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涉及用于车辆的侧梁。
技术介绍
1、用于车辆的侧梁在发生侧面碰撞的情况下用于通过吸收碰撞能量来保护乘客。
2、应用于诸如电动车辆的生态友好型车辆的侧梁不仅用于保护乘客,而且还用于保护设置在地板上的电池。因为电池与车辆的其他部件相比具有相对大的体积,所以与配备有内燃发动机的车辆相比,配备有电池的车辆的侧部空间相对窄。
3、因此,应用于生态友好型车辆的侧梁需要能够在狭窄空间中吸收最大的碰撞能量,并且需要具有最小的重量,以提高生态友好型车辆的能效。
4、为此目的,铝挤压材料已经应用于生态友好型车辆的侧梁,但是仍然期望提高吸收碰撞能量的能力并实现重量减轻。
5、(专利文献1)kr20-1998-043143u(1998年9月25日)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
2、本公开的一方面是提高侧梁的碰撞能量吸收效率并实现侧梁的轻量化。
3、本公开的一方面是增加侧梁的刚度并减少制造成本。
4、问题解决
5、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侧梁,所述侧梁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侧梁,其中,所述侧梁框架、所述第一加强框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框架中的至少一者由钢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侧梁,其中,所述第一加强框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框架在所述侧梁框架的纵向横截面形状中包括凹凸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侧梁,其中,所述第一加强框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框架在所述中空部分中彼此交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侧梁,其中,在所述凹凸部分中,凸形部分和凹形部分在所述侧梁框架的纵向方向上连续地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用于车辆的侧梁,所述侧梁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侧梁,其中,所述侧梁框架、所述第一加强框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框架中的至少一者由钢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侧梁,其中,所述第一加强框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框架在所述侧梁框架的纵向横截面形状中包括凹凸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侧梁,其中,所述第一加强框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框架在所述中空部分中彼此交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侧梁,其中,在所述凹凸部分中,凸形部分和凹形部分在所述侧梁框架的纵向方向上连续地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侧梁,其中,所述第一加强框架的凸形部分与所述第二加强框架的凸形部分交叠,并且所述第一加强框架的凹形部分与所述第二加强框架的凹形部分交叠。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侧梁,其中,所述侧梁框架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