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玳瑁釉及使用其烧制钧瓷的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玳瑁釉及使用其烧制钧瓷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8002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钧瓷烧制领域,具体为一种玳瑁釉及使用其烧制钧瓷的工艺;首先将素胎浸入底釉的料浆中4‑6S进行施釉,待素胎表面附着的底釉料浆晾干后,再在底釉上局部点施斑釉的料浆,晾干后放入窑炉内烧制,即得玳瑁釉钧瓷。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玳瑁釉及使用其烧制钧瓷的工艺,具有通过特定的釉料配比和烧制工艺,经高温烧制后,玳瑁釉花纹呈现稳定、饱和度高,釉面亮度明显加强、呈色速率提升,釉料流动性更加可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钧瓷烧制领域,具体为一种玳瑁釉及使用其烧制钧瓷的工艺


技术介绍

1、钧瓷以其丰富多彩的色彩而闻名,在高温烧制的过程中,钧瓷的釉面会产生天然的窑变效果,釉面呈现出斑驳的纹路和色彩层次,使作品具有独特的立体感和层次感,钧瓷的色彩范围广泛,包括天蓝、湖绿、石青、火红等。这些色调丰富多样,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视觉冲击。这种色彩的呈现并不是单一的叠加,而是相互交融,相互衬托,有的如云烟雾饶,有的则如水波涟漪,生动而丰富。

2、玳瑁釉是钧瓷的一种特殊的釉体,其呈现出独特的纹理效果,仿佛玳瑁龟壳的纹路,这种纹理效果不规则且丰富。传统的玳瑁釉的成色机理用铁元素为黑褐色的成色元素,其色彩稳定性较差,色彩饱和度较低,釉面亮度不够明快,而且传统的玳瑁釉的釉面流动性也难以控制,这些都成为玳瑁釉烧制过程中的难题。

3、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玳瑁釉及使用其烧制钧瓷的工艺用于解决上述出现的玳瑁釉花纹呈现不稳定,色彩饱和度较低,釉面亮度不够明快,呈色速率不高,釉料流动性难以控制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玳瑁釉及使用其烧制钧瓷的工艺用于解决上述出现的玳瑁釉花纹呈现不稳定,色彩饱和度较低,釉面亮度不够明快,呈色速率不高,釉料流动性难以控制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玳瑁釉,包括施用在素胎上的底釉和斑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釉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黄长石23-28份,方解石10-15份,石英13-18份,黑药石28-33份,铁矿石8-13份,钛矿石5-10份,黑石头3-5份;

4、所述黑药石为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黄道乡谒主沟当地的黑药石,主要成分为sio2、al2o3和cao;

5、所述黑石头的主要成分为sio3、al2o3、fe2o3、cao。

6、优选的,所述斑釉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白长石48-53份,石英8-13份,方解石10-15份,本药9-14份,青碱石1-5份,氧化锌2-6份,钛铁矿石1.5-3.5份,骨粉0.5-2.5份,铜矿石3-7份,滑石1-5份,汝蓝石1-3份,紫英石1-3份,二氧化铈1-2份;

7、所述骨粉为煅烧牛骨粉,所述青碱石为禹州青碱石;

8、所述本药为鸠山本药,属于天然釉料用矿石,产于禹州鸠山乡李村。

9、一种玳瑁釉烧制钧瓷的工艺,将素胎浸入底釉的料浆中4-6s进行施釉,待素胎表面附着的底釉料浆晾干后,再在底釉上局部点施斑釉的料浆,晾干后放入窑炉内烧制,即得玳瑁釉钧瓷,其特征在于:

10、所述烧制过程中窑炉内温度变化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s1:炉内温度在30min内从20℃升高至100℃;

12、s2:炉内温度在30min内从100℃升高至300℃;

13、s3:炉内温度在30min内从300℃升高至500℃;

14、s4:炉内温度在30min内从500℃升高至750℃;

15、s5:炉内温度在120min内从750℃升高至1050℃;

16、s6:炉内温度在90min内从1050℃升高至1200℃;

17、s7:炉内温度在100min内从1200℃升高至1260℃;

18、s8:炉内温度在20min内从1260℃降低至1170℃;

19、s9:窑炉内温度1170℃保温90min后,停火自然冷却,至窑炉内温度降至室温,开窑,即得玳瑁釉钧瓷;

20、其中,在s1-s4阶段为氧化气氛控制阶段,窑炉内闸板未完全关闭,炉内氧气燃烧充足,当750℃阶段时,关闭闸板,炉内燃烧气氛开始转火,加大火焰供给,减少风机抽力,形成重还原气氛,1050℃打开闸板缝隙,减少火焰供给,控制为中度还原气氛,开始呈色,至1260℃时钧瓷釉面呈色稳定,后降温至1170℃,窑炉内温度保温90min进行固色。

21、优选的,所述素胎的胎质为香灰胎,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2份高岭土,11份黏土,14份石英砂,5份硅灰石,18份碱石组成,所述高岭土、黏土均产自郏县黄镇。

22、优选的,所述素胎的制备过程为:将素胎原料和水等重量混合研磨到260-320目,将泥浆注塑成型后,晾干素烧,即得素胎。

23、优选的,所述底釉料浆的制备过程为:底釉的原料和水等重量混合研磨到370-420目,静置6-7个小时,调整料浆含水量48-53%,即得到底釉的料浆。

24、优选的,所述斑釉料浆的制备过程为:斑釉的原料和水等重量混合研磨到370-420目,静置6-7个小时,调整料浆含水量48-53%,即得到斑釉的料浆。

25、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6、1、底釉中的黑药石含有大量的硅、钙和铝,钙、铝自带颗粒感难溶于水,釉面会呈现乳浊感,使本地的钧瓷自带厚重感,内涵丰富。

27、2、底釉中的黑石头含有大量的铝和铁,氧化气氛下呈现暗红及黑色调,这种复配而成的底色更接近玳瑁背壳生长时出现的天然色泽纹理,与其他玳瑁釉仿色不同,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釉料配方在黑底釉的基础上,窑变色泽丰富,更能仿神。

28、3、底釉中含有铁矿石和钛矿石,传统瓷器烧制中铁元素作为呈色元素在氧化作用下呈现黑褐色,但是燃烧气氛控制不准确的情况下,釉色呈色会泛酱紫,呈色不稳定,本专利技术加入钛元素与铁元素配合,使得铁元素氧化更彻底,黑褐色呈色稳定,且钛元素可以细化釉料结晶纹理,增加釉面光泽,提高釉层强度,使釉面更加光滑、细腻,钛矿石颗粒可以呈现独特淡黄色调的色彩,与玳瑁状黄白斑釉之间色调融合更统一,衔接过渡自然,为瓷器增添艺术效果。

29、4、斑釉中含有本药和骨粉,本药中的铝元素和骨粉中的钙元素共同增加了釉面的厚度,且呈乳白色,自带乳浊效果,而且骨粉还能够增加整个釉料色料分散的稳定性,使釉料中呈色元素分散更均匀,继而形成釉面更加细腻、光滑的视觉效果,提升了整体瓷器的玉质感,视觉效果更加丰富。

30、5、斑釉中含有少量氧化锌和滑石在釉料中有助熔作用,降低釉的膨胀系数,提高斑釉的流动性,同时能增加釉面的光泽,相较于传统钧瓷制作工艺其釉面稳定性大大提升,有利于提高烧制效率,节约资源。

31、6、长石族矿物因其主要成分是含钙的铝硅酸盐,可以降低釉料的熔点,促进釉料的熔化,在釉料中加入长石族矿物,可以提高釉料的流动性,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斑釉中白长石的重量份数为48-53份,底釉中黄长石的重量份数为23-28份的,造成二者流动性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底釉流动性较弱,能够牢牢附着在香灰胎上,而斑釉流动性相对较强,在熔融状态下斑釉会流动形成独特的纹路,形似玳瑁,具有较高艺术价值。

32、7、斑釉中含有少量青碱石,其为禹州本地的一种天然碱石,属于高岭石类粘土矿物,含有大量硅、铝元素,整体呈青色,青碱石能够降低钧瓷原料烧成温度,促进熔融其他矿物原料,使坯体质地致密,外观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玳瑁釉,包括施用在素胎上的底釉和斑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釉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黄长石23-28份,方解石10-15份,石英13-18份,黑药石28-33份,铁矿石8-13份,钛矿石5-10份,黑石头3-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玳瑁釉,其特征在于:所述斑釉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白长石48-53份,石英8-13份,方解石10-15份,本药9-14份,青碱石1-5份,氧化锌2-6份,钛铁矿石1.5-3.5份,骨粉0.5-2.5份,铜矿石3-7份,滑石1-5份,汝蓝石1-3份,紫英石1-3份,二氧化铈1-2份;

3.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玳瑁釉烧制钧瓷的工艺,将素胎浸入底釉的料浆中4-6S进行施釉,待素胎表面附着的底釉料浆晾干后,再在底釉上局部点施斑釉的料浆,晾干后放入窑炉内烧制,即得玳瑁釉钧瓷,其特征在于:

4.使用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玳瑁釉烧制钧瓷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素胎的胎质为香灰胎,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2份高岭土,11份黏土,14份石英砂,5份硅灰石,18份碱石组成,所述高岭土、黏土均产自郏县黄镇。

5.使用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玳瑁釉烧制钧瓷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素胎的制备过程为:将素胎原料和水等重量混合研磨到260-320目,将泥浆注塑成型后,晾干素烧,即得素胎。

6.使用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玳瑁釉烧制钧瓷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釉料浆的制备过程为:底釉的原料和水等重量混合研磨到370-420目,静置6-7个小时,调整料浆含水量48-53%,即得到底釉的料浆。

7.使用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玳瑁釉烧制钧瓷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斑釉料浆的制备过程为:斑釉的原料和水等重量混合研磨到370-420目,静置6-7个小时,调整料浆含水量48-53%,即得到斑釉的料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玳瑁釉,包括施用在素胎上的底釉和斑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釉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黄长石23-28份,方解石10-15份,石英13-18份,黑药石28-33份,铁矿石8-13份,钛矿石5-10份,黑石头3-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玳瑁釉,其特征在于:所述斑釉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白长石48-53份,石英8-13份,方解石10-15份,本药9-14份,青碱石1-5份,氧化锌2-6份,钛铁矿石1.5-3.5份,骨粉0.5-2.5份,铜矿石3-7份,滑石1-5份,汝蓝石1-3份,紫英石1-3份,二氧化铈1-2份;

3.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玳瑁釉烧制钧瓷的工艺,将素胎浸入底釉的料浆中4-6s进行施釉,待素胎表面附着的底釉料浆晾干后,再在底釉上局部点施斑釉的料浆,晾干后放入窑炉内烧制,即得玳瑁釉钧瓷,其特征在于:

4.使用如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锋李亚想孙晓岗李鹏旭
申请(专利权)人:平顶山市神前传奇唐钧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