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自行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4540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自行车架,包括立管、位于立管后侧的平叉和立叉、位于立管前端的上管和下管、位于立管下方与平叉和下管相连接的五通以及位于平叉和立叉连接处的尾勾,上管前端设有头管,头管一侧设有螺杆和限位杆,上管前端设有调节环,上管上方设有限位孔,调节环内部设有与螺杆相匹配的螺孔,限位杆穿过限位孔。本技术中,头管通过螺杆和调节环配合可以实现前后移动,限位杆和限位孔配合防止头管在前后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转,只需转动调节环即可实现头管的前后移动,进而调节前后轮的间距,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自行车,具体是指一种碳纤维自行车架


技术介绍

1、碳纤维是一种由炭纤维束组成的高强度材料,兼具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其作为自行车架的主要材料具有轻、刚性好和冲击吸收性好的优点。

2、现有的碳纤维自行车架多为一体式自行车架,其前后轮间距无法调节,对于专业的体育选手来说可以自行订购适合自己的车架,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种代价过于高昂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是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碳纤维自行车架。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碳纤维自行车架,包括立管、位于立管后侧的平叉和立叉、位于立管前端的上管和下管、位于立管下方与平叉和下管相连接的五通以及位于平叉和立叉连接处的尾勾,上管前端设有头管,头管一侧设有螺杆和限位杆,上管前端设有调节环,上管上方设有限位孔,调节环内部设有与螺杆相匹配的螺孔,限位杆穿过限位孔。

4、作为改进,调节环与上管转动连接。

5、作为改进,调节环外侧设有防滑纹。

6、作为改进,螺杆远离头管的一端设有限定块,限定块外径大于螺杆的外径,上管前端内径大于限定块外径,上管后端内径小于限定块外径。

7、作为改进,立管、平叉、立叉、上管、下管、五通和尾勾为一体式连接。

8、作为改进,立管、平叉、立叉、上管和下管均为中空管。

9、作为改进,立管、平叉、立叉、上管和下管均采用碳纤维材料制作。

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头管通过螺杆和调节环配合可以实现前后移动,限位杆和限位孔配合防止头管在前后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转,只需转动调节环即可实现头管的前后移动,进而调节前后轮的间距,简单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自行车架,包括立管(1)、位于立管(1)后侧的平叉(2)和立叉(3)、位于立管(1)前端的上管(4)和下管(5)、位于立管(1)下方与平叉(2)和下管(5)相连接的五通(7)以及位于平叉(2)和立叉(3)连接处的尾勾(8),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环(41)与所述上管(4)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环(41)外侧设有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61)远离所述头管(6)的一端设有限定块(63),所述限定块(63)外径大于所述螺杆(61)的外径,所述上管(4)前端内径大于所述限定块(63)外径,所述上管(4)后端内径小于所述限定块(63)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1)、平叉(2)、立叉(3)、上管(4)、下管(5)、五通(7)和尾勾(8)为一体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1)、平叉(2)、立叉(3)、上管(4)和下管(5)均为中空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自行车架,包括立管(1)、位于立管(1)后侧的平叉(2)和立叉(3)、位于立管(1)前端的上管(4)和下管(5)、位于立管(1)下方与平叉(2)和下管(5)相连接的五通(7)以及位于平叉(2)和立叉(3)连接处的尾勾(8),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环(41)与所述上管(4)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环(41)外侧设有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自行车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建秀崔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齐河县海兴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