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心脏瓣膜成形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心脏瓣膜成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0356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17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脏瓣膜成形系统,包括收缩骨架、覆在收缩骨架上的覆盖层、用于控制收缩骨架收缩的丝以及用于将收缩骨架锚定在心脏组织上的固定元件,所述丝包括控制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收缩骨架连接,所述控制部设置在所述收缩骨架的两个端部之间,并且,操作所述控制部使得所述连接部拉动所述收缩骨架收缩,其中,在所述收缩骨架植入后,所述第一收缩件和第二收缩件相邻的一端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骨架的两端处;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既能显著增加相邻瓣叶之间的对合面积,又能避免前瓣叶被过度牵拉,避免对主动脉瓣膜造成影响,减少术后并发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脏瓣膜成形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来临,心脏瓣膜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明显。特别是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其发病率是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5倍以上。据估计,在我国有超过1000万的重度mr患者。mr是由于二尖瓣叶及其结构发生改变导致二尖瓣前后叶吻合不良,血液从左心室逆流到左心房,从而引起一些症状。根据发病机制,mr可分为原发性(器质性)和继发性(功能性),大约各占50%。轻度mr患者可以在很长时间内不出现临床症状,预后较好。重度mr 患者可伴有心悸、胸闷、气急等症状。急性重度mr患者耐受性很差,很容易出现死亡。临床研究表明通过药物治疗只能改善患者症状,而不能延长其生存时间或手术时机。外科瓣膜修复或置换术被公认为治疗mr的标准方法,已被证实能够缓解患者症状及延长其生存时间。但是,外科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大、术后恢复慢、术后疼痛明显、风险高等缺点。同时,有50%的mr患者因为心功能低下、高龄、有开胸病史等高危因素不适合外科手术而得不到有效治疗。近十几年来,经导管二尖瓣介入治疗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mitraclip的上市为诸多患者带来了希望。最新研究表明,mitraclip对功能性反流的治疗效果优于药物治疗。面对巨大的市场,各大企业与资本纷纷踏足mr治疗的行列中。

2、专利cn2022101932385公开了一种用于修复瓣膜的植入器械,包括成形术装置,用于控制成形术装置收缩的控制元件、用于将成形术装置与心脏组织锚定的固定元件,所述成形术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缩环构件,所述的至少两个缩环构件通过所述固定元件相邻地锚定在自体瓣环或心房组织处,操纵所述控制元件使得所述缩环构件收缩,并且所述缩环构件相邻的端部均向自体瓣膜中心靠拢。而申请人在试验中发现,发现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虽然缩环后,两个端部向瓣膜中心移动的幅度明显,但是由于前瓣叶区域靠近主动脉瓣膜,前瓣区域移动幅度过大的话,会影响主动脉的血流供应,导致并发症;2.控制丝设置在缩环构件的端部,在收缩时,端部受力集中,对控制丝的强度考验较大。

3、综上所述尽管以上技术在临床上都有一些成效,但是都存在不足,亟需一种新的一种心脏瓣膜成形系统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和其它构思,而提出了本申请。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2、在房室瓣手术的应用方面,本申请旨在针对心脏瓣膜出现病变且需要介入治疗的患者提供一种心脏瓣膜成形系统,从而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前瓣叶区域移动距离较大、对主动脉瓣膜血流供应造成影响等问题。

3、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心脏瓣膜成形系统,包括收缩骨架、覆在收缩骨架上的覆盖层、用于控制收缩骨架收缩的丝以及用于将收缩骨架锚定在心脏组织上的固定元件,所述丝包括控制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收缩骨架连接,所述控制部设置在所述收缩骨架的两个端部之间,并且,操作所述控制部使得所述连接部拉动所述收缩骨架收缩,其中,在所述收缩骨架植入后,所述第一收缩件和第二收缩件相邻的一端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骨架的两端处。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收缩件和第二收缩件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收缩的丝,并且,所述的丝呈闭环结构;所述第一收缩件和第二收缩件锚定在瓣环上后,通过拧所述控制部,使得所述连接部带动所述第一收缩件和第二收缩件实现收缩。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丝的连接部沿着所述第一收缩件或第二收缩件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收缩件或第二收缩件固定;沿着边缘一周固定,可以使得所述丝在拉动所述第一收缩件或第二收缩件时受力点更多、更均匀。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部距离所述第一收缩件和第二收缩件相邻端部的长度占所述第一收缩件或第二收缩件横向长度的三分之二。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收缩件和第二收缩件均包括前收缩部和后收缩部,并且,所述控制部被设置在所述前收缩部和后收缩部的交界处并且,操作所述控制部使得所述第一收缩件和第二收缩件在收缩后,所述后收缩部收缩的行程大于所述前收缩部收缩的行程;这使得后瓣的p2区明显地向瓣膜中心移动,而前瓣区域是小幅度向瓣膜中心移动,既能有效增加瓣叶之间的对合面积,又能避免因前瓣区域移动幅度过大导致主动脉血流供应出现问题。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收缩部的刚度大于所述后收缩部的刚度,以使得所述第一收缩件或第二收缩件在收缩后,所述后收缩部向瓣膜中心摆动的幅度大于所述前收缩部向瓣膜中心摆动的幅度。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为开环结构,其中,所述支撑骨架分别与所述第一收缩件和第二收缩件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收缩件和第二收缩件相邻的一端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骨架的两端处。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骨架由若干个呈“ω”形态的支撑单元组成,并且,自体瓣环各区域对应的支撑单元的刚度不同,其中,位于设定的缩环区域的支撑单元的刚度要小于瓣叶交界处的支撑单元的刚度。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前收缩部区域至少锚定有一个固定元件,在后收缩部区域至少锚定有两个固定元件。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覆盖层为织物,并且,所述覆盖层为适配于瓣环形态的闭环结构;这使得在植入时,可直接将整个环扣在自体瓣环上,无需过度依赖影像来定位。

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用于二尖瓣治疗时,所述设定的缩环区域位于自体瓣环的p2区,而第一收缩件和第二收缩件相邻的一端是设置在自体瓣环的p2区,使其在收缩时,p2区会显著地向瓣膜中心移动,从而带动后瓣叶向前瓣叶贴靠,增加瓣叶之间的对合面积,从而有效治疗反流。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和有益技术效果至少包含以下所列:

15、1.现有技术中,成形术装置在收缩时,虽然能将自体瓣环的p2区域明显向瓣膜中心靠拢,但由于力的相互作用,也导致前瓣环区域过度向瓣膜中心移动,虽然能增加自体瓣叶的对合面积,但是前瓣叶的过度牵拉势必会影响主动脉瓣膜,引起并发症;因此,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控制部是距离第一收缩件和第二收缩件相邻端部的长度占第一收缩件或第二收缩件横向长度的三分之二,这使得第一收缩件或第二收缩件在收缩时,其局部收缩的幅度有差异,使得瓣环的p2区向瓣膜中心移动的幅度要显著大于前瓣区域向瓣膜中心移动的幅度,这既能有效增加瓣叶之间的对合面积,减少瓣膜反流,又能避免前瓣区域过度移动,对主动脉瓣膜造成影响,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

16、2.区别于现有技术,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设置支撑骨架,该支撑骨架为开环结构,并且第一收缩件和第二收缩件相邻的一端分别设置在支撑骨架的两端处,又由于第一收缩件和第二收缩件相邻的一端设置在设定的缩环区域,使其在收缩成形时,设定的缩环区域部分(即p2区域)会明显向瓣膜中心靠拢,而前瓣环区域由于支撑骨架提供的力能抵消部分缩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脏瓣膜成形系统,包括收缩骨架、覆在收缩骨架上的覆盖层、用于控制收缩骨架收缩的丝以及用于将收缩骨架锚定在心脏组织上的固定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丝包括控制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收缩骨架连接,所述控制部设置在所述收缩骨架的两个端部之间,并且,操作所述控制部使得所述连接部拉动所述收缩骨架收缩,所述收缩骨架包括第一收缩件和第二收缩件,其中,在所述收缩骨架植入后,所述第一收缩件和第二收缩件相邻的一端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骨架的两端处,并且,所述控制部距离所述第一收缩件和第二收缩件相邻端部的长度占所述第一收缩件或第二收缩件横向长度的三分之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室瓣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缩件和第二收缩件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收缩的丝,并且,所述的丝呈闭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室瓣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的连接部沿着所述第一收缩件或第二收缩件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收缩件或第二收缩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室瓣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缩件和第二收缩件均包括前收缩部和后收缩部,并且,所述控制部被设置在所述前收缩部和后收缩部的交界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房室瓣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操作所述控制部使得所述第一收缩件和第二收缩件在收缩后,所述后收缩部收缩的行程大于所述前收缩部收缩的行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房室瓣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收缩部的刚度大于所述后收缩部的刚度,以使得所述第一收缩件或第二收缩件在收缩后,所述后收缩部向瓣膜中心摆动的幅度大于所述前收缩部向瓣膜中心摆动的幅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室瓣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为开环结构,其中,所述支撑骨架分别与所述第一收缩件和第二收缩件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收缩件和第二收缩件相邻的一端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骨架的两端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房室瓣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由若干个呈“Ω”形态的支撑单元组成,并且,自体瓣环各区域对应的支撑单元的刚度不同,其中,位于设定的缩环区域的支撑单元的刚度要小于瓣叶交界处的支撑单元的刚度。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房室瓣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收缩部区域至少锚定有一个固定元件,在后收缩部区域至少锚定有两个固定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室瓣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为织物,并且,所述覆盖层为适配于瓣环形态的闭环结构,并且,在用于二尖瓣治疗时,所述设定的缩环区域位于自体瓣环的P2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脏瓣膜成形系统,包括收缩骨架、覆在收缩骨架上的覆盖层、用于控制收缩骨架收缩的丝以及用于将收缩骨架锚定在心脏组织上的固定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丝包括控制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收缩骨架连接,所述控制部设置在所述收缩骨架的两个端部之间,并且,操作所述控制部使得所述连接部拉动所述收缩骨架收缩,所述收缩骨架包括第一收缩件和第二收缩件,其中,在所述收缩骨架植入后,所述第一收缩件和第二收缩件相邻的一端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骨架的两端处,并且,所述控制部距离所述第一收缩件和第二收缩件相邻端部的长度占所述第一收缩件或第二收缩件横向长度的三分之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室瓣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缩件和第二收缩件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收缩的丝,并且,所述的丝呈闭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室瓣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的连接部沿着所述第一收缩件或第二收缩件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收缩件或第二收缩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室瓣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缩件和第二收缩件均包括前收缩部和后收缩部,并且,所述控制部被设置在所述前收缩部和后收缩部的交界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房室瓣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操作所述控制部使得所述第一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世文陈琼马振宇陈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健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