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苦荞籽粒发酵茶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成都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苦荞籽粒发酵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0446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苦荞籽粒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苦荞籽粒预处理:苦荞品种选择易脱壳的“米荞1号”做为原料,挑选颗粒饱满的脱壳荞籽粒,清洗后低温烘干备用;(2)菌种活化:将冠突散囊菌菌种的孢子接种到培养基上,于培养箱中培养;(3)孢子悬浮液:刮取活化后的冠突散囊菌菌种孢子接种到培养基中,摇床培养,过滤;(4)发酵处理:将苦荞籽粒置于发酵罐中,加入适量的水,高温灭菌,在无菌条件下加入冠突散菌孢子悬浮液,混匀,恒温发酵。通过将冠突散囊菌引入苦荞籽粒进行发酵,再烘焙成茶,不仅能提高苦荞籽粒茶黄酮和多酚类化合物含量,提高其抗氧化、降血糖效果,还能赋予其独特的菌香,改善产品口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苦荞茶制作,尤其涉及苦荞籽粒发酵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公开专利技术涉及苦荞茶制作领域,为了解决现有苦荞茶单一性问题,公开专利技术了一种苦荞籽粒发酵茶及制备方法。

2、所述冠突散囊菌已于2023年10月12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分类命名为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irstatum tazc,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31875。

3、苦荞学名鞑靼荞麦,分为黄苦荞和黑苦荞,现有的苦荞籽粒发酵茶的制备方法为:采用易脱壳的“米荞1号”成熟苦荞籽粒为发酵底物,经清洗、低温烘干、加水、高温灭菌,接种发酵,烘焙、低温干燥后制的。

4、然而,现有苦荞麦制备方法无法较好地保留苦荞麦的营养成分,附加价值低,并且因为多为采用冲饮方式,冲泡口口感和香味无法得到很好的提升,如何提高苦荞籽粒茶黄酮和多酚类化合物含量,提高其抗氧化、降血糖效果,还能赋予其独特的菌香,改善产品口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苦荞籽粒发酵茶的制备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苦荞籽粒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1)苦荞籽粒预处理:苦荞品种选择易脱壳的“米荞1号”做为原料,挑选颗粒饱满的脱壳荞籽粒,清洗后低温烘干备用;

5、(2)菌种活化:将冠突散囊菌菌种的孢子接种到培养基上,于培养箱中培养;

6、(3)孢子悬浮液:刮取活化后的冠突散囊菌菌种孢子接种到培养基中,摇床培养,过滤;

7、(4)发酵处理:将苦荞籽粒置于发酵罐中,加入适量的水,高温灭菌,在无菌条件下加入冠突散菌孢子悬浮液,混匀,恒温发酵;

8、(5)烘焙处理:将发酵后的苦荞籽粒均匀摊置于烤箱中烘焙,低温干燥,即可得到苦荞籽粒发酵茶。

9、进一步地,步骤(1)中低温烘干条件为40℃,2d。

10、进一步地,步骤(2)中,冠突散囊菌的活化操作为:刮取斜面保存的冠突散囊菌菌种的菌丝,接种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固体培养基上,置于28℃培养箱中培养5~7d,取上清菌液用无菌脱脂棉过滤,用无菌水稀释至孢子浓度为1×106~107cfu/ml。

11、进一步地,步骤(2)中,冠突散囊菌的孢子悬浮液制作方法为:将活化后的冠突散囊菌接种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固体培养基里,培养条件为28℃,140~200r/min下摇床培养5~7d。

12、进一步地,步骤(4)中,水的添加量与苦荞籽粒的比列为2:3(v:m)。

13、进一步地,步骤(4)中,灭菌条件为121℃灭菌20min。

14、进一步地,步骤(4)中,发酵条件28~32℃,16~20d。

15、进一步地,步骤(4)中,冠突散囊菌孢子悬浮液添加量为所述苦荞籽粒与水总质量的15%~25%(v/m),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106~107cfu/ml.

16、进一步地,步骤(5)中,烘焙前烤箱160℃预热20min,烘焙温度为160℃,烘焙时间为25min,烘焙过程中每隔5min将苦荞籽粒翻动一次;

17、步骤(5)中,低温干条件为40℃,1d;

18、一种苦荞籽粒发酵茶的应用,由上述步骤实施制得的苦荞籽粒发酵茶或组合物应用在制备抗氧化及降糖产品中。

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0、(1)本专利技术从雅安藏茶中筛选得到一株冠突散囊菌菌种,专利技术了一种苦荞籽粒发酵茶,拓展了冠突散囊囊菌在发酵食品方面的应用,同时提高苦荞茶类产品附加值。

21、(2)经冠突散囊菌发酵后制得的苦荞籽粒茶,其总黄酮、总多酚、还原糖含量及抗氧化、降血糖能力均显著提升,脂肪及蛋白质含量略有下降,并且发酵后,赋予苦荞茶特殊的菌香,冲泡后,茶汤红褐透亮,口感醇厚回甘。

22、(3)本专利技术在提高苦荞茶营养价值、功能效果、风味感官同时,解决了苦荞茶简加工问题,丰富了苦荞茶类产品多样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苦荞籽粒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荞籽粒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低温烘干条件为40℃,2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荞籽粒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冠突散囊菌的活化操作为:刮取斜面保存的冠突散囊菌菌种的菌丝,接种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固体培养基上,置于28℃培养箱中培养5~7d,取上清菌液用无菌脱脂棉过滤,用无菌水稀释至孢子浓度为1×106~107cfu/m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苦荞籽粒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冠突散囊菌的孢子悬浮液制作方法为:将活化后的冠突散囊菌接种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固体培养基里,培养条件为28℃,140~200r/min下摇床培养5~7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苦荞籽粒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水的添加量与苦荞籽粒的比列为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苦荞籽粒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灭菌条件为121℃灭菌20mi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苦荞籽粒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发酵条件28~32℃,16~20d。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苦荞籽粒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冠突散囊菌孢子悬浮液添加量为所述苦荞籽粒与水总质量的15%~25%(v/m),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106~107cfu/mL。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苦荞籽粒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烘焙前烤箱160℃预热20min,烘焙温度为160℃,烘焙时间为25min,烘焙过程中每隔5min将苦荞籽粒翻动一次;

10.一种苦荞籽粒发酵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苦荞籽粒发酵茶或组合物应用在制备抗氧化及降糖产品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苦荞籽粒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荞籽粒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低温烘干条件为40℃,2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荞籽粒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冠突散囊菌的活化操作为:刮取斜面保存的冠突散囊菌菌种的菌丝,接种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固体培养基上,置于28℃培养箱中培养5~7d,取上清菌液用无菌脱脂棉过滤,用无菌水稀释至孢子浓度为1×106~107cfu/m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苦荞籽粒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冠突散囊菌的孢子悬浮液制作方法为:将活化后的冠突散囊菌接种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固体培养基里,培养条件为28℃,140~200r/min下摇床培养5~7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苦荞籽粒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水的添加量与苦荞籽粒的比列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良珍郑浩楠邱爱东王潇刘姝琪辛园万燕向达兵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