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滴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035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0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油滴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通过在釉料中添加了氧化铁、氧化锰和钛白粉,在特定的烧制温度下,氧化铁、氧化锰形成黑褐色釉底色,钛白粉在釉料表面呈现灰色亚光斑点,形似油滴,又因为釉料中含有特定比例的用于改变釉料膨胀系数的牛骨、滑石和玻璃粉,使得釉料的膨胀系数得到控制,灰色亚光斑点在釉料表面成斑细碎,艺术效果生动;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素胎原料中还含有具有保健功能的木鱼石、电气石等,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油滴釉在烧制成茶具进行使用的过程中,茶水能够透过釉层与素胎接触,素胎中的微量元素渗入茶水中,在增加艺术性的同时兼具养生功能。

An oil droplet Tang Junyou and its process for preparing Jun porcelain

An oil droplet Tang Junyou and a process for preparing Jun porcelain are described in the invention. By adding iron oxide, manganese oxide and titanium dioxide in the glaze, iron oxide and manganese oxide form a black brown color glaze at a specific burning temperature. The titanium white powder presents a gray sub light spot on the surface of the glaze, resembles oil droplets, and because of the glaze. The expansion coefficient of the glaze is controlled by a specific proportion of bovine bone, talcum and glass powder used to change the coefficient of expansion of the glaze, and the gray sub light spots are fragmen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glaze, and the artistic effect is vivid. In the process of the use of the tea set made by the invention, the tea water can contact the vegetarian tire through the glaze layer, and the trace elements in the vegetarian fetus infiltrate into the tea water and have a health function while increasing the artist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滴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陶瓷烧制领域,具体为一种油滴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
技术介绍
钧瓷发端于东汉,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被称为国宝、瑰宝。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是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神垕镇独有的国宝瓷器,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钧瓷的釉色窑变艺术效果不是人为的,而是在窑内炉火的高温下自然形成的。钧瓷入窑的时候,是没有任何色彩的,是一体素净。那七彩辉映、让人心旌动摇的绚丽色彩和自然逼真的画面都是在烧制过程中在窑内形成的,这就是窑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窑变原理就是釉料矿物在炉火高温下转化呈色的物理化学现象。好的窑变效果的形成所需要的因素非常复杂,它需要性能良好的窑炉、器物在窑中的最佳位置以及科学的烧成制度等因素的巧妙组合才能实现。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就是在人们对窑变现象有了相当认识和了解的今天,人们对窑变效果也不能完全掌握,往往是招之不来、不期而至,这也更增添了钧瓷艺术震撼人心的魅力。钧瓷始于唐代。在神垕瓷区上白峪、下白峪村的唐窑遗址,出土了灰烬、匣钵片、瓷器残片等制陶瓷遗存。唐窑残片与众不同、自成风格。形成了以罐、盘、碗、钵之类俱多,釉色则以褐为主,上有不规则彩斑,有月白、乳白、天蓝等色,挥洒自然、有烟云变化之美盛,莹润典雅,耐人寻味。这就是唐花釉瓷。有人称之为“唐钧”,是不合适的,因为当时还没钧瓷这个名称,彩斑釉色也不是真正的窑变。不过,学术理论界一致认为,钧瓷窑变艺术是受唐花釉瓷的启发,逐渐发展而成。这种观点是成立的,唐花釉瓷产于神垕瓷区,年代早于钧瓷,两者彩斑复色釉有近似之处,而且和宋钧一样同属两液分相釉,唐花釉瓷应该是钧瓷窑变艺术的萌芽,是钧瓷的前期,严格地说,并不是真正的钧瓷,钧瓷艺术至北宋才完善成熟。可以说,萌生于唐代的“花釉瓷”利用釉的流动,使它出现像窑变一样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淋漓酣畅,大胆泼辣,似有意,似无意,似有形,似无形。妙趣横生,变幻莫测,为后来的钧釉彩斑开启了先河。烧制釉色变化万千,这既是钧瓷的魅力所在,也是烧制工艺上难以控制的技术难题,钧瓷釉色的呈色与釉料的元素种类及含量、烧制气氛及烧制温度都有很大的关系,釉质配方的不同,烧制出来的颜色也有差异,即使同种颜色的釉色,也存在有的颜色鲜亮艳丽,有的颜色较为黯淡,降低珍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烧制出不同于传统琉璃感釉面的油滴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油滴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通过在釉料中添加了氧化铁、氧化锰和钛白粉,在特定的烧制温度下,氧化铁、氧化锰形成黑褐色釉底色,钛白粉在釉料表面呈现灰色亚光斑点,形似油滴,又因为釉料中含有特定比例的用于改变釉料膨胀系数的牛骨、滑石和玻璃粉,使得釉料的膨胀系数得到控制,灰色亚光斑点在釉料表面成斑细碎,艺术效果生动。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滴唐钧釉,按照重量比,所述油滴唐钧釉的釉料包括以下原料,黑药土60-90份、氧化铁3-7份、氧化锰4-9份、牛骨2-5份、滑石0.5-3份、玻璃粉5-12份、钛白粉0.5-3份、氧化钴0.5-2份,其中所述牛骨和滑石在使用前需经煅烧。所述的黑药土为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黄道乡谒主沟当地的黑药土,主要成分的含量百分比为SiO2占57.67份、Al2O3占12.53份、CaO占11.35份、Fe2O3占5.60份、TiO2占1.75份、MgO占4.97份、K2O占3.25份、Na2O占2.88份,还含有少量的有机质,因铁离子的产量较高,在烧制过程中,铁离子被氧化,根据含量的不同呈现深红色至黑色。使用油滴唐钧釉制备钧瓷的工艺,首先将胎体原料粉碎塑型并烧制素胎,然后将素胎浸入油滴唐钧釉的料浆中施釉,待素胎表面附着料浆晾干后,将其放入窑炉内全程氧化环境烧制,即得油滴唐钧釉钧瓷,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制过程中窑炉内温度升高分为以下几个阶段:S1:炉内温度在60min内从26℃升高至500℃;S2:炉内温度在80min内从500℃升高至1150℃;S3:炉内温度在80min内从1150℃升高至1210℃;S4:炉内温度在10min内保温在1210℃;S5:炉内温度在10min内从1210℃降低至1180℃;S6:炉内温度在10min内从1180℃降低至1120℃;S7:炉内温度在140min内保温在1120℃;停火冷却24h后出窑,即得油滴唐钧釉钧瓷。在烧制的过程中,所用的氧化气氛即氧气提供充足时,燃料完全燃烧情况下的火焰气氛,此阶段将釉料中熔点较低的组分融化,使釉料从固相熔化成液相;由于添加了氧化铁和氧化锰,在氧化环境中铁元素和锰元素结合呈现黑褐色釉底色,且氧化铁的含量越大则呈色越深,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釉料在进行烧结后的釉底色呈现一种黑褐色,釉料中的钛白粉与氧化钴在1210℃时开始相互作用并呈色,在全程氧化环境下烧制显现出的瓷釉少结晶,瓷化的情况较轻,使得釉面表面形成亚光的视觉效果,钛白粉在釉料表面呈现灰色亚光斑点,形似油滴,又因为釉料中含有特定比例的用于改变釉料膨胀系数的牛骨、滑石和玻璃粉,使得釉料的膨胀系数得到控制,灰色亚光斑点在釉料表面成斑细碎。按照重量比,所述胎体原料由25-35份伊利石、5-15份电气石、30-50份白长石、10-25份黄道土、3-10份木鱼石、5-15份碱石和1-3份碳酸钠组成。由于釉面在1210℃即开始降温和保温,因此釉料并未完全结晶瓷化,水分能通过釉层渗透进胎体内,胎体中的木鱼石、电气石中对人体有益的各种微量元素析出溶解于茶水中,对人体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其中,油滴唐钧釉钧瓷的胎体原料中含有伊利石、电气石均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神垕镇当地所产;木鱼石产自山东,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并含有少量磷酸盐,高岭土及镁、钠、锌、钙等20余种元素,其中许多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碱石为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神垕镇当地一种青灰色的石料,属于焦宝石类,质地极细,产于石炭、二叠煤系底层中,主要含量百分比为Al2O3占38.79%、SiO2占45.65%、TiO2占0.47%、Fe2O3占0.35%、CaO占0.38%、Na2O占0.05%、MgO占0.15%、Li2O占0.08%、杂质占14.08%。所述电气石也叫托玛琳,化学成分比较复杂,是一种以含硼为主,还含铝、钠、铁、镁、锂等元素的硅酸岩矿物。主要化学成分是SiO2、TiO2、CaO、K2O、LiO、Al2O3、B2O3、MgO、Na2O、Fe2O3、FeO、MnO、P2O5等,电气石主要成分有镁、铝、铁、硼等10多种对人体有利的微量元素。由于它是一种结构特殊的极性结晶体,自身能长期产生电离子,并永久释放空气负离子和远红外线。所述素胎的烧制工艺为将胎体原料与水等质量混合搅拌球磨成细度为300-400目的泥浆,然后使用泥浆塑型成泥胎,泥胎静置晾干后入窑炉在950-980℃下素烧5-6h,随炉冷却至常温,即得素胎。所述釉料料浆的制备过程是将釉料的组成原料混合后,向其中加入与釉料等质量的水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滴唐钧釉,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比,所述油滴唐钧釉的釉料包括以下原料,黑药土60‑90份、氧化铁3‑7份、氧化锰4‑9份、牛骨2‑5份、滑石0.5‑3份、玻璃粉5‑12份、钛白粉0.5‑3份、氧化钴0.5‑2份,其中所述牛骨和滑石在使用前需经煅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滴唐钧釉,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比,所述油滴唐钧釉的釉料包括以下原料,黑药土60-90份、氧化铁3-7份、氧化锰4-9份、牛骨2-5份、滑石0.5-3份、玻璃粉5-12份、钛白粉0.5-3份、氧化钴0.5-2份,其中所述牛骨和滑石在使用前需经煅烧。2.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滴唐钧釉制备钧瓷的工艺,首先将胎体原料粉碎塑型并烧制素胎,然后将素胎浸入油滴唐钧釉的料浆中施釉,待素胎表面附着料浆晾干后,将其放入窑炉内全程氧化环境烧制,即得油滴唐钧釉钧瓷,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制过程中窑炉内温度升高分为以下几个阶段:S1:炉内温度在60min内从26℃升高至500℃;S2:炉内温度在80min内从500℃升高至1150℃;S3:炉内温度在80min内从1150℃升高至1210℃;S4:炉内温度在10min内保温在1210℃;S5:炉内温度在10min内从1210℃降低至1180℃;S6:炉内温度在10min内从1180℃降低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锋
申请(专利权)人:平顶山市神前传奇唐钧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