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柔性电阻型加热器,更具体的,涉及基于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物的柔性加热器及其制备方法、系统。
技术介绍
1、柔性加热器突破了传统刚性加热器的物理局限,可以集成在可穿戴装备中提供持续稳定的热源,在健康护理、防寒保暖、体育运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柔性加热器的电加热原理主要基于焦耳热效应,因此其电加热性能与所用功能材料的导电性密切相关。目前制备柔性加热器的导电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导电高分子材料和碳材料。其中金属材料柔韧性差、易折损,且金属纳米材料昂贵、制备工艺复杂;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导电性较差且化学性质不稳定;而碳材料是电和热的良好导体,且具有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质量轻等优点,适用于制备电阻型加热器。然而现有基于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碳材料的柔性加热器保温性能较差,造成器件加热循环稳定性差且功耗高。另一方面,传统的柔性电阻型加热器制备方法如化学气相沉积法、溅射沉积法、丝网印刷法等存在加工成本高、导电图案分辨率低、涂层不均匀等问题,使柔性加热器的设计和高效率制备受到严重制约。
2、现有技术有一种高度有序结构的层状金属硫族化合
...【技术保护点】
1.基于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物的柔性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层、正电极、负电极;功能层的两端分别与正电极、负电极连接;所述的功能层由多孔碳和金属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制成。
2.基于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物的柔性加热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物的柔性加热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中,利用自然沉降法合成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Cu-BTC化合物、ZIF-67化合物或ZIF-8化合物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物的柔性加热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物的柔性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层、正电极、负电极;功能层的两端分别与正电极、负电极连接;所述的功能层由多孔碳和金属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制成。
2.基于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物的柔性加热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物的柔性加热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中,利用自然沉降法合成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cu-btc化合物、zif-67化合物或zif-8化合物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物的柔性加热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二甲基甲酰胺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物的柔性加热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中,所述的柔性衬底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酰亚胺或聚二甲基硅氧烷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物的柔性加热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中,激光直写加工系统中通过...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