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动车发动机冷却管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0526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19
本技术公开了冷却管支架结构技术领域的混动车发动机冷却管支架结构,包括主板件、上板件和侧板件,主板件、上板件和侧板件一体设置,且上板件和侧板件通过主板件折弯而成;主板件弧形面设有搭边条,主板件下端部设有用于冷却管插接的孔槽,孔槽内部设有限位组件。本申请通过在支架与冷却管之间设置限位组件,采用保冷管将冷却管与之间连接,避免冷却管支架直接接触,有效避免了冷却管内部流通液体温度变化,会使得支架产生一定热量;在冷却液流通过程中,会使得其对于发动机的冷却效果降低的情况发生,保障了发动机冷却的效果;且通过反向操作,可以对保冷套进行更换,进一步保障了冷却管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却管支架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动车发动机冷却管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1、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是一种将内燃机和电动机结合在一起的发动机技术。它由内燃机和电动机组成,内燃机用于在低负荷下提供动力,电动机用于在高负荷下提供动力,而两者可以分别或同时工作。

2、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电动机会产生很大的热量,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电动机损坏或者使周围的部件损坏,严重影响混合动力汽车的正常使用,所以其散热性能显得尤其重要。一般,需要设置冷却结构对其进行散热处理。因此,在汽车内部分布设置多个冷却管。

3、现有的冷却管支架,直接与冷却管接触,由于冷却管内部流通液体温度变化,会使得支架产生一定热量;在冷却液流通过程中,会使得其对于发动机的冷却效果降低。针对此,我们提出一种混动车发动机冷却管支架结构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因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动车发动机冷却管支架结构,能够解决现有的冷却管支架,直接与冷却管接触,由于冷却管内部流通液体温度变化,会使得支架产生一定热量;在冷却液流通过程中,会使得其对于发动机的冷却效果降低的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动车发动机冷却管支架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主板件、上板件和侧板件,所述主板件、上板件和侧板件一体设置,且上板件和侧板件通过主板件折弯而成;所述主板件弧形面设有搭边条,所述主板件下端部设有用于冷却管插接的孔槽,所述孔槽内部设有限位组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在支架与冷却管之间设置限位组件,采用保冷管将冷却管与之间连接,避免冷却管支架直接接触,有效避免了冷却管内部流通液体温度变化,会使得支架产生一定热量;在冷却液流通过程中,会使得其对于发动机的冷却效果降低的情况发生,保障了发动机冷却的效果;且通过反向操作,可以对保冷套进行更换,进一步保障了冷却管的冷却效果。

5、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导向套,所述导向套插接于孔槽内部,所述导向套内部内嵌有保冷套,所述导向套小端口处套接有卡接套,所述卡接套与导向套相对端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螺套,所述转动螺套通过螺纹与导向套连接,所述卡接套与导向套相对面呈环形设有卡接块,所述导向套上与卡接块对应位置设有卡接块插接的插槽。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采用导向套与卡接套的相互配合,可以对保冷套位置进行限制,使得保冷套可以稳定至于主板件上,无需任何螺丝辅助,易于安装拆卸操作,对保冷套更换便捷,进一步保障了冷却管的冷却效果。

7、可选的,所述主板件上开设有用于减重的腰型减重槽。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腰型减重槽开设不会影响整个支架的强度,而且可以降低支架的重量。

9、可选的,所述卡接套内腔底面与导向套接触,且卡接套和导向套中心共线。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将卡接套与导向套相对端部接触,可以进一步限制保冷套的位置,使其可以稳定卡接与对应的凹槽内部。

11、可选的,所述导向套呈“t”字形,且导向套向远离卡接套一端部倾斜。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将导向套设置呈“t”字形结构,可以使得其不会向卡接套处运动,从而实现其与卡接套相配合,对保冷套限位的效果。

13、可选的,所述导向套与卡接套相对面开设有用于保冷套卡接侧凹槽,凹槽与导向套内腔连通。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开设凹槽,可以便于保冷套的放置,其中凹槽与卡接套相对端部开口,且凹槽的外径大于导向套的内径。

15、可选的,所述主板件与上板件和侧板件的夹角均大于90度,且主板件与上板件和侧板件厚度相等。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将主板件与上板件和侧板件的夹角设置大于90度,能够在折弯后,仍使得支架具备一定的强度,而折弯操作,可以对空间避让,以及便于支架的安装固定。

1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该种混动车发动机冷却管支架结构,通过在支架与冷却管之间设置限位组件,采用保冷管将冷却管与之间连接,避免冷却管支架直接接触,有效避免了冷却管内部流通液体温度变化,会使得支架产生一定热量;在冷却液流通过程中,会使得其对于发动机的冷却效果降低的情况发生,保障了发动机冷却的效果;且通过反向操作,可以对保冷套进行更换,进一步保障了冷却管的冷却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动车发动机冷却管支架结构,包括主板件(1)、上板件(100)和侧板件(10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件(1)、上板件(100)和侧板件(101)一体设置,且上板件(100)和侧板件(101)通过主板件(1)折弯而成;所述主板件(1)弧形面设有搭边条(102),所述主板件(1)下端部设有用于冷却管插接的孔槽,所述孔槽内部设有限位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动车发动机冷却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2)包括导向套(21),所述导向套(21)插接于孔槽内部,所述导向套(21)内部内嵌有保冷套(25),所述导向套(21)小端口处套接有卡接套(22),所述卡接套(22)与导向套(21)相对端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螺套(23),所述转动螺套(23)通过螺纹与导向套(21)连接,所述卡接套(22)与导向套(21)相对面呈环形设有卡接块(24),所述导向套(21)上与卡接块(24)对应位置设有卡接块(24)插接的插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动车发动机冷却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件(1)上开设有用于减重的腰型减重槽(1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动车发动机冷却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套(22)内腔底面与导向套(21)接触,且卡接套(22)和导向套(21)中心共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动车发动机冷却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21)呈“T”字形,且导向套(21)向远离卡接套(22)一端部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动车发动机冷却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21)与卡接套(22)相对面开设有用于保冷套(25)卡接侧凹槽,凹槽与导向套(21)内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动车发动机冷却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件(1)与上板件(100)和侧板件(101)的夹角均大于90度,且主板件(1)与上板件(100)和侧板件(101)厚度相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动车发动机冷却管支架结构,包括主板件(1)、上板件(100)和侧板件(10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件(1)、上板件(100)和侧板件(101)一体设置,且上板件(100)和侧板件(101)通过主板件(1)折弯而成;所述主板件(1)弧形面设有搭边条(102),所述主板件(1)下端部设有用于冷却管插接的孔槽,所述孔槽内部设有限位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动车发动机冷却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2)包括导向套(21),所述导向套(21)插接于孔槽内部,所述导向套(21)内部内嵌有保冷套(25),所述导向套(21)小端口处套接有卡接套(22),所述卡接套(22)与导向套(21)相对端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螺套(23),所述转动螺套(23)通过螺纹与导向套(21)连接,所述卡接套(22)与导向套(21)相对面呈环形设有卡接块(24),所述导向套(21)上与卡接块(24)对应位置设有卡接块(24)插接的插槽。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德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宏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