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回转工作台总成及机床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回转工作台总成及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1330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转工作台总成及机床,属于机床技术领域,包括支撑体,支撑体的中心位置竖直贯穿有中心孔,中心孔内设置有中心主轴,位于中心孔的中心主轴上套设第一轴承;位于支撑体的上方设置有与中心主轴上端部相连接的工作台,工作台的底盘与支撑体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中心主轴的下端部向远离工作台方向延伸并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支撑体的下端部设置套设在中心主轴伸出段的安装套筒,安装套筒的内壁与中心主轴之间形成安装腔,安装腔内设置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的座圈与安装套筒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满足高精度磨削要求,也提升了机床整体的精度水平。具有高稳定性,免维护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床,尤其涉及一种回转工作台总成及机床


技术介绍

1、在机床中,固定工件的工作台除了进行前后左右直线运动以外,还在平面上进行旋转运动,从而能够对原材料的多个面进行加工,其还被称为回转工作台。

2、关键的功能部件对机床整体性能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回转工作台是磨床中很重要的功能部件,用户的磨削工件就放在工作台上进行磨削加工,它的好坏直接决定机床的整体磨削性能。针对大型、重型部件的加工,需要工作台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而现有工作台结构采用油膜类强力润滑结构无法满足重载需求;同时为了满足加工要求,需要提高磨削精度和磨削效率,这就要求工作台累积误差小,转速高。因此,为了满足高精度、高转速和重载的工况,现将工作台设计要求设定为:工作台台面630mm,转速达到100r/min,承载力达到200kg以上。为满足上述技术要求,亟需一种回转工作台总成及机床。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回转工作台总成及机床,能够满足高精度磨削要求,也提升了机床整体的精度水平。具有高稳定性,免维护的优点。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回转工作台总成,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中心位置竖直贯穿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设置有中心主轴,位于中心孔的所述中心主轴上套设用于承受径向载荷的第一轴承;

3、位于所述支撑体的上方设置有与中心主轴上端部相连接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底盘与支撑体之间设置有用于承受轴向与径向联合载荷的第二轴承;所述中心主轴的下端部向远离工作台方向延伸并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工作台在电机的驱动下绕中心主轴的轴线旋转;

4、所述支撑体的下端部设置套设在中心主轴伸出段的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的内壁与中心主轴之间形成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用于承受轴向载荷的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座圈与安装套筒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轴承在第三轴承和弹性件的预紧下,形成用于支撑工作台回转的闭式滚动导轨。

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体通过圆弧导轨与拖板相连接,使支撑体沿着圆弧导轨摆动,所述支撑体与拖板之间通过紧固件相固定,相对于紧固件位置上的所述支撑体表面设置有用于显示支撑体摆动角度的角度标尺;

6、所述支撑体的下端部设置有与圆弧导轨相平行的扇形齿条,所述扇形齿条下方设置有传动轴,相对于所述扇形齿条的传动轴端部设置有与扇形齿条相啮合的齿轮,远离齿轮侧的传动轴端部设置有锥齿轮组,所述锥齿轮组的主动锥齿轮设置在手柄轴上,所述手柄轴的驱动端延伸至拖板前方。

7、进一步的,位于所述第二轴承内侧的工作台下端面设置有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与第二轴承内的滚动体相配合,形成对第二轴承内滚动体的辅助支撑。设置的第四轴承能够保证第二轴承内滚动体的同心度,避免转速过快滚动体从滚道中脱离,同时保证工作台的精度。

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套筒与电机之间设置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套设在中心主轴和电机输出轴的连接处,位于电机输出轴侧的半联轴器与连接套筒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五轴承,能够有效地保证电机输出轴和中心主轴旋转的同轴精度。

9、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的外缘设置有第一防水外圈,相对于所述第一防水外圈的支撑体上设置有第一防水内圈,所述第一防水内圈的上端部向上延伸至第一防水外圈内,所述第一防水外圈和第一防水内圈交错分布形成第一防水通道,位于第一防水内圈外侧的支撑体内设置有第一储水槽,所述第一储水槽内的磨削液通过第一回水路径回流到磨削区域。

10、进一步的,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外侧的工作台下端面设置有第二防水外圈,相对于所述第二防水外圈的支撑体上设置有第二防水内圈,所述第二防水内圈的上端部向上延伸至第二防水外圈内,所述第二防水外圈和第二防水内圈交错分布形成第二防水通道,位于第二防水内圈外侧的支撑体内设置有第二储水槽,所述第二储水槽内的磨削液通过第二回水路径回流到磨削区域。

11、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的底盘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位于所述中心主轴端部的连接套筒内设有滑环,所述中心主轴内设置有将通孔和滑环连通的连通通道,所述工作台内的吸盘通过连通通道与滑环相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为负压工作台,所述滑环为流体滑环,所述负压工作台内的真空吸盘通过连通通道与流体滑环相连接,并传递气体流体使得连通通道形成真空通道;或者,所述工作台为电磁工作台,所述滑环为电滑环,所述电磁工作台内的电磁吸盘通过连通通道与电滑环电性连接,使得连通通道形成线路通道。

13、进一步的,所述联轴器包括分别设置在中心主轴下端部和电机输出轴的两个半联轴器,两个半联轴器之间通过连接件传递扭矩,位于所述中心主轴侧的半联轴内设置有用于连接件安装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用于调节中心主轴偏心量的第二弹性件。由于电机高速旋转时会产生震动,任何一个震源都会最终传导到工作台的台面上,影响磨削工件的磨削精度,并且由于中心主轴的精度和安装对中存在误差,容易产生偏心问题,设置的第二弹性件能够吸收电机震动,并且吸收偏心量,保证工件的磨削精度。

14、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机床,所述机床上设置有上述所述的回转工作台总成。

15、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技术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满足高精度磨削要求,使得工作台台面平面度0.002mm,工作台端面跳动0.0015mm,中心孔定位精度0.005mm,同时也提升了机床整体的精度水平。通过轴承组合防止径向跳动和轴向窜动,保证精度,精度高成本低。具有高稳定性,免维护的优点。

16、为了满足工作台高精度的要求,需要限制径向和轴向自由度。第一轴承采用圆锥孔双列向心圆柱滚子轴承实现限制径向自由度,其中滚动体采用圆柱,相比于圆柱,承载接触面积更大,使得承载力强刚性强,由于工作台台面为630mm,体型比较大,采用双列轴承能够为整体提供足够刚性;

17、第二轴承采用推力圆柱滚子轴承,第三轴承单向推力球轴承,通过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实现限制轴向自由度,其中第三轴承采用单向推力球轴承,能够满足大型、重型部件加工的重载需求,提升抗压能力;第二轴承采用推力圆柱滚子轴承,提高转动的稳定性,加工工件无论采用何种重量都可以保证工作台和支撑体接触面良好,使用工况均在合理范围内,满足高精度需求。通过上述轴承合理的位置布局和组合使用,满足了设计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转工作台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中心位置竖直贯穿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设置有中心主轴,位于中心孔的所述中心主轴上套设用于承受径向载荷的第一轴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工作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通过圆弧导轨与拖板相连接,使支撑体沿着圆弧导轨摆动,所述支撑体与拖板之间通过紧固件相固定,相对于紧固件位置上的所述支撑体表面设置有用于显示支撑体摆动角度的角度标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转工作台总成,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轴承内侧的工作台下端面设置有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与第二轴承内的滚动体相配合,形成对第二轴承内滚动体的辅助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工作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筒与电机之间设置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套设在中心主轴和电机输出轴的连接处,位于电机输出轴侧的半联轴器与连接套筒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五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工作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的外缘设置有第一防水外圈,相对于所述第一防水外圈的支撑体上设置有第一防水内圈,所述第一防水内圈的上端部向上延伸至第一防水外圈内,所述第一防水外圈和第一防水内圈交错分布形成第一防水通道,位于第一防水内圈外侧的支撑体内设置有第一储水槽,所述第一储水槽内的磨削液通过第一回水路径回流到磨削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工作台总成,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外侧的工作台下端面设置有第二防水外圈,相对于所述第二防水外圈的支撑体上设置有第二防水内圈,所述第二防水内圈的上端部向上延伸至第二防水外圈内,所述第二防水外圈和第二防水内圈交错分布形成第二防水通道,位于第二防水内圈外侧的支撑体内设置有第二储水槽,所述第二储水槽内的磨削液通过第二回水路径回流到磨削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工作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的底盘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位于所述中心主轴端部的连接套筒内设有滑环,所述中心主轴内设置有将通孔和滑环连通的连通通道,所述工作台内的吸盘通过连通通道与滑环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转工作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为负压工作台,所述滑环为流体滑环,所述负压工作台内的真空吸盘通过连通通道与流体滑环相连接,并传递气体流体使得连通通道形成真空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工作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包括分别设置在中心主轴下端部和电机输出轴的两个半联轴器,两个半联轴器之间通过连接件传递扭矩,位于所述中心主轴侧的半联轴内设置有用于连接件安装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用于调节中心主轴偏心量的第二弹性件。

10.一种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上设置有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回转工作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工作台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中心位置竖直贯穿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设置有中心主轴,位于中心孔的所述中心主轴上套设用于承受径向载荷的第一轴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工作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通过圆弧导轨与拖板相连接,使支撑体沿着圆弧导轨摆动,所述支撑体与拖板之间通过紧固件相固定,相对于紧固件位置上的所述支撑体表面设置有用于显示支撑体摆动角度的角度标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转工作台总成,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轴承内侧的工作台下端面设置有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与第二轴承内的滚动体相配合,形成对第二轴承内滚动体的辅助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工作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筒与电机之间设置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套设在中心主轴和电机输出轴的连接处,位于电机输出轴侧的半联轴器与连接套筒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五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工作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的外缘设置有第一防水外圈,相对于所述第一防水外圈的支撑体上设置有第一防水内圈,所述第一防水内圈的上端部向上延伸至第一防水外圈内,所述第一防水外圈和第一防水内圈交错分布形成第一防水通道,位于第一防水内圈外侧的支撑体内设置有第一储水槽,所述第一储水槽内的磨削液通过第一回水路径回流到磨削区域。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晓鑫李晓琳郑述国冯毅种琳马海龙宋艳艳翟明成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技术集团天津第一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