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块茎类农作物收割机及收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5631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块茎类农作物收割机及收割方法,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该块茎类农作物收割机及收割方法,通过双向电动推杆控制第一活塞杆将液体压入长筒,此时通过液压驱动第二活塞杆将调节前铲插入土地中,并且通过双轴电机驱动转轴带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使套筒带动移动轮实现该装置的行走作业,而且通过行走可将泥土向上推进,使多余泥土通过铲斗的网格条向下掉落,而农作物继续向上推进至筛网中,由于套筒还可带动第一伞齿与第二伞齿传动,使曲杆通过连接条带动筛网进行摆动将农作物上的多余泥块筛除,从而可以实现块茎类农作物的自动收割作业,提升收割效率,而且便于排除泥块提升农作物的光泽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特别是一种块茎类农作物收割机及收割方法


技术介绍

1、块茎是植物学名词术语,它是植物茎的一种变态,呈块状,故名,既然是茎,因此就具有植物茎的主要特征,比如芽、叶痕等,我们常吃的马铃薯是最典型的块茎,地下的变态茎之一为节间短缩的横生茎,外形不一,常肉质膨大呈不规则的块状,贮藏一定的营养物质,借以度过不利之气候条件,根系自块茎底部发生,节向下凹陷如眼窝,芽生其中但并不明显,鳞叶退化或早落,如半夏、天麻、马铃薯等。

2、在块茎类植物生长完成之后,经常需要将其从地面刨出,传统的收割块茎类农作物都是采用人工工具手工刨的方式,这个方式效率非常的低下;当然也有大型机械设备开刨的,但是因为机械设备较大,使用的成本较高,而且由于地面泥土较多,在雨后容易出现湿滑现象,导致普通的行驶轮子难以正常行驶,并且在块茎类植物被挖出之后,其表面存在较多厚重的泥土,在进行装箱前还需要进行清理,以保障块茎类植物的洁净度和装箱的空间利用率,导致对块茎类植物收割的过程中十分不便,因此,研究一种新的块茎类农作物收割机及收割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块茎类农作物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块茎类农作物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铲组件(201)包括铲斗(201a),所述铲斗(201a)上穿设滑动有调节前铲(201b)。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块茎类农作物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01)包括底板(101a),所述底板(101a)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扶手(101b),所述排泥斗(204)和铲斗(201a)固定在底板(101a)上,所述底板(101a)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辅助轮(101c)。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块茎类农作物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组件(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块茎类农作物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块茎类农作物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铲组件(201)包括铲斗(201a),所述铲斗(201a)上穿设滑动有调节前铲(201b)。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块茎类农作物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01)包括底板(101a),所述底板(101a)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扶手(101b),所述排泥斗(204)和铲斗(201a)固定在底板(101a)上,所述底板(101a)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辅助轮(101c)。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块茎类农作物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组件(202)包括两个长筒(202a),两个长筒(202a)分别固定在铲斗(201a)的两侧,所述长筒(202a)的内部设有第二活塞杆(202b),两个第二活塞杆(202b)分别穿设出两个长筒(202a)的一端与调节前铲(201b)固定,长筒(202a)通过从排泥斗(204)下方绕过的管道(202c)与圆筒(202d)连通,长筒(202a)和圆筒(202d)中均填充液体,所述圆筒(202d)的内部设有第一活塞杆(202e),两个第一活塞杆(202e)之间固定有双向电动推杆(202f),所述双向电动推杆(202f)通过两个固定条(202g)固定在底板(101a)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块茎类农作物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02)包括双轴电机(102a),所述双轴电机(102a)通过两个固定座(102b)固定连接在底板(101a)上,所述双轴电机(102a)的两个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转轴(102c),所述转轴(102c)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板(102d)上,所述固定板(102d)固定连接在底板(101a)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云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第一技师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