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生物质基表面活性剂型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生物质基表面活性剂型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7600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基表面活性剂型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结构式如式(A)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增稠(增粘)体系,包括式(A)所示化合物、无机盐及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了一种新型的生物质基表面活性剂型增稠剂,通过调节所述生物质基表面活性剂型增稠剂与无机盐的质量比及体系中无机盐的浓度,体系的粘稠度显著增加,所述生物质基表面活性剂型增稠剂来源于生物质且易降解,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增稠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表面活性剂科学与应用,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基表面活性剂型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增稠剂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功能材料,主要用于提高产品的黏度或稠度。具有用量小、增稠明显、使用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到制药、印染、涂料、化妆品、食品添加剂、采油、造纸加工等工业。

2、天然增稠剂多数从含多糖类的粘质物的植物和海藻类制取,如淀粉,阿拉伯树胶,瓜尔豆胶,角叉菜胶,果胶,琼脂和海藻酸等。亦有从含蛋白质的动植物制取,如明胶,酪蛋白和酷蛋白酸钠等。亦有从微生物中制取的,如汉生胶(黄原胶)等。合成增稠剂,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丙二醇酸藻蛋白酸酯,纤维素乙醇酸和聚丙烯酸钠,淀粉乙醇酸钠,淀粉磷酸钠,甲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酸钠等。

3、生物质基表面活性剂利用来源于生物质中广泛存在的原料,价格低廉,绿色环保。利用来源于生物质中的山梨醇为原料,通过简易的方法合成、制备出表面活性剂。将生物质基表面活性剂用作增稠剂鲜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式(a)所示化合物:

2、

3、上述式(a)所示化合物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使得式2所示溴代山梨醇与n,n-二甲基十六胺反应,即得,

4、

5、上述方法中,式2所示溴代山梨醇与n,n-二甲基十六胺的摩尔比可为1:2.0-2.5,具体可为1:2.1;

6、所述反应的温度可为40-80℃,最优为45℃;

7、所述反应的时间可为6-48h,最优为12h;

8、所述反应的溶剂可为无水甲醇、无水乙醇、乙腈等;具体可为无水甲醇;

9、式2所示溴代山梨醇的制备方法记载于中国专利201710041387.9中。

10、上述式(a)所示化合物在制备增稠(增粘)剂中的应用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增稠(增粘)体系。

1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增稠(增粘)体系,包括式(a)所示化合物、无机盐及水,

13、所述增稠(增粘)体系中,式(a)所示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可为0.65wt%-3.28wt%;无机盐的质量浓度可为0-3%wt,端点值0不可取;

14、具体地,式(a)所示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为2.59wt%,无机盐的质量浓度为0.3-2.0wt%,具体可为0.6-1.6wt%;

15、或,无机盐的质量浓度为1.2wt%,式(a)所示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为0.65wt%-3.28wt%;

16、所述无机盐可选自: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铵、溴化钠、溴化钾、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铜、氯化锌、硫酸钠、醋酸钠和三氯化铁中至少一种。

17、具体地,式(a)所示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大于等于2.59wt%(2.59wt%-3.28wt%),无机盐的质量浓度为1.2wt%,所得体系为凝胶体系。

18、上述增稠(增粘)体系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19、将式(a)所示化合物溶于水,加热溶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无机盐,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得到增稠(增粘)体系。

20、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了一种新型的生物质基表面活性剂型增稠剂,通过调节所述生物质基表面活性剂型增稠剂与无机盐的质量比及体系中无机盐的浓度,体系的粘稠度显著增加,且制得的增稠体系具有一定的抗剪切能力和粘弹性。所述生物质基表面活性剂型增稠剂来源于生物质,用量少,易降解,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增稠剂。此类表面活性剂的在较低浓度能和多种廉价无机盐形成水性增稠体系,用量少,是绿色高效环保型增稠体系。该表面活性剂作为增稠剂有望在水性涂料、化妆品、日化用品、润湿等领域实现应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式(A)所示化合物:

2.制备权利要求1中式(A)所示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得式2所示溴代山梨醇与N,N-二甲基十六胺反应,即得,

3.权利要求1中式(A)所示化合物在制备增稠剂中的应用。

4.一种增稠体系,包括权利要求1中式(A)所示化合物、无机盐及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稠体系,其特征在于,式(A)所示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为2.59wt%,无机盐的质量浓度为0.3-2.0wt%。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稠体系,其特征在于,无机盐的质量浓度为1.2wt%,式(A)所示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为0.65wt%-3.28wt%。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稠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盐选自: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铵、溴化钠、溴化钾、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铜、氯化锌、硫酸钠、醋酸钠和三氯化铁中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稠体系,其特征在于,式(A)所示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大于等于2.59wt%,无机盐的质量浓度为1.2wt%,所得体系为凝胶体系。

9.制备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增稠体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权利要求1中式(A)所示化合物溶于水,加热溶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无机盐,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得到增稠体系。

...

【技术特征摘要】

1.式(a)所示化合物:

2.制备权利要求1中式(a)所示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得式2所示溴代山梨醇与n,n-二甲基十六胺反应,即得,

3.权利要求1中式(a)所示化合物在制备增稠剂中的应用。

4.一种增稠体系,包括权利要求1中式(a)所示化合物、无机盐及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稠体系,其特征在于,式(a)所示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为2.59wt%,无机盐的质量浓度为0.3-2.0wt%。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稠体系,其特征在于,无机盐的质量浓度为1.2wt%,式(a)所示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裴韩布兴仝星陈鹏康欣晨吴天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