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向铰桨毂的挥舞限动装置及直升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7069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万向铰桨毂的挥舞限动装置及直升机,安装在旋翼轴上,且位于万向铰桨毂中央件的正下方;限动盘的下部为环状结构,限动盘的上部设置有限动锥面;限动盘和限动锥面套在旋翼轴外部,与旋翼轴之间为间隙配合,可沿旋翼轴上下滑动;自桨毂中央件上开设有限动孔,限动盘的限动锥面穿过限动孔;第一支座上开设有限位孔,长拉杆穿过限位孔,长拉杆的轴向平行于旋翼轴,长拉杆的上端固定在限动盘的底部,长拉杆的下端设置有叉形件;所述短拉杆的上端通过销轴装配在叉形件上,短拉杆的下端通过销轴安装在位于摇臂上端的叉形件上;摇臂穿过第二支座,摇臂与第二支座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摇臂的下端固定安装所述摆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直升机桨毂结构设计技术,涉及一种万向铰桨毂的挥舞限动装置及直升机


技术介绍

1、万向铰桨毂具有桨毂半径小,结构紧凑的特点,现已在直升机上被广泛应用。为防止旋翼桨叶挥舞角度过大,桨叶与机身磕碰引发衍生故障,需在旋翼桨毂上设置挥舞限动装置。

2、传统直升机旋翼桨毂的挥舞限动装置分为上挥限动装置和下挥限动装置。上挥限动装置限定旋翼桨叶向上挥舞的角度,下挥限动装置限定旋翼桨叶向下挥舞的角度。传统的挥舞限动装置功能单一,无法同时完成上挥限动和下挥限动的功能,总零件数目较多,零件重量较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万向铰桨毂的挥舞限动装置及直升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功能单一、无法同时完成上挥限动和下挥限动的功能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万向铰桨毂的挥舞限动装置,包括限动盘,长拉杆,短拉杆,摇臂,第二支座、第一支座和摆锤,其中:

4、挥舞限动装置安装在旋翼轴上,且位于万向铰桨毂中央件的正下方;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万向铰桨毂的挥舞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动盘(2),长拉杆(3),短拉杆(4),摇臂(5),第二支座(6)、第一支座(7)和摆锤(8),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铰桨毂的挥舞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限动孔(10)的内径大于限动盘(2)的外径,当限动盘(2)位于限动孔(10)内时,二者为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铰桨毂的挥舞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支座(6)为U型结构,所述摇臂(5)的中部带有弯折,弯折位置通过转轴安装在第二支座(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铰桨毂的挥舞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静止状态时,摇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万向铰桨毂的挥舞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动盘(2),长拉杆(3),短拉杆(4),摇臂(5),第二支座(6)、第一支座(7)和摆锤(8),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铰桨毂的挥舞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限动孔(10)的内径大于限动盘(2)的外径,当限动盘(2)位于限动孔(10)内时,二者为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铰桨毂的挥舞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支座(6)为u型结构,所述摇臂(5)的中部带有弯折,弯折位置通过转轴安装在第二支座(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铰桨毂的挥舞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静止状态时,摇臂(5)、短拉杆(4)均处于倾斜于旋翼轴(1)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铰桨毂的挥舞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摇臂(5)与第二支座(6)之间、摇臂(5)与短拉杆(4)之间、短拉杆(4)与长拉杆(3)之间均可相对转动,长拉杆(3)与第一支座(7)之间可上、下滑动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铰桨毂的挥舞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限动盘(2)、限动锥面(11)外表面包裹橡胶或尼龙材料进行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平平胡小玉李鑫刘伟友杨广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