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智能监管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688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力工程智能监管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获取电力工程的点云图像,所述点云图像中包括强电桥架、弱电桥架和配电箱,所述强电桥架和弱电桥架与配电箱相连接;获取所述点云图像的第一角度图像和第二角度图像,在所述第一角度图像和第二角度图像中分别计算所述强电桥架的点云与弱电桥架的点云的最短距离;电力工程监管包括建设监管和管理监管,基于所述最短距离进行建设监管,判定所述强电桥架和弱电桥架是否符合建设要求;所述第一角度图像为所述点云图像的俯视角度图像,获取所述第一角度图像中配电箱的点云的位置,基于预设的安全距离阈值和所述第一角度图像中配电箱的点云确定安全区域,对所述安全区域进行管理监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电力监管,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工程智能监管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电力工程中,电缆桥架是一种用于支撑和保护电缆的设备,主要由支架、托臂、附件等组成,可以根据不同的规格和需求进行定制,以满足不同场合和环境的需求。电缆桥架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一个安全的通道,使电缆能够安全地通过不同的区域或建筑物,并保护电缆免受机械损伤和环境侵蚀,还可以方便地安装和拆卸,同时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条件,如室外、室内、高温、潮湿等。

2、在电力工程中,电缆桥架的选择和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场合和环境进行考虑。例如,需要考虑电缆桥架的位置、高度、走向等因素,以确保其能够安全、稳定地支撑和保护电缆。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防腐处理方式,以确保电缆桥架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3、现有技术的电力工程中缺乏建设期间的监管和建成后的管理的监管,且强电的电缆桥架和弱电的电缆桥架之间需要有一段的架设距离,现有技术的建设期间的监管主要依靠人为测量判定距离,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工程智能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工程智能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度图像为所述点云图像的左视角度图像、右视角度图像或主视角度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工程智能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最短距离进行建设监管,判定所述强电桥架和弱电桥架是否符合建设要求的步骤中,分别获取在所述第一角度图像和第二角度图像中所述强电桥架的点云与弱电桥架的点云的最短距离,若两个最短距离中存在任一个小于预设的建设距离阈值,则不符合建设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工程智能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工程智能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工程智能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度图像为所述点云图像的左视角度图像、右视角度图像或主视角度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工程智能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最短距离进行建设监管,判定所述强电桥架和弱电桥架是否符合建设要求的步骤中,分别获取在所述第一角度图像和第二角度图像中所述强电桥架的点云与弱电桥架的点云的最短距离,若两个最短距离中存在任一个小于预设的建设距离阈值,则不符合建设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工程智能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预设的安全距离阈值和所述第一角度图像中配电箱的点云确定安全区域,基于所述安全区域进行管理监管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第一角度图像中配电箱的点云所围成的区域,基于所述区域边缘与安全距离阈值确定安全区域的边缘,构建所述安全区域,若存在人员进入所述安全区域,则进行第一警示,对进入安全区域的人员进行监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工程智能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进入安全区域的人员进行监管的步骤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宁韦炜成海滨周剑陈建明马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远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