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智能电力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昆明学院专利>正文

智能电力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0124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电力控制方法及其电力控制装置,涉及电力系统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的电力系统实时信息,根据所述电力系统实时信息确定需要电力系统各个用电设备待调整的初始负荷量;将所述初始负荷量输入代价评估模型,获取调控代价;根据所述调控代价与预设调控代价阈值对电力系统中各个用电设备进行负荷量控制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兼容多种用电设备,能够实现负荷的精细化调控,避免出现一黑黑一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控制,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电力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当电力批发市场价格升高或系统可靠性受威胁时,电力用户接收到供电方发出的诱导性减少负荷的直接补偿通知或者电力价格上升信号后,需改变其固有的习惯用电模式,达到减少或者推移某时段的用电负荷而响应电力供应,从而保障电网稳定,并抑制电价上升。

2、据预测,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2.5万亿千瓦时左右,最大负荷将达到16.7亿千瓦。如果供电方能实施有效的负荷调控,则至少可以实现节电5%及降低高峰负荷5%,到2020年可至少减少电力装机1.3亿千瓦,发电侧平均负荷率至少提高约4个百分点,可降低发电煤耗8.4克/千瓦时,从而每年可以节约标准煤约5500万吨;用电侧用电效率提高5个百分点,则届时全国可少发电量约4000亿千瓦时,相当于一年减少约1.3亿吨标准煤消耗。因此可见,供电方对电力用户实施负荷调控将产生十分可观的节能减排和社会效益。

3、传统技术通常会对造成电网减供负荷的比例对事故等级进行了划分。例如,对于负荷在2000万千瓦以上的省、自治区电网,减供负荷13%以上30%以下,则构成重大事故;减供负荷30%以上,则构成特别重大事故。目前,我国单个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输送容量较大,例如,锦苏直流额定输送功率达720万千瓦,长治—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额定输送功率达500万千瓦。在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形成网状结构之前,单个特高压输电通道故障后无潮流转移通道,对两端电网造成较大冲击,不可避免造成较大比例的切机、切负荷的后果。>

4、目前,由于电力用户数量非常巨大,电力系统负荷调控的计算量和处理负担非常大,且处理速度慢,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系统的切负荷装置一般设置在110kv及以上变电站,切负荷时拉停出线开关,具有“一黑黑一片”的特点,负荷调控的方式属于粗放型,无法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电力控制系统及其电力控制装置,能大幅度降低电力系统的处理负担,提高负荷调控精度。

2、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电力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3、接收的电力系统实时信息,根据所述电力系统实时信息确定需要电力系统各个用电设备待调整的初始负荷量;

4、将所述初始负荷量输入代价评估模型,获取调控代价;

5、根据所述调控代价与预设调控代价阈值对电力系统中各个用电设备进行负荷量控制。

6、作为优选的,将所述初始负荷量输入代价评估模型,获取调控代价包括:

7、根据各个用电设备的重要程度确定基础调控代价;

8、考虑用电设备的待调整的初始负荷量和调整容忍量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第一代价,其中,所述初始负荷量小于调整容忍量;

9、考虑用电设备与电源输入侧之间电力设备的数量以及各个电力设备之间的传输效率和距离,确定第二代价;

10、根据所述基础调控代价、第一代价和第二代价构建代价评估模型。

11、作为优选的,计算所述第一代价的公式为:

12、

13、其中,v1为第一代价,c0为调整容忍量,c为待调整的初始负荷量,δc为单位负荷量,a为常数。

14、计算所述第二代价的公式为:

15、

16、其中,v2为第二代价,ηi为第i个电力设备传输效率,f(x,y)效率衰减函数,xi为第i电力设备到第i+1个电力设备的距离,yi为i电力设备到第i个电力设备之间的电力设备数,δη为单位效率,m为电源输入侧至用电设备的电力设备总数,b为常数。

17、作为优选的,所述代价评估模型为:

18、v=v0·(ω1v1+ω2v2)

19、其中,v为调控代价,v0为基础调控代价,ω1为第一代价系数,ω2为第二代价系数。

20、作为优选的,根据所述调控代价与预设调控代价阈值对电力系统中各个用电设备进行负荷量控制,包括:

21、在所述调控代价不高于预设调控代价阈值时,按照所述初始负荷量对所述用电设备进行负荷量调控;

22、在所述调整代价高于预设调控代价阈值时,在所述初始负荷量的基础上降低单位负荷量,直到对应的调控代价不高于预设调控代价阈值,按照降低后的负荷量进行负荷量调控。

23、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电力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稳控模块和代价确定模块;

24、所述稳控模块用于接收的电力系统实时信息,根据所述电力系统实时信息确定需要电力系统各个用电设备待调整的初始负荷量;

25、所述代价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初始负荷量输入代价评估模型,获取调控代价;

26、所述稳控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调控代价与预设调控代价阈值对电力系统中各个用电设备进行负荷量控制。

27、作为优选的,将所述代价确定模块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第二确定模块、第三确定模块和模型构建模块;

28、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个用电设备的重要程度确定基础调控代价;

29、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考虑用电设备的待调整的初始负荷量和调整容忍量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第一代价,其中,所述初始负荷量小于调整容忍量;

30、所述第三确定模块用于考虑用电设备与电源输入侧之间电力设备的数量以及各个电力设备之间的传输效率和距离,确定第二代价;

31、所述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础调控代价、第一代价和第二代价构建代价评估模型。

32、作为优选的,计算所述第一代价的公式为:

33、

34、其中,v1为第一代价,c0为调整容忍量,c为待调整的初始负荷量,δc为单位负荷量,a为常数。

35、计算所述第二代价的公式为:

36、

37、其中,v2为第二代价,ηi为第i个电力设备传输效率,f(x,y)效率衰减函数,xi为第i电力设备到第i+1个电力设备的距离,yi为i电力设备到第i个电力设备之间的电力设备数,δη为单位效率,m为电源输入侧至用电设备的电力设备总数,b为常数

38、作为优选的,所述代价评估模型为:

39、v=v0·(ω1v1+ω2v2)

40、其中,v为调控代价,v0为基础调控代价,ω1为第一代价系数,ω2为第二代价系数。

41、作为优选的,所述稳控模块还包括第一调控模块和第二调控模块;

42、所述第一调控模块用于在所述调控代价不高于预设调控代价阈值时,按照所述初始负荷量对所述用电设备进行负荷量调控;

43、所述第二调控模块用于在所述调整代价高于预设调控代价阈值时,在所述初始负荷量的基础上降低单位负荷量,直到对应的调控代价不高于预设调控代价阈值,按照降低后的负荷量进行负荷量调控。

4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电力控制方法及其电力控制装置,能够接收的电力系统实时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电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初始负荷量输入代价评估模型,获取调控代价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第一代价的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代价评估模型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调控代价与预设调控代价阈值对电力系统中各个用电设备进行负荷量控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稳控模块和代价确定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代价确定模块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第二确定模块、第三确定模块和模型构建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第一代价的公式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代价评估模型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控模块还包括第一调控模块和第二调控模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初始负荷量输入代价评估模型,获取调控代价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第一代价的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代价评估模型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调控代价与预设调控代价阈值对电力系统中各个用电设备进行负荷量控制,包括: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雪陈玲王霞王艳王挥华郑梦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