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台区线损率识别含直流分量用户的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基于台区线损率识别含直流分量用户的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0729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21
一种基于台区线损率识别含直流分量用户的方法和系统,根据台区的线损率数值大小对台区进行分类,分类别对台区中用户进行三相用户和电表接入方式的判断,根据判断结果识别出含直流分量用户或疑似含直流分量用户,若识别出疑似含直流分量用户,则进一步结合台区总表和用户侧表在直流偏磁下的特性差异进行含直流分量用户判别。通过直接利用用电采集系统中的线损率数据,对台区进行分类以及结合台区总表和用户侧表在直流偏磁下的特性差异对台区分类别进行含直流分量用户判别的方式,可快速准确的识别含直流分量用户,不需要增加任何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含直流分量用户识别,涉及一种基于台区线损率识别含直流分量用户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1、在使用以半波整流加热设备为代表的电子设备时,将会在低压配电网中产生一定基波电流比例的直流分量。直流的存在会引起电流互感器铁心半波饱和,导致励磁电流激增和二次侧电流畸变,严重影响用户的电能计量准确性。因此如何准确的识别含直流分量用户就显得十分重要。

2、由于计量用低压电流互感器直流偏磁现象近一两年才引起足够重视,所以尚无能够准确识别含直流分量用户相关的智能方法。目前台区含直流分量用户只能通过经验知识判断加上现场走访测量的方式进行识别,这种方式完全只靠人为主观判断,识别成功率低,且现场测量需要消耗大量人工成本。另外,针对计量用低压互感器直流偏磁问题,目前都是针对互感器误差特性进行研究,只考虑互感器本身的问题,不涉及外部系统。且现有台区电能表只能获取基波电压和电流数据,直流和谐波分量数值是无法通过采集获取,导致互感器误差特性研究结论是无法直接用来识别含直流分量用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台区线损率识别含直流分量用户的方法和系统,直接利用台区总表和用户侧表在直流偏磁下的特性差异(即不同直流偏磁下台区总表和用户表侧互感器二次电流占正常数值的比例的曲线),结合台区实时线损率数值,识别含直流分量用户。

2、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台区线损率识别含直流分量用户的方法,根据台区的线损率数值大小对台区进行分类,分类别对台区中用户进行三相用户和电表接入方式的判断,根据判断结果识别出含直流分量用户或疑似含直流分量用户,若识别出疑似含直流分量用户,则进一步结合台区总表和用户侧表在直流偏磁下的特性差异进行含直流分量用户的判别。

4、优选地,所述根据台区的线损率γ数值大小对台区进行分类的方式为:

5、若γ≤λ”,则为第一类台区;

6、若λ<γ<λ',则为第二类台区;

7、若γ≥λ',则为第三类台区;

8、其中,λ”小于λ,λ小于λ';

9、λ”为台区线损率负数阈值;

10、λ为台区线损率目标值;

11、λ'为台区线损率最大限制值。

12、优选地,所述分类别对台区中用户进行三相用户和电表接入方式的判断,根据判断结果识别出含直流分量用户或疑似含直流分量用户,具体为:

13、对第一类台区中的用户进行三相用户和电表是否为直接接入方式的判断,如果是三相用户且电表为直接接入方式,则用户为含直流分量用户,否则不是含直流分量用户;

14、对第三类台区中的用户进行三相用户和电表是否为经互感器接入方式判断,如果是三相用户且电表为经互感器接入方式,则用户为含直流分量用户,否则不是含直流分量用户;

15、对第二类台区中的用户进行三相用户和电表是否为经互感器接入方式判断,如果是三相用户且电表为经互感器接入方式,则用户为疑似含直流分量用户,否则不是含直流分量用户。

16、优选地,对台区中的用户进行三相用户判断时,选择该台区线损率变化相关性最大的用户进行判断;其中该台区线损率变化相关性最大的用户的选择方式为:记录当前时刻t1和上一时刻t2台区所有用户用电量数值,分别记为qt1-n和qt2-n,其中n表示用户序列号,计算两个时刻电量变化率η:

17、

18、电量变化率最大的那一户即为相关性最大用户;

19、即选择台区中当前时刻和上一时刻线损率变化最大的用户进行三相用户判断。

20、优选地,所述若识别出疑似含直流分量用户,则结合台区总表和用户侧表在直流偏磁下的特性差异进行含直流分量用户判别,具体为:

21、基于台区总表和用户侧表在直流偏磁下的特性差异,对疑似含直流分量用户进行台区存在的直流数值求解,并利用求得的直流数值计算疑似含直流分量用户因直流而少计量的交流电流百分数,如果所述百分数超过预设数值,则疑似含直流分量用户为含直流分量用户,否则不是含直流分量用户。

22、优选地,所述基于台区总表和用户侧表在直流偏磁下的特性差异,对疑似含直流分量用户进行台区存在的直流数值求解,具体为:

23、利用不同直流偏磁下台区总表和用户表侧互感器二次电流占正常数值的比例曲线,结合台区线损率计算公式,求解得到台区存在的直流数值大小;

24、所述曲线的变量为直流数值,因变量为互感器二次电流占正常数值的比例,表示直流下互感器二次侧输出电流有效值与无直流时二次侧输出的电流有效值的比例。

25、优选地,不同直流偏磁下台区总表和用户表侧互感器二次电流占正常数值的比例曲线数据提前通过实验测量得到;

26、台区线损率计算公式为:

27、

28、其中,in为除含直流分量用户外其余用户的电流之和;

29、λ为台区线损率正常数值,即台区线损率目标值;

30、i1为含直流分量用户电流,itotal为总表侧的电流。

31、优选地,台区存在的直流数值大小的求解方式为:

32、利用不同直流偏磁下台区总表和用户表侧互感器二次电流占正常数值的比例的曲线,以直流量为变量表示实际台区中的i1和itotal,当等式(1)成立时,求解得到的直流数值即为台区存在的直流数值大小。

33、优选地,所述利用求得的直流数值计算疑似含直流分量用户因直流而少计量的交流电流百分数,具体为:

34、利用求得的直流数值x,结合不同直流下用户表侧互感器二次电流占正常数值的比例曲线g(x),计算疑似含直流分量用户因直流而少计量的交流电流百分数1-g(x)。

35、一种基于台区线损率识别含直流分量用户的系统,包括:

36、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台区的线损率数值大小;

37、台区分类模块,用于根据台区的线损率数值大小对台区进行分类;

38、含直流分量用户识别模块,用于分类别对台区中用户进行三相用户和电表接入方式的判断,根据判断结果识别出含直流分量用户或疑似含直流分量用户,若识别出疑似含直流分量用户,则结合台区总表和用户侧表在直流偏磁下的特性差异进行含直流分量用户判别。

39、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及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

40、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指令进行操作以执行所述方法的步骤。

41、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方法的步骤。

4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

43、提出直接利用用电采集系统中的线损率数据,对台区进行分类以及结合台区总表和用户侧表在直流偏磁下的特性差异对台区分类别进行含直流分量用户判别的方式,快速准确的识别含直流分量用户,不需要增加任何人工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台区线损率识别含直流分量用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台区线损率识别含直流分量用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台区线损率识别含直流分量用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台区线损率识别含直流分量用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台区线损率识别含直流分量用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台区线损率识别含直流分量用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台区线损率识别含直流分量用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台区线损率识别含直流分量用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台区线损率识别含直流分量用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0.一种基于台区线损率识别含直流分量用户的系统,运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11.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及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

12.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台区线损率识别含直流分量用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台区线损率识别含直流分量用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台区线损率识别含直流分量用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台区线损率识别含直流分量用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台区线损率识别含直流分量用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台区线损率识别含直流分量用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天超李志新黄奇峰卢树峰陈霄张亦苏王忠东徐敏锐陆子刚陈刚欧阳曾恺吴桥刘文吴丹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