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适应性可弯曲的煤矿用带式转载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适应性可弯曲的煤矿用带式转载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7707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转载机的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适应性可弯曲的煤矿用带式转载机,包括受料部、若干个柔性运输单元、过渡单元和卸料部,受料部通过销轴与掘进机的尾部铰接,柔性运输单元包括弯曲架体,弯曲架体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行走机构和抬升机构,弯曲架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槽型托辊和若干个第二平托辊,抬升机构包括上抬升组及下抬升组,下抬升组插设于上抬升组的内部,下抬升组的底面固定有滑靴板,滑靴板顶面固定有第四连接耳,第四连接耳内部铰接有抬升油缸,上抬升组的内部顶面固定有第三连接耳。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采用抬升机构与行走机构,可以根据底板条件进行任意转换,使得煤矿用带式转载机更好的前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载机的,具体为一种高适应性可弯曲的煤矿用带式转载机


技术介绍

1、目前,我国煤炭资源的开采逐渐由浅部转入深部,由于地下围岩应力及巷道内渗水等因素,出现底鼓不平,巷道起伏甚至泥化等现象,在加上掘进作业时频繁前进、后退,传统的带式转载机无法适应掘进面物料转运的要求,给掘进工作面的物料转运带来诸多不便。

2、根据公开号为cn210762694u的中国专利,一种煤矿用带式转载机,属于转载机
,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总机架、从动滚筒和电动滚筒,总机架包括前机架、中间架、机尾架,从动滚筒和电动滚筒上均套设有输送带,前机架、中间架和机尾架依次相互铰接,前机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对偏心轮,每对偏心轮沿机尾架的高度方向分布,从动滚筒的端部放置在一对偏心轮之间,并且与同侧的一对偏心轮贴合设置,每对偏心轮与前机架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从动滚筒设置于前机架远离中间架的端部,电动滚筒设置于机尾架远离中间架的端部,电动滚筒的一端连接有防爆电机。

3、在上述方案中,采用滚轮支撑转载机并与巷道接触,导致其出现如下缺点:无法适应底鼓不平,巷道起伏等底板条件,给掘进工作面的物料转运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高适应性可弯曲的煤矿用带式转载机,以解决无法适应底鼓不平,巷道起伏等底板条件,给掘进工作面的物料转运带来诸多不便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适应性可弯曲的煤矿用带式转载机,包括受料部、若干个柔性运输单元、过渡单元和卸料部,所述受料部通过销轴与掘进机的尾部铰接,所述卸料部位于自移机尾的顶面,若干个所述柔性运输单元之间、所述柔性运输单元与所述受料部之间、所述柔性运输单元与所述过渡单元之间均采用高强度螺母联接,所述过渡单元与所述卸料部之间通过销轴铰接,所述过渡单元包括过渡架体,所述受料部包括受料架体,所述柔性运输单元包括弯曲架体,所述弯曲架体的前端中心位置固定有第二连接耳,所述弯曲架体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行走机构和抬升机构,所述弯曲架体的内部与底面分别通过u型卡固定有上皮带压轮和下皮带压轮,所述弯曲架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槽型托辊和若干个第二平托辊,所述抬升机构包括上抬升机构、下抬升机构及滑靴底板,下抬升机构上的抬升油缸与所述下抬升机构架体焊接在一起,所述抬升油缸的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上抬升机构的连接耳处,另外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所述滑靴底板的连接耳处,所述滑靴底板与下抬升机构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

3、优选的,所述弯曲架体前端靠近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插销结构,所述过渡架体的前端靠近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二插销结构。

4、优选的,所述自移机尾的顶面设置有动力站,所述卸料部与所述动力站之间通过连杆及销轴连接。

5、优选的,若干个所述柔性运输单元中的所述抬升机构均独立控制。

6、优选的,所述过渡架体的前端中心处固定有前连接耳,所述过渡架体后端靠近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后连接耳,所述过渡架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平托辊与若干个第二槽型托辊,所述过渡架体的顶面通过u型卡分别固定有若干个定位压轮、若干个上压带轮和若干个下压带轮。

7、优选的,所述受料架体的顶面靠近左右两侧通过u型卡分别固定有防跑偏压带。

8、优选的,所述受料架体的前端中心处固定有第一连接耳,所述受料架体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滚筒,所述受料架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缓冲托辊与若干个第一平托辊,所述受料架体的顶面靠近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胶皮。

9、优选的,所述胶皮与所述受料架体的顶面呈四十五度夹角安装。

1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高适应性可弯曲的煤矿用带式转载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一、柔性运输单元上具有轮式行走装置与抬升机构,抬升机构内置抬升油缸,可实现带式转载机行走方式的切换,可以根据底板条件进行任意转换,使得煤矿用带式转载机更好的前进;

12、抬升机构上的滑靴底板与下抬升机构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滑靴底板能够绕抬升油缸的底端旋转,从而适应巷道底板高低不平的恶劣情况。

13、二、抬升机构的抬升油缸可根据现场使用需要,实现分组控制,根据各段路况的情况,分段处理抬升机构的抬升情况。

14、三、柔性运输单元上的插销结构,具有一定的限位功能,降低柔性运输单元的摆动角度,防止输送带飘带或者出现横向撕裂。

15、四、掘进机后退与动力站后退实现了速度的匹配,实现了煤矿用带式转载机的整体后退,解决了整机退机的难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适应性可弯曲的煤矿用带式转载机,包括受料部(2)、若干个柔性运输单元(3)、过渡单元(4)和卸料部(5),所述受料部(2)通过销轴与掘进机(1)的尾部铰接,所述卸料部(5)位于自移机尾(7)的顶面,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柔性运输单元(3)之间、所述柔性运输单元(3)与所述受料部(2)之间、所述柔性运输单元(3)与所述过渡单元(4)之间均采用高强度螺母联接,所述过渡单元(4)与所述卸料部(5)之间通过销轴铰接,所述受料部(2)包括受料架体(22),所述柔性运输单元(3)包括弯曲架体(31),所述过渡单元(4)包括过渡架体(41),所述弯曲架体(31)的前端中心位置固定有第二连接耳(311),所述弯曲架体(31)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行走机构(36)和抬升机构(32),所述弯曲架体(31)的内部与底面分别通过U型卡固定有上皮带压轮(33)和下皮带压轮(35),所述弯曲架体(3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槽型托辊(34)和若干个第二平托辊(37),所述抬升机构(32)包括上抬升机构(321)、下抬升机构(322)及滑靴底板(323),下抬升机构上的抬升油缸(3221)与所述下抬升机构架体(3222)焊接在一起,所述抬升油缸(3221)的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上抬升机构(321)的连接耳处,另外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所述滑靴底板(323)的连接耳处,所述滑靴底板(323)与下抬升机构(3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适应性可弯曲的煤矿用带式转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架体(31)前端靠近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插销结构(312),所述过渡架体(41)的前端靠近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二插销结构(4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适应性可弯曲的煤矿用带式转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移机尾(7)的顶面设置有动力站(6),所述卸料部(5)与所述动力站(6)之间通过连杆及销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适应性可弯曲的煤矿用带式转载机,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柔性运输单元(3)中的所述抬升机构(32)均独立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适应性可弯曲的煤矿用带式转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架体(41)的前端中心处固定有前连接耳(411),所述过渡架体(41)后端靠近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后连接耳(413),所述过渡架体(4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平托辊(42)与若干个第二槽型托辊(43),所述过渡架体(41)的顶面通过U型卡分别固定有若干个定位压轮(44)、若干个上压带轮(45)和若干个下压带轮(4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适应性可弯曲的煤矿用带式转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料架体(22)的顶面靠近左右两侧通过U型卡分别固定有防跑偏压带(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适应性可弯曲的煤矿用带式转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料架体(22)的前端中心处固定有第一连接耳(21),所述受料架体(22)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滚筒(23),所述受料架体(2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缓冲托辊(25)与若干个第一平托辊(27),所述受料架体(22)的顶面靠近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胶皮(2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适应性可弯曲的煤矿用带式转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皮(26)与所述受料架体(22)的顶面呈四十五度夹角安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适应性可弯曲的煤矿用带式转载机,包括受料部(2)、若干个柔性运输单元(3)、过渡单元(4)和卸料部(5),所述受料部(2)通过销轴与掘进机(1)的尾部铰接,所述卸料部(5)位于自移机尾(7)的顶面,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柔性运输单元(3)之间、所述柔性运输单元(3)与所述受料部(2)之间、所述柔性运输单元(3)与所述过渡单元(4)之间均采用高强度螺母联接,所述过渡单元(4)与所述卸料部(5)之间通过销轴铰接,所述受料部(2)包括受料架体(22),所述柔性运输单元(3)包括弯曲架体(31),所述过渡单元(4)包括过渡架体(41),所述弯曲架体(31)的前端中心位置固定有第二连接耳(311),所述弯曲架体(31)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行走机构(36)和抬升机构(32),所述弯曲架体(31)的内部与底面分别通过u型卡固定有上皮带压轮(33)和下皮带压轮(35),所述弯曲架体(3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槽型托辊(34)和若干个第二平托辊(37),所述抬升机构(32)包括上抬升机构(321)、下抬升机构(322)及滑靴底板(323),下抬升机构上的抬升油缸(3221)与所述下抬升机构架体(3222)焊接在一起,所述抬升油缸(3221)的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上抬升机构(321)的连接耳处,另外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所述滑靴底板(323)的连接耳处,所述滑靴底板(323)与下抬升机构(3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适应性可弯曲的煤矿用带式转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架体(31)前端靠近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插销结构(312),所述过渡架体(41)的前端靠近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二插销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跃鹏李刚郭文孝焦宏章宋涛赵海伟刘磊郝成林谢学斌杨喜周凯闫殿华郑晓锋闫飞郑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