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50871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绿色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苯乙烯和羧基功能单体进行乳液聚合反应,得到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种子乳液;(2)制备硼二吡咯染料;(3)将硼二吡咯染料通过溶胀法包埋至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内部,得到所述绿色荧光微球。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得到的绿色荧光微球尺寸均一可控,表面规整,荧光强度较强而且性能稳定。所述的绿色荧光微球偶联抗体后,具有快速、简便、检查结果直观、稳定性好、检测标本种类多等特点,可达到对待测物进行定量分析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荧光微球,尤其涉及一种绿色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聚合物荧光微球结合了荧光物质的特异性、发光效率高、寿命长以及微球表面基团可调和、良好单分散性等特征,使其在荧光免疫层析技术中实现了通过荧光示踪对检测结果进行精准定量,从而获得可观的信噪比、灵敏度以及检测范围。

2、荧光免疫层析技术是以荧光类物质作为生物活性物质的标记物,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新型膜检测技术。该技术以固定有检测线和质控线的条状纤维层析材料为固定相,测试液为流动相,荧光标记抗体或抗原固定于连接垫,通过毛细管作用使待分析物在层析条上移动。对于带有多个抗原决定簇的大分子抗原(蛋白、病毒、致病菌等),通常采用双抗夹心免疫层析方法,即待测物在流动相作用下先与荧光标记抗体结合,这种化学偶联的方式区别于胶体金的物理性吸附,大大提高了检测效果的灵敏度以及稳定性,得到了人们的广泛研究和运用。

3、其中,绿色荧光微球因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良好的分散性、生物相容性、高荧光稳定性和表面改性能力,从而在生物医学、临床化学分析、免疫检测等高新
获得很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乳液聚合反应的温度为60-80℃;反应的时间为4-24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以所述苯乙烯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引发剂的质量百分数为0.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苯乙烯和羧基功能单体的体积比为(0.1-0.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乳液聚合反应的温度为60-80℃;反应的时间为4-24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以所述苯乙烯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引发剂的质量百分数为0.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苯乙烯和羧基功能单体的体积比为(0.1-0.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羧基功能单体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丙酯或丙烯酸二甲氨基丙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引发剂为水相引发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有机相溶液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四氢呋喃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有机碱为二乙胺、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吡咯和吡咯醛的摩尔比为1:(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吡咯和吡咯醛体积之和与有机相溶液的体积比为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承凤赵光耀魏文静程志峰周世雄公丕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纳微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