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池模组用导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4599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6
本技术公开了汽车电池模组用导电结构,涉及新能源电池领域,包括导电片,所述导电片前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导电片前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极柱,所述极柱的顶部贯穿至导电片的顶部,所述极柱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套设有螺母和压环,所述安装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控制壳。通过夹持机构能够提高导电片安装的稳固性,通过螺母能够与极柱配合对安装板和导电片进行安装固定,通过定位齿牙能够与固定齿板配合对拉板进行定位,防止安装板和导电片发生松脱,提高导电片安装的稳定性,使其能够持续进行电池组的充放电工作,从而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领域,具体为汽车电池模组用导电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在汽车电池模组的安装连接过程中需要使用导电结构对其进行对接,使电池组能够进行充放电。

2、例如申请号为cn202221912333.8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池模组用导电连接结构,包括导电片和调节机构,导电片两端分别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弹性片组件和弹性件,弹性片组件包括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第一弹性片连接导电片的顶部,第二弹性片连接导电片的底部,弹性件压缩于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之间,并恒提供使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相背运动的弹性力,该技术将调节机构设在导电片两端,弹性件压缩在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之间,以使第二弹性片恒抵接电池极柱,因此即使螺栓松动也不易出现接触不良或断路状况,此外为了保护导电片,该技术还在导电片底部设有防护垫,缓解了车辆震动时,导电片与顶盖之间的冲击力,延长了导电片的使用寿命。

3、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上述设备在应用时,虽然该专利在导电片底部设有防护垫,缓解了车辆震动时,导电片与顶盖之间的冲击力,延长了导电片的使用寿命,但是该专利存在固定稳固性较差的问题,在车辆形势过程中产生的颠簸不仅会使螺栓松动,还会使螺栓出现脱落,螺栓脱落后会使得导电结构发生掉落,无法使电池组进行正常的充放电,不利于人们的使用。

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汽车电池模组用导电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电池模组用导电结构,通过提高导电结构安装固定后的稳固性,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颠簸导致其出现松脱,从而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汽车电池模组用导电结构,包括导电片,所述导电片前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导电片前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极柱,所述极柱的顶部贯穿至导电片的顶部,所述极柱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套设有螺母和压环,所述安装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控制壳,所述控制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压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拉板,所述拉板远离压环的一侧贯穿至控制壳的内腔,两个拉板相反的一侧且位于固定壳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定位齿牙,两个固定壳相反的一侧均设置有调节杆,两个调节杆相对的一侧均贯穿至固定壳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固定齿板,两个固定齿板相对的一侧均与定位齿牙啮合,两个固定齿板相反一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3、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壳的内腔设置有活动板,两个活动板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斜面块,所述斜面块的顶部设置有压轮,所述压轮的顶部与拉板固定连接,两个活动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两个顶杆相对的一侧均贯穿控制壳并固定连接有夹板。

4、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控制壳内腔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

5、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片的表面套设有绝缘套,所述极柱的表面开设有与螺母配合使用的螺纹。

6、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远离固定齿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两个固定壳相反的一侧均开设有与调节杆配合使用的开口。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簧的两侧分别与活动板和控制壳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夹板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防滑纹。

8、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壳的前侧设置有检修板,检修板后侧的顶部和底部均与控制壳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0、本技术提供的汽车电池模组用导电结构,通过夹持机构能够提高导电片安装的稳固性,通过螺母能够与极柱配合对安装板和导电片进行安装固定,通过定位齿牙能够与固定齿板配合对拉板进行定位,防止安装板和导电片发生松脱,提高导电片安装的稳定性,使其能够持续进行电池组的充放电工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电池模组用导电结构,包括导电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1)前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所述导电片(1)前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板(3),所述安装板(2)的底部设置有极柱(4),所述极柱(4)的顶部贯穿至导电片(1)的顶部,所述极柱(4)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套设有螺母(5)和压环(6),所述安装板(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7),所述夹持机构(7)包括控制壳(701),所述控制壳(7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壳(8),所述压环(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拉板(9),所述拉板(9)远离压环(6)的一侧贯穿至控制壳(701)的内腔,两个拉板(9)相反的一侧且位于固定壳(8)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定位齿牙(10),两个固定壳(8)相反的一侧均设置有调节杆(11),两个调节杆(11)相对的一侧均贯穿至固定壳(8)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固定齿板(12),两个固定齿板(12)相对的一侧均与定位齿牙(10)啮合,两个固定齿板(12)相反一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池模组用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壳(701)的内腔设置有活动板(702),两个活动板(702)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斜面块(703),所述斜面块(703)的顶部设置有压轮(704),所述压轮(704)的顶部与拉板(9)固定连接,两个活动板(70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顶杆(705),所述顶杆(705)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706),两个顶杆(705)相对的一侧均贯穿控制壳(701)并固定连接有夹板(7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电池模组用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702)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控制壳(701)内腔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池模组用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1)的表面套设有绝缘套(14),所述极柱(4)的表面开设有与螺母(5)配合使用的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池模组用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1)远离固定齿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两个固定壳(8)相反的一侧均开设有与调节杆(11)配合使用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电池模组用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706)的两侧分别与活动板(702)和控制壳(701)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夹板(707)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防滑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池模组用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壳(701)的前侧设置有检修板,检修板后侧的顶部和底部均与控制壳(70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电池模组用导电结构,包括导电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1)前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所述导电片(1)前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板(3),所述安装板(2)的底部设置有极柱(4),所述极柱(4)的顶部贯穿至导电片(1)的顶部,所述极柱(4)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套设有螺母(5)和压环(6),所述安装板(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7),所述夹持机构(7)包括控制壳(701),所述控制壳(7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壳(8),所述压环(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拉板(9),所述拉板(9)远离压环(6)的一侧贯穿至控制壳(701)的内腔,两个拉板(9)相反的一侧且位于固定壳(8)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定位齿牙(10),两个固定壳(8)相反的一侧均设置有调节杆(11),两个调节杆(11)相对的一侧均贯穿至固定壳(8)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固定齿板(12),两个固定齿板(12)相对的一侧均与定位齿牙(10)啮合,两个固定齿板(12)相反一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池模组用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壳(701)的内腔设置有活动板(702),两个活动板(702)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斜面块(703),所述斜面块(703)的顶部设置有压轮(704),所述压轮(704)的顶部与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及衍彭启伦温景欢梁仕添陈星平彭琼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富佳达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