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摩托车缸盖及其精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摩托车缸盖及其精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6684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摩托车缸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缸盖及其精加工装置;其中缸盖包括:缸盖本体;凸轮轴支架,凸轮轴支架设置在缸盖本体的一端;凸轮轴支架与缸盖本体一体成型;精加工装置包括:底座;位移台,位移台设置在底座上;工件安置座,在位移台上设置有由其带动的工件安置座;支撑架,在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与底座固定连接;驱动台,驱动台设置在支撑架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摩托车缸盖,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缸盖及其精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1、缸盖又称缸头,安装在缸体的上面,从上部密封气缸并构成燃烧室。它经常与高温高压燃气相接触,因此承受很大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因此需要进行冷却。摩托车发动机的缸盖往往通过风冷配合缸盖外周的散热片进行散热。

2、传统的缸盖包括缸盖本体与设置在缸盖本体上的凸轮轴支架,而为了便于凸轮轴安置在凸轮轴支架上,凸轮轴支架与缸盖本体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并通过螺栓固定;但是这种方式在打螺栓的时候容易出现打偏,同时缸盖整体的高度更高,从而影响了缸盖的尺寸;同时现有的加工缸盖的设备固定缸盖都是采用人工固定,不便于缸盖的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的摩托车缸盖及便于摩托车缸盖固定的精加工装置。

2、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缸盖,包括:

3、缸盖本体;

4、凸轮轴支架,凸轮轴支架设置在缸盖本体的一端;

5、其中凸轮轴支架与缸盖本体一体成型,且凸轮轴支架上形成有轴孔,缸盖本体带有凸轮轴支架一端的一侧上形成有与轴孔同轴设置且下凹的弧形装配槽;且缸盖本体设置有凸轮轴支架的一端及凸轮轴之间的端面上均形成有削平面,且凸轮轴支架上设置有若干孔道。

6、一种摩托车缸盖的精加工装置,缸盖本体上的孔道与削平面由精加工装置加工而成,精加工装置包括:

7、底座,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减震支撑脚;</p>

8、位移台,位移台设置在底座上,位移台包括y向位移滑台及设置在y向位移滑台上的x向位移滑台,y向位移滑台和x向位移滑台分别由伺服电机带动运行;

9、工件安置座,在位移台上设置有由其带动的工件安置座,工件安置台设置在x向位移滑台的滑台托板上;

10、支撑架,在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与底座固定连接;

11、驱动台,驱动台设置在支撑架上,驱动台包括z向位移滑台,z向位移滑台由伺服电机带动运行;

12、钻铣组件,在驱动台上设置有由其带动的钻铣组件,且钻铣组件朝向位移台方向设置;钻铣组件包括钻铣刀塔及由带动钻铣刀塔运行的钻铣电机。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工件安置座包括:

14、底盘,底盘固定设置在位移台上,且底盘的中部形成有安置槽,底盘与位移台上的x向位移滑台的滑台托板通过螺栓等方式进行固定;

15、上安置台,在底盘上设置有上安置台,且上安置台内形成有容纳腔,上安置台与底盘可拆卸连接;

16、内驱动组件,在容纳腔内且位于底盘上设置有内驱动组件;

17、外从动组件,在容纳腔内的底盘上且位于内驱动组件的外侧设置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外从动组件,外从动组件的上部延伸出上安置台;

18、下支撑组件,在底盘上且位于每个外从动组件底部设置有下支撑组件。

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内驱动组件包括:

20、内驱动机构,内驱动机构设置在安置槽内;

21、上驱动盘,在内驱动机构上设置有由其带动旋转的上驱动盘;

22、其中内驱动机构为转盘电机或旋转气缸,上驱动盘为齿轮盘。

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外从动组件包括:

24、下驱动件,下驱动件与上驱动盘配合并由上驱动盘带动做直线运动;

25、上从动件,下驱动件上设置有上从动件;

26、其中下支撑组件设置在下驱动件的底部,上安置台上端形成有供上从动件延伸出的滑动槽,且上从动件在下驱动件的带动下在滑动槽上做直线运动。

2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下驱动件包括:

28、下驱动块,下驱动块呈矩形,且与上驱动盘相切设置;

29、外啮合齿,在下驱动块与上驱动盘相切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等距分布的外啮合齿;

30、上从动槽,在下驱动块的上端设置有斜向设置的上从动槽;

31、且上从动件与上从动槽滑动配合。

3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下支撑组件包括:

33、侧弹性支撑件,在底盘上设置有呈直线状的支撑槽,在支撑槽内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弹性支撑件;

34、端滑动支撑件,在侧弹性支撑件靠支撑槽中部的一侧上设置有若干等距分布的端滑动支撑件;

35、其中侧弹性支撑件包括依次设置的:

36、外支撑板,外支撑板加厚设在且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固定孔,外支撑板通过固定孔及螺栓与支撑槽内壁固定连接;

37、弹性波纹板,弹性波纹板呈波纹状;

38、内支撑板,内支撑板朝向支撑槽的方向上形成有若干呈矩形分布的卡扣组,且每个卡扣组的中部均形成有通过孔;

39、端滑动支撑件包括:

40、基板,基板通过卡扣组固定在内支撑板上;

41、半球凹槽,在基板上向通过孔上形成有半球凹槽;

42、支撑滚珠,在是半球凹槽上设置有可自由滚动的支撑滚珠;

43、其中在下驱动块底部形成有插入支撑槽的延伸部,延伸部的底部形成有定位槽,且在支撑槽的中部形成有与定位槽相适配的定位筋;在延伸部的两侧形成有与端滑动支撑件接触的弧形槽。

4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上从动槽的截面呈下宽上窄的凸字形,且两端延伸出下驱动块;

45、上从动件包括:

46、上从动块,上从动块上部延伸通过滑动槽;

47、上夹持块,在上从动块的上端设置有上夹持块;

48、下支撑件,在上从动块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等距分布的下支撑件,下支撑件延伸入上从动槽;

49、内导向件,在上从动块的中部形成有可自由滚动并与滑动槽配合的内导向件;

50、其中滑动槽的槽壁上设置有与内导向件配合的侧导向件。

5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下支撑件包括:

52、外壳体,外壳体的底部形成有与上从动槽滑动配合的配合部,外壳体的上端形成有与下支撑件螺纹连接的螺纹连接部;

53、内支撑腔,在配合部端面向内同轴设置有内支撑腔;

54、支撑球,在的内支撑腔内设置有延伸出内支撑腔的支撑球;

55、端限位盖,在外壳体上设置有限位支撑球滑出内支撑腔的端限位盖;

56、内支撑瓦,在内支撑腔内设置有抵住支撑球的球面状的内支撑瓦,且内支撑瓦的外沿形成有与端限位盖滑动配合的限位沿;

57、弹簧座,在内支撑腔的底部设置有抵住内支撑瓦的弹簧座,弹簧座包括支撑片与弹簧,支撑片抵在内支撑腔的底部;

58、加压孔,在螺纹连接部端面向内设置有与内支撑腔连通的加压孔;

59、其中在上从动块上设置有加压槽,加压槽螺纹连接部螺纹固定在加压槽上,并在加压槽内填充有缓冲液。

6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在上从动块的中部设置有容纳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缸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2.一种适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缸盖的精加工装置,所述的缸盖本体(100)上的孔道(105)与削平面(104)由精加工装置加工而成,其特征在于,精加工装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件安置座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驱动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从动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驱动件(10)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支撑组件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从动件(11)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支撑件(16)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缸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2.一种适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缸盖的精加工装置,所述的缸盖本体(100)上的孔道(105)与削平面(104)由精加工装置加工而成,其特征在于,精加工装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件安置座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驱动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江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椒江之威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