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器连接转轴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9512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器连接转轴装配结构,在底座上形成空心柱子,至少一个空心柱子底部形成贯通孔,在转轴上铆接金属柱,该金属柱攻有螺纹孔,金属柱从空心柱子的顶部插入,耐落螺钉穿过空心柱子底部的贯通孔与金属柱的螺纹孔连接,借助金属柱和耐落螺钉夹紧在底座的两侧,使转轴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空心柱子的周围设有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底座的受力问题,连接更牢固、可靠,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占用的空间较小,设计成本低,不需要在底座上热熔铜埋钉和压铸合金等构件,安装更简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笔记本电脑或相关电子产品中。(*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器用连接转轴,特别与其装配结构有关。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电器用连接转轴的装配结构大致有两种。一种如图1和图2所示,在塑胶底座10的空心柱子101上通过热熔方式埋入攻有 螺纹孔的铜埋钉30,再通过耐落螺钉40与铜埋钉30的螺纹孔配合,将转轴20固定在底座 10上。这种装配结构简单,但是,存在的缺点是在进行转轴寿命试验时,铜埋钉30受向外 拔的力,热熔处极易脱落,导致转轴20与底座10分离,装配不牢固。目前这种装配结构多 用于小的笔记本生产厂商,实践证明,这种装配结构极易造成转轴20的失效。另一种如图3和图4所示,将压铸合金300通过热熔方式固定在塑胶底座100上, 压铸合金300上形成空心柱子301,空心柱子301上攻有螺纹孔,再将通过耐落螺钉400与 压铸合金300上的螺纹孔配合,将转轴200固定在压铸合金上300上。这种装配结构较为 复杂,而且,存在的缺点是在进行转轴寿命试验时,耐落螺钉400受向外拔的力,容易造成 耐落螺钉400松动,装配也不牢固。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现有的电器连接转轴装配结构进行改进,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电器连接转轴装配结构,使装配更牢固、可靠。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电器连接转轴装配结构,在底座上形成空心柱子,至少一个空心柱子底部形 成贯通孔,在转轴上铆接金属柱,该金属柱攻有螺纹孔,金属柱从空心柱子的顶部插入,耐 落螺钉穿过空心柱子底部的贯通孔与金属柱的螺纹孔连接,借助金属柱和耐落螺钉夹紧在 底座的两侧,使转轴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空心柱子的周围设有加强筋。所述底座贯通孔的边缘形成容纳耐落螺钉之头部的沉孔。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在设计上减小了铆接金属柱和底座之间的间隙,可 以有效地减小两侧固定径向拉力,故转轴的扭力主要作用在空心柱子上,这样一来,能够 很好地解决底座的受力问题,连接更牢固、可靠,同时,本技术结构简单,占用的空间较 小,设计成本低,不需要在底座上热熔铜埋钉和压铸合金等构件,安装更简单。本技术 适用于笔记本电脑或相关电子产品中。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一种电器连接转轴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一种电器连接转轴装配结构剖视3图3是现有另一种电器连接转轴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是现有另一种电器连接转轴装配结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8是本技术空心柱子的受力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底座10空心柱子101转轴20铜埋钉30耐落螺钉40底座100转轴200压铸合金300空心柱子301耐落螺钉400底座1空心柱子11贯通孔12沉孔13加强筋14转轴2金属柱3螺纹孔31耐落螺钉4铜埋钉具体实施方式如图5至图7所示,是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本技术揭示的一种电器连接转轴装配结构,在底座1上形成空心柱子11,至 少一个空心柱子11底部形成供后述耐落螺钉4穿过的贯通孔12。在转轴2上铆接可插入空心柱子11中的金属柱3,该金属柱3攻有供耐落螺钉4 连接的螺纹孔31。本实施例组装时,针对形成贯通孔12的空心柱子11,先将金属柱3从空心柱子11 的顶部插入,将耐落螺钉4穿过空心柱子11底部的贯通孔12,然后,将耐落螺钉4与金属柱 3的螺纹孔31连接,借助金属柱3和耐落螺钉4夹紧在底座1的两侧,使转轴2固定在底座 1上。至于本实施例的其它空心柱子11,可采用上述金属柱3和耐落螺钉4装配,或仍如现 有技术一样采用铜埋钉5和耐落螺钉4装配,在此不做赘述。为了使组装后,底座1的底部平整,本技术在底座1贯通孔12的边缘形成沉 孔13,以容纳耐落螺钉4的头部,避免耐落螺钉4的头部突出于底座1的底部。为了增加底座1的受力强度,本技术进一步在底座1上空心柱子11的周围设 有加强筋14。这样,本技术在设计上减小了铆接金属柱3和底座1之间的间隙,减小两侧固 定径向拉力,所以,转轴2的扭力主要作用在空心柱子11上,空心柱子11的受力如图8所示, 在实施例中,进一步通过加强筋14来对空心柱子11进行加强,这样一来,能够很好地解决底 座的受力问题,连接更牢固、可靠。同时,本技术结构简单,占用的空间较小,设计成本低, 不需要在底座1上热熔现有技术中的铜埋钉30和压铸合金300等构件,安装更简单。权利要求一种电器连接转轴装配结构,在底座上形成空心柱子,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空心柱子底部形成贯通孔,在转轴上铆接金属柱,该金属柱攻有螺纹孔,金属柱从空心柱子的顶部插入,耐落螺钉穿过空心柱子底部的贯通孔与金属柱的螺纹孔连接,借助金属柱和耐落螺钉夹紧在底座的两侧,使转轴固定在底座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器连接转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底座上空心柱子的 周围设有加强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器连接转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底座贯通孔的边缘 形成容纳耐落螺钉之头部的沉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电器连接转轴装配结构,在底座上形成空心柱子,至少一个空心柱子底部形成贯通孔,在转轴上铆接金属柱,该金属柱攻有螺纹孔,金属柱从空心柱子的顶部插入,耐落螺钉穿过空心柱子底部的贯通孔与金属柱的螺纹孔连接,借助金属柱和耐落螺钉夹紧在底座的两侧,使转轴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空心柱子的周围设有加强筋。本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底座的受力问题,连接更牢固、可靠,同时,本技术结构简单,占用的空间较小,设计成本低,不需要在底座上热熔铜埋钉和压铸合金等构件,安装更简单。本技术适用于笔记本电脑或相关电子产品中。文档编号F16C11/04GK201747762SQ20102023006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3日专利技术者黄龙彬 申请人:联达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龙彬
申请(专利权)人:联达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