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纳米陶瓷纤维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纳米陶瓷纤维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0931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种纳米陶瓷纤维糊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粉料和浆料,所述粉料和所述浆料之间的质量比为4~5:1~5;所述粉料的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5%‑12%气相纳米二氧化硅,6%‑15%超微钛白粉,25%‑%40粘结剂,%3‑10%活性氧化铝微粉;所述浆料的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2%‑6%粘度调节剂、10%‑20%耐高温纤维、2%‑5%复合结合剂、1%‑5%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是基于活性氧化铝微粉与无机粉体的相融性,以及液态聚丙烯酰胺的加入,有效解决了耐火材料易于脱落、存放时间短,以及出现变硬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耐火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纳米陶瓷纤维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高温窑炉是现代企业经常使用的设备,通常由窑室、燃烧设备、通风设备,输送设备等四部分组成,炉衬是窑室中必不可少的部件,它可以保持炉中的温度,减少燃料的浪费。

2、高温陶瓷纤维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节能环保的耐火材料。它是一种纤维状轻质耐火材料,具有重量轻、耐高温、热稳定性好、导热率低、比热小及耐机械震动等优点,因而在机械、冶金、化工、石油、陶瓷、玻璃、电子等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随着陶瓷市场需要不断增长,要求的质量也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的耐火材料存放周期时间短,时有出现变硬的现象,使用时易于脱落,直接影响着耐火材料的寿命和窑炉的工作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纳米陶瓷纤维糊及其制备方法,基于活性氧化铝微粉与无机粉体的相融性,以及液态聚丙烯酰胺的加入,有效解决了耐火材料易于脱落、存放时间短,以及出现变硬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方面,一种纳米陶瓷纤维糊,包括粉料和浆料,所述粉料和所述浆料之间的质量比为4~5:1~5

3、所述粉料的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5%-12%气相纳米二氧化硅,6%-15%超微钛白粉,25%-40%粘结剂,3%-10%活性氧化铝微粉;

4、所述浆料的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2%-6%粘度调节剂、10%-20%耐高温纤维、2%-5%复合结合剂、1%-5%溶剂。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纳米陶瓷纤维糊具有耐火度高、粘结强度高、线变化率低、体积稳定、耐侵蚀且施工性能良好等优点,耐火度高达1600℃以上,完全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6、进一步地,所述粘结剂为黏土或硅酸盐的一种。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采用陶瓷黏土经低温烘烤时增加粘度提高产品的沾力,附高温后促使内部烧结形成陶瓷晶相结合。

8、进一步地,所述活性氧化铝微粉的粒径为4nm-6nm。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引入活性纳米氧化铝微粉是为了提高产品耐火度,保持良好的热震稳定性。

10、进一步地,所述粘度调节剂为eva、液态聚丙烯酰胺、淀粉醚中的一种。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采用粘度调节剂增加纤维糊粘度同时又能提高产品的润湿性。

12、进一步地,所述耐高温纤维是由中空氧化铝多晶纤维、锆质纤维以及高铝质纤维组成,所述中空氧化铝多晶纤维:锆质纤维:高铝质纤维的长径比为1:2:3。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耐高温纤维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保温性能。

14、进一步地,所述复合结合剂是由结合剂sp159、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组成;所述结合剂sp159: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3:5;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采用复合结合剂增加产品的保湿效果延长产品的保存周期。

16、又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的纳米陶瓷纤维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7、步骤s1:按所述处方量将气相纳米二氧化硅、超微钛白粉、粘结剂、活性氧化铝微粉分散均匀,制成粉料;

18、步骤s2:按所述处方量将耐高温纤维、溶剂、粘度调节剂、复合结合剂混合搅拌均匀后,制成浆料;

19、步骤s3:将步骤s1所述粉料加入步骤s2所述浆料中,所述浆料和所述粉料之间的质量比为5:4,搅拌均匀即得。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纳米陶瓷纤维糊的生产工艺成熟,生产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1、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混合时间为10~35min。

22、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混合时间为10~25min。

23、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所得纳米陶瓷纤维糊包括以下性能表征:糊状物密度为1.22.~1.25±0.1g/cm3;烘干后密度为0.68~0.71±0.1g/cm3;线变化率0.65±0.1;横断强度:25±3.5g/cm2。

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纳米陶瓷纤维糊用于窑炉内壁,能够有效保护炉体,延长炉体使用寿命。

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6、1)本专利技术基于活性氧化铝微粉与无机粉体的相融性,以及液态聚丙烯酰胺的加入,有效解决了耐火材料易于脱落、存放时间短,以及出现变硬的问题。

27、2)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纳米陶瓷纤维糊具有耐火度高、粘结强度高、线变化率低、体积稳定、耐侵蚀且施工性能良好等优点,耐火度高达1600℃以上,完全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28、3)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纳米陶瓷纤维糊的生产工艺成熟,生产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陶瓷纤维糊,其特征在于,包括粉料和浆料,所述粉料和所述浆料之间的质量比为4~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陶瓷纤维糊,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黏土或硅酸盐的一种;所述溶剂为丙酸丁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陶瓷纤维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氧化铝微粉的粒径为4nm-6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陶瓷纤维糊,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度调节剂为EVA、液态聚丙烯酰胺、淀粉醚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陶瓷纤维糊,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纤维是由中空氧化铝多晶纤维、锆质纤维以及高铝质纤维组成,所述中空氧化铝多晶纤维:锆质纤维:高铝质纤维的长径比为1: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陶瓷纤维糊,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结合剂是由结合剂SP159、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组成;所述结合剂SP159: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3:5。

7.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纳米陶瓷纤维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陶瓷纤维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混合时间为10~35min。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陶瓷纤维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混合时间为10~25min。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陶瓷纤维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得纳米陶瓷纤维糊包括以下性能表征:糊状物密度为1.22.~1.25±0.1g/cm3;烘干后密度为0.68~0.71±0.1g/cm3;线变化率0.65±0.1;横断强度:25±3.5g/cm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陶瓷纤维糊,其特征在于,包括粉料和浆料,所述粉料和所述浆料之间的质量比为4~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陶瓷纤维糊,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黏土或硅酸盐的一种;所述溶剂为丙酸丁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陶瓷纤维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氧化铝微粉的粒径为4nm-6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陶瓷纤维糊,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度调节剂为eva、液态聚丙烯酰胺、淀粉醚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陶瓷纤维糊,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纤维是由中空氧化铝多晶纤维、锆质纤维以及高铝质纤维组成,所述中空氧化铝多晶纤维:锆质纤维:高铝质纤维的长径比为1: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陶瓷纤维糊,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结合剂是由结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家旺刘武昌付学宽
申请(专利权)人:巩义市大润昌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