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接开关的感应线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5340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1
本技术公开一种近接开关的感应线圈结构,包括骨架主体和磁芯;所述骨架主体侧部设置不具有弹性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包括第一上限位面、内抵靠面和第一下限位面,所述限位块远离骨架主体的一端设置引脚;所述磁芯内部形成容纳骨架主体的容纳槽,所述磁芯侧部形成供限位块插入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上壁形成与第一上限位面配合的第二上限位面,所述限位槽内壁形成与内抵靠面相抵靠的外抵靠面,所述限位槽下壁形成与第一下限位面配合的第二下限位面。本技术通过设置骨架主体和磁芯,骨架主体上设置限位块,磁芯上设置限位槽,实现磁芯与骨架主体的快速组装,不需掰开第一弹性卡扣和第二弹性卡扣,骨架主体不易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特别涉及一种近接开关的感应线圈结构


技术介绍

1、市场上常见的电感器通常由磁芯、线圈骨架和绕线组线圈组成。对于一些特殊的结构的产品,其需要装设在圆筒状结构内,因此要求线圈骨架上的引脚不能超出于磁芯的直径之外。这样导致线圈骨架与铁氧体材料制成的磁芯结合组装较为困难。

2、为了解决此问题,申请人之前申请了一种线圈骨架与磁性材料的组合结构及电感器,具体见申请号为202220827478.1的专利文献公开的内容。其在组装时,需要将第一弹性卡扣和第二弹性卡扣向外弯曲变形,然后再将磁芯装入。然而,将第一弹性卡扣和第二弹性卡扣向外弯曲变形时,存在掰断第一弹性卡扣或第二弹性卡扣的情形,从而导致整个线圈骨架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近接开关的感应线圈结构,其通过设置骨架主体和磁芯,骨架主体上设置限位块,磁芯上设置限位槽,实现磁芯与骨架主体的快速组装,不需掰开第一弹性卡扣和第二弹性卡扣,骨架主体不易损坏。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近接开关的感应线圈结构,包括骨架主体和磁芯;

3、所述骨架主体侧部设置不具有弹性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包括第一上限位面、内抵靠面和第一下限位面,所述限位块远离骨架主体的一端设置引脚;所述磁芯内部形成容纳骨架主体的容纳槽,所述磁芯侧部形成供限位块插入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上壁形成与第一上限位面配合的第二上限位面,所述限位槽内壁形成与内抵靠面相抵靠的外抵靠面,所述限位槽下壁形成与第一下限位面配合的第二下限位面;

4、其中,所述引脚包括上引脚和下引脚,所述上引脚设置在限位块上部,所述下引脚设置在限位块下部;所述限位块包括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所述左限位块上设置一上引脚和一下引脚,所述右限位块上设置一上引脚和一下引脚。

5、进一步,所述骨架主体包括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与第一连接环之间形成设置用于绕设线圈的环形槽。

6、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环包括侧环面和端平面;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在侧环面和端平面上。

7、进一步,所述限位块外侧内凹形成穿线通道。

8、进一步,所述穿线通道上侧为上连接面,所述穿线通道下侧为下连接面;所述穿线通道远离骨架主体的一端设置上倾斜面和下倾斜面,所述上倾斜面与上连接面形成的角度为钝角,所述下倾斜面与下连接面形成的角度为钝角。

9、进一步,所述引脚包括连接部及突出部,所述连接部位于限位块内与限位块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突出部与连接部一体成型,所述突出部突出于限位块。

10、进一步,所述连接部内侧形成内凹槽,所述连接部外侧形成外凹槽,所述连接部远离突出部的一端设置横向凸块。

11、进一步,所述突出部中部延伸形成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和第一凸块之间形成绕线槽。

12、进一步,所述上引脚远离骨架主体的一端设置上导向部,所述下引脚远离骨架主体的一端设置下导向部,所述下导向部与上导向部之间的距离由靠近骨架主体至远离骨架主体的方向逐渐增大。

13、进一步,所述限位块包括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所述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上均设置上引脚和下引脚。

14、进一步,所述左限位块外侧设置左弧面,所述右限位块外侧设置右弧面。

15、进一步,所述右弧面和左弧面均完全位于磁芯的外直径沿轴向的方向的投影范围内。

16、进一步,所述限位块端部至骨架主体端部之间的距离与磁芯的高度相等。

17、进一步,还包括pcb板,所述pcb板插入上引脚与下引脚之间并与上引脚和下引脚焊接。

18、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近接开关的感应线圈结构,其至少具有以下

19、有益效果:

20、一,在组装时,将骨架主体的限位块对准磁芯的限位槽,然后将骨架主体插入磁芯内,使得内抵靠面抵靠在外抵靠面上,同时,第一上限位面贴合第二上限位面,第一下限位面贴合第二下限位面,从而完成骨架主体与磁芯的连接,连接过程较快,组装方便,与传统技术相比不需掰开第一弹性卡扣和第二弹性卡扣,骨架主体不易损坏。

21、二,由于骨架主体侧部设置不具有弹性的限位块,且限位块固定连接在侧环面和端平面上,使得限位块与骨架主体牢牢连接在一起,限位块难以损坏,骨架主体难以损坏。

22、三,通过设置上连接面和上倾斜面,且上倾斜面与上连接面形成的角度为钝角,使得导线通过穿线通道与上引脚连接时,上倾斜面不易损伤导线的表面。通过设置下连接面和下倾斜面,且下倾斜面与下连接面形成的角度为钝角,使得导线通过穿线通道与下引脚连接时,下倾斜面不易损伤导线的表面。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骨架主体和磁芯,骨架主体上设置限位块,磁芯上设置限位槽,在组装时,将骨架主体的限位块对准磁芯的限位槽,然后将骨架主体插入磁芯内,实现磁芯与骨架主体的快速组装,不需掰开第一弹性卡扣和第二弹性卡扣,骨架主体不易损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接开关的感应线圈结构,包括骨架主体和磁芯;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接开关的感应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主体包括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与第一连接环之间形成设置用于绕设线圈的环形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接开关的感应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环包括侧环面和端平面;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在侧环面和端平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接开关的感应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外侧内凹形成穿线通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近接开关的感应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通道上侧为上连接面,所述穿线通道下侧为下连接面;所述穿线通道远离骨架主体的一端设置上倾斜面和下倾斜面,所述上倾斜面与上连接面形成的角度为钝角,所述下倾斜面与下连接面形成的角度为钝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接开关的感应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包括连接部及突出部,所述连接部位于限位块内与限位块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突出部与连接部一体成型,所述突出部突出于限位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近接开关的感应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内侧形成内凹槽,所述连接部外侧形成外凹槽,所述连接部远离突出部的一端设置横向凸块。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近接开关的感应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中部延伸形成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和第一凸块之间形成绕线槽。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近接开关的感应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引脚远离骨架主体的一端设置上导向部,所述下引脚远离骨架主体的一端设置下导向部,所述下导向部与上导向部之间的距离由靠近骨架主体至远离骨架主体的方向逐渐增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接开关的感应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CB板,所述PCB板插入上引脚与下引脚之间并与上引脚和下引脚焊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接开关的感应线圈结构,包括骨架主体和磁芯;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接开关的感应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主体包括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与第一连接环之间形成设置用于绕设线圈的环形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接开关的感应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环包括侧环面和端平面;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在侧环面和端平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接开关的感应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外侧内凹形成穿线通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近接开关的感应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通道上侧为上连接面,所述穿线通道下侧为下连接面;所述穿线通道远离骨架主体的一端设置上倾斜面和下倾斜面,所述上倾斜面与上连接面形成的角度为钝角,所述下倾斜面与下连接面形成的角度为钝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接开关的感应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虎林治宏朱灿张坤全王小云
申请(专利权)人:品翔电子元件漳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