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联屏的贴合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6997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0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联屏的贴合膜,包括离型膜、光合胶和轻离型膜,离型膜用于保护光学胶另一面,设有利用激光雕刻出来的四个对位标,四个对位标分别是以顺时针设定的第一、二、三、四对位标,第二、三对位标的间距是255.07mm,在设备CCD拍照最大范围259.78mm内,每个对位标点,用于对应与盖板视区的四个边角(A、B、C、D点),盖板两个视区的B点与C点的间距255.07mm,可以根据离型膜上的四个对位标与盖板上第一、二、三、四对位标点上的角进行抓标对位贴合,贴膜机使用盖板的视区边缘来抓标定点,相当于间接缩短了拍照双联屏长度,从而生产效率提高,使盖板进入下一个工序的效率变高,加快生产程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粘合膜,特别是涉及了一种双联屏的贴合膜


技术介绍

1、目前车载显示屏随着科技智能化发展,消费者对车内显示屏创新越来越有新鲜感,车载双联屏也开始增加,一般盖板正面贴光学膜时,都是通过盖板外围与光学膜外围做标记来定位贴附,如图1,而双联屏车载盖板由于长度太长约为281.05mm,如图2,光学膜贴合平台最大长度为295.57mm,虽然可以支持光学膜贴合存放,但是贴光学膜设备由于ccd拍照范围因ccd轨道轴距限制,拍照最大范围为259.78mm小于光学膜的长度280.85mm,所以导致无法通过拍照光学膜的外围做标记来定位贴附,而光学膜是透明的,本身没有任何对位标记可供拍照抓标,因此不能够通过机器对位的正常手段对双联屏盖板贴附光学膜,只能用人工对位贴附,这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使盖板进入下一个工序的效率变低,影响生产程序。

2、如中国技术专利(cn218372138u)公开了一种用于显示屏的一体化保护膜,由于胶壳保护膜设置于离型膜和显示屏保护膜的上方,即胶壳保护膜的宽度大于显示屏保护膜的宽度并超出一部分,从而使得超出部分的胶壳保护膜可以粘贴在显示屏的胶壳处,而显示屏保护膜则可以粘贴在显示屏上。当需要对显示屏与胶壳进行贴膜时,只需先将离型膜撕除,然后将剩下的显示屏保护膜、胶壳保护膜分别与显示屏和胶壳对位好后直接粘贴即可,这种一体化保护膜只需要进行一次贴膜操作即可完成所有保护膜的贴附,从而大幅降低了保护膜贴附的人力成本;且胶壳保护膜与显示屏保护膜的配合是严丝合缝的,其中间不易出现缝隙,避免缝隙处的灰尘进入,从而避免造成显示屏显示不良。

3、然而,本技术人具体实施此装置时,发现存在以下缺陷:人工对位贴膜也是费时费力点,不适宜量产操作,同时也不利于双联屏贴膜。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双联屏的贴合膜,包括离型膜、光合胶和轻离型膜,离型膜用于保护光学胶另一面,设有利用激光雕刻出来的四个对位标,四个对位标分别是以顺时针设定的第一、二、三、四对位标,第二、三对位标的间距是255.07mm,在设备ccd拍照最大范围259.78mm内,每个对位标点,用于对应与盖板视区的四个边角(a、b、c、d点),盖板两个视区的a点与c点的间距255.07mm,可以根据离型膜上的四个对位标与盖板上第一、二、三、四对位标点上的角进行抓标对位贴合,贴膜机使用盖板的视区边缘来抓标定点,相当于间接缩短了拍照双联屏长度,解决双联屏的贴合膜超出贴膜机抓标范围的问题,从而生产效率提高,使盖板进入下一个工序的效率变高,加快生产程序。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3、一种双联屏的贴合膜。

4、所述双联屏的贴合膜具体包括:

5、其从上到下堆叠包括轻离型膜、用于贴合盖板表面的光学胶和离型膜,所述轻离型膜通过所述光学胶粘附在所述离型膜上,所述离型膜上具有激光雕刻的对位标模组,其沿顺时针方向分别包括第一对位标、第二对位标、第三对位标和第四对位标,所述对位标模组的设置位置是以所述离型膜的四个角点等比例缩小设置在所述离型膜上。

6、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双联屏的贴合膜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离型膜的长度尺寸为270mm~295mm。

7、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双联屏的贴合膜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对位标与第三对位标的距离为259mm~250mm。

8、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双联屏的贴合膜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对位标模组的第一对位标形状为“l”字型,所述对位标模组的每一个对位标的形状皆是上一个对位标的形状的顺时针90°旋转。

9、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双联屏的贴合膜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对位标、所述第二对位标、所述第三对位标和所述第四对位标形状皆为“十”字型。

10、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双联屏的贴合膜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光学胶的厚度为75um~250um。

11、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双联屏的贴合膜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离型膜的材质为透明的pet材料。

1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双联屏的贴合膜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轻离型膜、所述光学胶和所述离型膜的长宽尺寸均相同。

1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双联屏的贴合膜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光学胶的粘性值为1~30g/25mm。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技术提供的双联屏的贴合膜,包括离型膜、光合胶和轻离型膜,离型膜用于保护光学胶另一面,设有利用激光雕刻出来的四个对位标,四个对位标分别是以顺时针设定的第一、二、三、四对位标,第二、三对位标的间距是255.07mm,在设备ccd拍照最大范围259.78mm内,每个对位标点,用于对应与盖板视区的四个边角(a、b、c、d点),盖板两个视区的b点与c点的间距255.07mm,可以根据离型膜上的四个对位标与盖板上第一、二、三、四对位标点上的角进行抓标对位贴合,贴膜机使用盖板的视区边缘来抓标定点,相当于间接缩短了拍照双联屏长度,解决双联屏的贴合膜超出贴膜机抓标范围的问题,从而生产效率提高,使盖板进入下一个工序的效率变高,加快生产程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联屏的贴合膜,其从上到下堆叠包括轻离型膜(1)、用于贴合盖板表面的光学胶(2)和离型膜(3),所述轻离型膜(1)通过所述光学胶(2)粘附在所述离型膜(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3)上具有激光雕刻的对位标模组,其沿顺时针方向分别包括第一对位标(4)、第二对位标(5)、第三对位标(6)和第四对位标(7),所述对位标模组的设置位置是以所述离型膜(3)的四个角点等比例缩小设置在所述离型膜(3)上,所述离型膜(3)的长度尺寸为270mm~295mm,所述第二对位标(5)与第三对位标(6)的距离为259mm~250mm,所述第一对位标(4)、所述第二对位标(5)、所述第三对位标(6)和所述第四对位标(7)形状皆为“十”字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屏的贴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标模组的第一对位标(4)形状为“L”字型,所述对位标模组的每一个对位标的形状皆是上一个对位标的形状的顺时针90°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屏的贴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胶(2)的厚度为75um~250u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屏的贴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3)的材质为透明的PET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屏的贴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轻离型膜(1)、所述光学胶(2)和所述离型膜(3)的长宽尺寸均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屏的贴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胶(2)的粘性值为1~30g/25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联屏的贴合膜,其从上到下堆叠包括轻离型膜(1)、用于贴合盖板表面的光学胶(2)和离型膜(3),所述轻离型膜(1)通过所述光学胶(2)粘附在所述离型膜(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3)上具有激光雕刻的对位标模组,其沿顺时针方向分别包括第一对位标(4)、第二对位标(5)、第三对位标(6)和第四对位标(7),所述对位标模组的设置位置是以所述离型膜(3)的四个角点等比例缩小设置在所述离型膜(3)上,所述离型膜(3)的长度尺寸为270mm~295mm,所述第二对位标(5)与第三对位标(6)的距离为259mm~250mm,所述第一对位标(4)、所述第二对位标(5)、所述第三对位标(6)和所述第四对位标(7)形状皆为“十”字型。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惠陆郑靖萍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