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冶金固危废协同处置利用方法技术_技高网

冶金固危废协同处置利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7889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冶金固危废协同处置利用方法,以含油污泥、脱硫渣、转炉钢渣尾渣和烧结返矿作为原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一次混匀、摊铺、重复一次混匀和摊铺、二次混匀、烧结、破碎和筛分得到烧结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冶金固危废协同处置利用方法,利用脱硫渣本身的吸水性、松散的结构特性,有效地解决了含油污泥含水率高、分散难的问题,同时加入钢渣可有效避免脱硫渣遇水后的自结块,使含油污泥能均匀配入烧结配料中返烧结协同处置,真正实现了冶金多种废弃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达到了冶金企业固危废处理不出厂直接回用、节能减排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废环保处理,具体地指一种冶金固危废协同处置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1、轧钢含油污泥是钢铁厂冷轧、热轧、连铸和钢管等工序产生的含铁鳞、润滑油、水等的难处置固体废弃物。根据国家危废名录,冶金含油污泥属于危险废物,其处理方式主要有固化、地下存储、填埋等方式,处理工艺流程长、无害化难彻底且占用大量土地。由于钢厂含油污泥组分复杂、含水率高且极易团聚,委外处理不当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2、钙基固定床脱硫工艺脱硫副产物脱硫渣为钙基、呈颗粒状,若应用于建材领域需要粉磨且其中含有少量的caso3会造成建材凝结时间延长、抗压强度降低的不利影响,因此长期堆积无法资源化利用。

3、针对目前冶金固废处理中存在的含油污泥的处理工艺流程长、无害化难彻底且占用大量土地,脱硫渣长期堆积无法资源化利用的问题,亟需提供一种环保的冶金固危废处置方案,实现冶金固危废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达到了冶金企业固危废处理不出厂直接回用、节能减排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冶金固危废协同处置利用方法,解决含油污泥这种冶金危废无法利用所带来的侵占土地问题,同时解决脱硫渣长期堆积无法资源化利用的问题,具有处理效果彻底、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冶金固危废协同处置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含油污泥、脱硫渣、转炉钢渣尾渣和烧结返矿作为原料,包括以下步骤:

4、1)一次混匀:将含油污泥、脱硫渣和转炉钢渣尾渣按设定比例放入强力混匀机中混合均匀,完成含油污泥的第一次分散化处置;

5、2)摊铺:在危废储存间的地面摊铺烧结返矿;将完成一次混匀后的混合料铺于烧结返矿上层;

6、3)重复一次混匀和摊铺:交替摊铺烧结返矿和一次混匀后的混合料,形成厚料层,静置放置;

7、4)二次混匀:将厚料层内的物质进行二次混匀至无明显团聚结块;

8、5)烧结:预先在烧结机内从下往上铺设一层铺底料和一层生料层,然后将二次混匀后的混合料送至烧结机内并铺设在生料层之上,最后在二次混匀后的混合料之上再铺设一层生料层,形成烧结料层,将所述烧结料层依次进行预热、烧结和冷却;

9、6)破碎和筛分,得到烧结矿。

10、优选地,所述原料的质量份数配比为:含油污泥1-3份,脱硫渣10-20份,转炉钢渣10-15份,烧结返矿67-79份。

11、优选地,所述含油污泥为钢铁厂产生的含有铁鳞、润滑油和水的难处置固体废弃物。

12、优选地,所述脱硫渣为钙基固定床脱硫工艺脱硫副产物。

13、优选地,所述转炉钢渣尾渣为磁选筛分后粒径为0-3mm的钢渣尾渣。

14、优选地,所述烧结返矿为烧结矿过筛后粒径≤5mm的未完全烧制好的烧结矿。

15、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一次混匀后的混合料与烧结返矿的重量比为21-28:67-79;烧结返矿的摊铺厚度为30-40cm;一次混匀后的混合料的摊铺厚度为3-5cm。

16、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厚料层的厚度为66-90cm,静置放置时间为1-2h。

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8、一、本专利技术的冶金固危废协同处置利用方法在无害化处置含油污泥的同时还有效地回收了其中的铁素和热能,烧结温度最高达1500℃,有效地避免了燃烧过程中二噁英的形成。

19、二、本专利技术的冶金固危废协同处置利用方法中利用了脱硫渣吸湿特性及颗粒状形态,有效地解决了含油污泥含水率高、易团聚的应用难题。

20、三、本专利技术的冶金固危废协同处置利用方法中利用了转炉钢渣尾渣的多棱角多孔隙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含油污泥的分散性的同时也降低了烧结过程中cao和mgo的配入量;脱硫渣中大量的caso4能吸附出含油污泥中包裹的水份,钢渣的加入又可以有效的避免脱硫渣遇水后的自结块,三者的混合可以更好的保证混合物的分散性和均匀性。

21、四、本专利技术的冶金固危废协同处置利用方法中利用大量的烧结返矿进一步分散了含油污泥、脱硫渣和转炉钢渣尾渣中的有害元素,避免了其富集对烧结工序带来的不良影响。

22、五、本专利技术的冶金固危废协同处置利用方法中使用的多料层铺料烧结方式,在保障烧结透气性的同时,将固危废混合物烧结过程中产生的微量的有机挥发物封锁在烧结矿中避免了对烧结集尘系统及烟气净化工艺系统的损害。

23、六、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原料采用固废,无需在现有工艺基础上再增加设备,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2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冶金固危废协同处置利用方法,利用脱硫渣本身的吸水性、松散的结构特性,有效地解决了含油污泥含水率高、分散难的问题,使其能均匀配入烧结配料中返烧结协同处置,真正实现了冶金多种废弃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达到了冶金企业固危废处理不出厂直接回用、节能减排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冶金固危废协同处置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含油污泥、脱硫渣、转炉钢渣尾渣和烧结返矿作为原料,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冶金固危废协同处置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质量份数配比为:含油污泥1-3份,脱硫渣10-20份,转炉钢渣10-15份,烧结返矿67-79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冶金固危废协同处置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油污泥为钢铁厂产生的含有铁鳞、润滑油和水的难处置固体废弃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冶金固危废协同处置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渣为钙基固定床脱硫工艺脱硫副产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冶金固危废协同处置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炉钢渣尾渣为磁选筛分后粒径为0-3mm的钢渣尾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冶金固危废协同处置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返矿为烧结矿过筛后粒径≤5mm的未完全烧制好的烧结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冶金固危废协同处置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一次混匀后的混合料与烧结返矿的重量比为21-28:67-79;烧结返矿的摊铺厚度为30-40cm;一次混匀后的混合料的摊铺厚度为3-5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冶金固危废协同处置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厚料层的厚度为66-90cm,静置放置时间为1-2h。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冶金固危废协同处置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含油污泥、脱硫渣、转炉钢渣尾渣和烧结返矿作为原料,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冶金固危废协同处置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质量份数配比为:含油污泥1-3份,脱硫渣10-20份,转炉钢渣10-15份,烧结返矿67-79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冶金固危废协同处置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油污泥为钢铁厂产生的含有铁鳞、润滑油和水的难处置固体废弃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冶金固危废协同处置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渣为钙基固定床脱硫工艺脱硫副产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冶金固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瑛付庆伟林义林钰铨刘聪康凌晨程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