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狭窄巷道的履带行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4370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狭窄巷道的履带行走系统,包括履带底座,所述履带底座为钢制履带底座,所述履带底座具有底座、以及集成于所述底座底部的履带;集成于所述底座的前侧的座椅;以及集成于所述底座的后端的碰头座,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碰头座与后端的设备连接以牵引后端的设备;该履带行走系统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履带工作。本技术的履带行走系统采用钢制履带底盘,能够适应井下复杂的地形,通过性能好,可过风门,驱动能力强,极大提高设备运转效率,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喷箱,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狭窄巷道的履带行走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资源匮乏,大部分地区矿井开采受环境影响较大,矿井内部出现较多宽度窄、坡度大的巷道。由于巷道内环境差,普通履带行走系统无法在巷道中发挥作用,普通履带行走系统宽度以及爬坡能力无法在巷道中正常工作。且普通履带和防喷箱的布置形式和方式,也并不满足设计要求,同时,由于巷道内特殊的工作要求,普通履带行走系统无法与其他设备连通作业。

2、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适用于狭窄巷道的履带行走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矿井复杂地形、通过性能好、且能够与牵引动力源连接的适用于狭窄巷道的履带行走系统。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狭窄巷道的履带行走系统,该履带行走系统包括:

4、履带底座,所述履带底座为钢制履带底座,所述履带底座具有底座、以及集成于所述底座底部的履带;

5、集成于所述底座的前侧的座椅;以及

6、集成于所述底座的后端的碰头座,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碰头座与后端的设备连接以牵引后端的设备;

7、该履带行走系统还包括:

8、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履带工作。

9、进一步的,所述履带集成于所述底座的中部位置,所述座椅集成于所述底座前侧的一角,且所述座椅的一侧预留工作空间;

10、所述控制组件集成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座椅的位置,且所述底座的后侧被配置为防喷箱集成空间。

11、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12、靠近所述座椅、并位于所述座椅后侧的操作阀组;

13、与所述操作阀组连接的液压系统;以及

14、油箱,所述油箱上配设有冷却装置。

15、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与所述座椅和所述控制组件配合一端形成为台阶结构,该台阶结构包括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

16、所述座椅、操作阀组和所述液压系统集成于所述第一台阶面;

17、所述油箱集成于所述第二台阶面。

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台阶面的长度小于第二台阶面的长度。

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狭窄巷道的履带行走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本技术的履带行走系统采用钢制履带底盘,能够适应井下复杂的地形,通过性能好,可过风门,驱动能力强,极大提高设备运转效率,省时省力。

21、本技术的履带行走系统在底座前端增加了碰头座,可作为前端牵引设备的后方的设备一起移动。该履带行走系统最大爬坡角度为2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适用于狭窄巷道的履带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履带行走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狭窄巷道的履带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1)与所述座椅(3)和所述控制组件配合一端形成为台阶结构,该台阶结构包括第一台阶面(103)和第二台阶面(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狭窄巷道的履带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面(103)的长度小于第二台阶面(104)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狭窄巷道的履带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履带行走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狭窄巷道的履带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1)与所述座椅(3)和所述控制组件配合一端形成为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齐向王启德张苏祥吴凡刚肖庆德刘金久邹睿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永贵机电制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