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循环混合式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循环混合式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8569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混合式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内根据功能分为接液室、第一过滤室、第二过滤室、沉淀室的箱体,其中:所述接液室通过第一隔离板组使其内部形成相互连通的承接区和抽排区,所述第一隔离板组顶部与接液室保持预定间距;还包括循环泵管组,所述循环泵管组用于将接近所述抽排区底部的液体排入所述第一过滤室内设置的ro膜过滤模组内;所述第二过滤室内设置有受电机驱动旋转的搅拌桨叶。该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循环混合式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通过接液室、第一过滤室、第二过滤室和沉淀室对污水进行处理,通过对接液室、第二过滤室以及ro膜过滤模组优化增加过滤和颗粒物堆积滞留的效果,从而优化污水处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混合式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1、污水处理一般分如下几个部分:

2、前处理单元:负责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沉淀物等,常见的前处理单元包括格栅、沉砂池、沉淀池等;

3、活性污泥曝气单元:采用曝气技术,通过给污水中的微生物供氧来促进有机物的降解,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得到有效去除;

4、沉淀池:将曝气单元中的混合液停留在沉淀池中,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下来,形成污泥;

5、污泥处理单元:对沉淀池中沉淀的污泥进行处理,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浓缩、消化、脱水等,以减少污泥的体积;

6、循环装置: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污泥循环回曝气单元,提高处理效率。

7、结合公开(公告)号:cn116712897a,公开(公告)日:2023-09-08,公开的一种循环混合式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罐、不规则圆润边缘型涡流引发式偏心混匀机构和异性相吸式预混液装置。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循环混合式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根据现有污水和药液混合时,混合效果差的情况,采用异性电荷相吸和不规则圆润边缘型涡流引发式搅拌混匀现结合的方式,通过设置不规则圆润边缘型涡流引发式偏心混匀机构和异性相吸式预混液装置,实现了对污水和药液偏心旋转混匀和抖动涡旋混匀的多重技术效果,进一步提高对污水的环保型处理质量。

8、在包括上述专利的现有技术中,上述是采用搅拌的方式进行,通过使药液混合的方式,从而使得药液与污水混合从而分离,其实就是凝絮工艺,而凝絮只是污水处理的一个环节,并不属于完整的污水处理流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循环混合式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混合式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内根据功能分为接液室、第一过滤室、第二过滤室、沉淀室的箱体,其中:

3、所述接液室通过第一隔离板组使其内部形成相互连通的承接区和抽排区,所述第一隔离板组顶部与接液室保持预定间距;

4、还包括循环泵管组,所述循环泵管组用于将接近所述抽排区底部的液体排入所述第一过滤室内设置的ro膜过滤模组内;

5、所述第二过滤室内设置有受电机驱动旋转的搅拌桨叶,且其轴心处还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曝气管;

6、所述沉淀室内设置有mbr滤膜组。

7、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离板组包括对称布置的竖板,且两个竖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滤网垫板;

8、多个所述滤网垫板自下而上目筛数递增。

9、作为优选的,所述承接区内设置有固定于竖板和与竖板相对一侧内壁交错布置的弧形引流板;

10、所述承接区内设置有用不承接所述弧形引流板引流而下液体用的直脚梯形承接筒;

11、且直脚梯形承接筒与所述承接区底部保持预定间距以形成过流道,所述过流道与第一隔离板组的低位连通。

12、作为优选的,所述ro膜过滤模组包括板体以及设置每两个相邻板体之间的ro膜板组;

13、所述ro膜板组由定型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定型板第一侧面的ro膜组成。

14、作为优选的,所述定型板的i面上开设有:

15、位于低位布置的汇液槽,所述汇液槽内设置有吸水海绵板;

16、位于高位布置的,且呈线性阵列布置的、贯穿至ii面的通孔;

17、其中:所述汇液槽与多个所述通孔相连通;

18、所述定型板的ii面上设置有引流棉体,所述引流棉体上设置有关于其中心对称布置的毛细引流棉,所述引流棉体延伸至所述通孔内,且ro膜依附于ii面上。

19、作为优选的,所述搅拌桨叶处于所述第二过滤室底部并居中布置;

20、所述曝气管固定于搅拌桨叶上,其上设置有反流螺旋桨,其中:

21、所述搅拌桨叶使液体向斜上方流动,所述反流螺旋桨使液体向斜下方流动。

22、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室内壁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使所述第二过滤室内形成第一循环槽和第二循环槽;

23、所述搅拌桨叶位于第一循环槽内;

24、所述反流螺旋桨位于第二循环槽内。

25、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室内壁设置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与第二过滤室底部设置的汇流环连通,所述搅拌桨叶位于汇流环;

26、所述引流管的入水口延伸凸起部外侧。

27、作为优选的,所述凸起部的顶部为弧形结构,而所述引流管的入水口处于该凸起部与第二过滤室内壁交汇处,且该交汇处为弧形结构的低位。

28、作为优选的,还包括并联式排水管,其布置与沉淀室内,而输出端所述第二过滤室高位相连通;

29、所述mbr滤膜组位于所述并联式排水管的上方,二者规格一致;

30、所述沉淀室设置有与其顶部不连接的挡流墙,其用于使沉淀室形成相互连通的mbr滤池和静止池。

3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循环混合式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污水从接液室进入,然后从承接区上漫至抽排区,然后再由循环泵管组抽入第一过滤室内,然后通过ro膜过滤模组进入第二过滤室,然后电机驱动搅拌桨叶,从而对污水进行搅拌,同时曝气管对污水进行曝气,增加氧气含量,以进行生物降解处理。最后处理之后的液体会被抽入沉淀室通过mbr滤膜组过滤静止后排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混合式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根据功能分为接液室(11)、第一过滤室(12)、第二过滤室(13)、沉淀室(14)的箱体(1),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混合式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板组(2)包括对称布置的竖板,且两个竖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滤网垫板(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混合式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区内设置有固定于竖板和与竖板相对一侧内壁交错布置的弧形引流板(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混合式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ro膜过滤模组(4)包括板体(41)以及设置每两个相邻板体(41)之间的ro膜板组(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循环混合式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板(421)的I面上开设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混合式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叶(51)处于所述第二过滤室(13)底部并居中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循环混合式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室(13)内壁设置有凸起部(131),所述凸起部(131)使所述第二过滤室(13)内形成第一循环槽(100)和第二循环槽(10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循环混合式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室(13)内壁设置有引流管(132),所述引流管(132)与第二过滤室(13)底部设置的汇流环(133)连通,所述搅拌桨叶(51)位于汇流环(13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循环混合式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131)的顶部为弧形结构,而所述引流管(132)的入水口处于该凸起部(131)与第二过滤室(13)内壁交汇处,且该交汇处为弧形结构的低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混合式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并联式排水管(9),其布置与沉淀室(14)内,而输出端所述第二过滤室(13)高位相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混合式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根据功能分为接液室(11)、第一过滤室(12)、第二过滤室(13)、沉淀室(14)的箱体(1),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混合式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板组(2)包括对称布置的竖板,且两个竖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滤网垫板(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混合式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区内设置有固定于竖板和与竖板相对一侧内壁交错布置的弧形引流板(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混合式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ro膜过滤模组(4)包括板体(41)以及设置每两个相邻板体(41)之间的ro膜板组(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循环混合式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板(421)的i面上开设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混合式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叶(51)处于所述第二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灵俊冯力杜惠洋陈皓杨林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控杭州生态环境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