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棒挤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7823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铝棒挤压装置,涉及铝棒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上输送辊与下输送辊,沿上输送辊与下输送辊的输送方向设有管状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的另一端设有上挤压辊与下挤压辊,所述上挤压辊与下挤压辊的辊面均开有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的辊压凹槽,辊压凹槽的表面设有多条绕辊轴设置的圆环状的辊压棱筋;该装置可以对铝棒的表面进行纹路辊压处理,使铝棒方便夹持,还可以满足更多场合的使用;且该装置结构相对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铝棒的二次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铝棒加工装置,特别是一种铝棒挤压装置


技术介绍

1、铝棒铸造出模后一般为圆棒形状,表面较光滑,不方便夹持,以及制造一些铝合金旋钮,都需要对铝棒的而表面进行纹路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铝棒挤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上输送辊与下输送辊,沿上输送辊与下输送辊的输送方向设有管状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的另一端设有上挤压辊与下挤压辊,所述上挤压辊与下挤压辊的辊面均开有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的辊压凹槽,辊压凹槽的表面设有多条绕辊轴设置的圆环状的辊压棱筋。

3、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组件为一种管状的感应加热线圈,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一侧设有感应加热电源。

4、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外部包裹有保温套。

5、进一步地,所述上输送辊与下输送辊的辊面均开有截面形状为圆弧形的输送凹槽。

6、进一步地,所述辊压棱筋的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

7、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组件的内径大于辊压凹槽的直径。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可以对铝棒的表面进行纹路辊压处理,使铝棒方便夹持,还可以满足更多场合的使用;且该装置结构相对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铝棒的二次加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棒挤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上输送辊(2)与下输送辊(3),沿上输送辊(2)与下输送辊(3)的输送方向设有管状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的另一端设有上挤压辊(5)与下挤压辊(6),所述上挤压辊(5)与下挤压辊(6)的辊面均开有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的辊压凹槽(61),辊压凹槽(61)的表面设有多条绕辊轴设置的圆环状的辊压棱筋(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棒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为一种管状的感应加热线圈(42),所述感应加热线圈(42)的一侧设有感应加热电源(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棒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加热线圈(42)的外部包裹有保温套(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棒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输送辊(2)与下输送辊(3)的辊面均开有截面形状为圆弧形的输送凹槽(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棒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棱筋(62)的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棒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的内径大于辊压凹槽(61)的直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棒挤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上输送辊(2)与下输送辊(3),沿上输送辊(2)与下输送辊(3)的输送方向设有管状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的另一端设有上挤压辊(5)与下挤压辊(6),所述上挤压辊(5)与下挤压辊(6)的辊面均开有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的辊压凹槽(61),辊压凹槽(61)的表面设有多条绕辊轴设置的圆环状的辊压棱筋(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棒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为一种管状的感应加热线圈(42),所述感应加热线圈(42)的一侧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隆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