧区域覆盖边缘部分的焊接热辐射区,能够通过两夹持片将交变载荷吸收,从而有效地避免边缘部分的焊接热辐射区直接承受交变载荷,进而保护了金属织物的薄弱部分,以延长金属织物的使用寿命。

10、一种金属织物的焊接结构,包括两个边缘部分,以及两个位于边缘部分背离侧的金属的夹持片;

11、其中,两所述夹持片的一侧边与两边缘部分的外侧边焊接固定;

12、两夹持片背离其焊接区的部分夹紧于两边缘部分,夹紧区域覆盖两所述边缘部分的焊接热辐射区。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夹持片侧边与两边缘部分侧边焊接实现相互固定,通过夹持片弥补了金属织物本身因其过薄、接触面积极少导致的焊接强度低的问题,保证了焊接强度,此外且由于焊接部分位于夹持片与金属织物的边缘部分,能够直观准确的观察焊接情况,避免温度过大以及虚焊的问题,且能够有效的控制焊接区域,也就可以尽可能的减少边缘部分焊接导致的焊接热辐射区,而该焊接热辐射区又为金属织物主要承受交变载荷的部分,金属织物断裂时主要发生于该焊接热辐射区,在本方案中又通过两夹持片夹紧边缘部分,使夹紧区域覆盖边缘部分的焊接热辐射区,则还能够通过两夹持片将交变载荷吸收,从而有效地避免边缘部分的焊接热辐射区直接承受交变载荷,进而保护了金属织物的薄弱部分,以延长金属织物的使用寿命。

14、可选的,所述夹持片背离两边缘部分的焊接区一侧形成过渡弧面。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过渡弧面,能够避免夹持片对金属织物边缘部分与中空部分的过渡区域产生剪切力,以进一步地保护金属织物。

16、可选的,两所述夹持片对应夹紧区域的外部相背弯折,形成弯折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夹持片对应夹紧区域的外部形成弯折部,能够有效地避免夹持片对金属织物边缘部分与中空部件的过渡区域产生剪切力,且由于弯折部的设置,夹持片位于弯折部下方的部分也限制了中空部分的最大曲度,限制金属织物的中空部分在可控范围内形变,且当金属织物中空部分形变时,夹持片对应弯折部下方的部分也将首先吸收金属织物中空部分产生的形变力,从而进一步地减少传递金属织物边缘部分的交变载荷。

18、可选的,所述弯折部角度为90°-120°。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限制中空部的曲度,进而减少金属织物边缘部分与中空部分的过渡区域损坏的概率。

20、可选的,所述夹持片与边缘部分为相同材质。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焊接固定时,相同材质的夹持片与边缘部分,能够得到更好的焊接质量,以保证夹持片与边缘部分的连接强度。

22、可选的,所述夹持片的厚度不超过边缘部分的厚度的3倍。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金属织带的整体厚度较薄,一旦加热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都会直接损坏金属织带,因而,控制夹持片的厚度,能够有效的控制夹持片与金属织物焊接时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既能够提高金属织带边缘部分与夹持片焊接质量,又能够尽可能的减少焊接部分产生的焊接热辐射区,以减少金属织带边缘部分强度。

24、可选的,两所述夹持片对应夹紧区域的两端相互固定。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夹持片对应夹紧区域的两端固定,能够限定两夹持片的相对位置,进而保证两夹持片的夹紧力,进一步地保护边缘部分内的焊接热辐射区,提高金属织物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织物的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焊接的边缘部分(1),以及用于夹紧固定两边缘部分(1)的夹持件(2);

2.一种金属织物的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焊接的边缘部分(1),以及两个位于边缘部分(1)背离侧的夹持片(21);

3.一种金属织物的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边缘部分(1),以及两个位于边缘部分(1)背离侧的金属的夹持片(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织物的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片(21)背离两边缘部分(1)的焊接区一侧形成过渡弧面(2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织物的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夹持片(21)对应夹紧区域的外部相背弯折,形成弯折部(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织物的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23)角度为90°-12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织物的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片(21)与边缘部分(1)为相同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织物的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片(21)的厚度不超过边缘部分(1)的厚度的3倍。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织物的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夹持片(21)对应夹紧区域的两端相互固定。

10.一种金属织物的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1.一种金属织物的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2.一种金属织物的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金属织物的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将夹持片(21)贴合于两边缘部分(1)外侧之前,相对固定金属织物的两个相对边缘部分(1)。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金属织物的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两夹持片(21)的背离其焊接区的部分均设置为过渡弧面(22)。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金属织物的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两夹持片(21)均为弯折片,随两夹持片(21)弯折部(23)一侧夹紧于两边缘部分(1);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金属织物的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夹持片(21)的弯折角度为90°-120°。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金属织物的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夹持片(21)采用与金属织带相同材质。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金属织物的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选用夹持片(21)的厚度不超过金属织带的厚度的3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织物的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焊接的边缘部分(1),以及用于夹紧固定两边缘部分(1)的夹持件(2);

2.一种金属织物的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焊接的边缘部分(1),以及两个位于边缘部分(1)背离侧的夹持片(21);

3.一种金属织物的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边缘部分(1),以及两个位于边缘部分(1)背离侧的金属的夹持片(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织物的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片(21)背离两边缘部分(1)的焊接区一侧形成过渡弧面(2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织物的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夹持片(21)对应夹紧区域的外部相背弯折,形成弯折部(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织物的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23)角度为90°-12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织物的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片(21)与边缘部分(1)为相同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织物的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片(21)的厚度不超过边缘部分(1)的厚度的3倍。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织物的焊接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诚
申请(专利权)人:GKD曲阜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