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充电连接结构和包括充电连接结构的充电桩制造技术_技高网

充电连接结构和包括充电连接结构的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3775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充电连接结构和包括充电连接结构的充电桩,涉及充电桩相关技术领域,包括充电桩机体以及设置在充电桩机体内部的智能充电单元,所述充电桩机体的正面设置有两组三角插座,所述充电桩机体的两侧开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的内部支撑有充电枪且两者的连接处设置有红外线检测灯组,所述三角插座的底部和充电枪均与充电连接结构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对电动车进行充电时,可对充电的充电器导线以及充电器插头部分进行支撑,保证正常充电的进行,同时可配合充电枪进行导线的收放卷,在充电的同时避免发生导线掉落地面而磨损甚至损坏的问题,并且可在雨天充电时进行防护,减少雨水渗入导致充电口短路损坏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相关,具体为充电连接结构和包括充电连接结构的充电桩


技术介绍

1、充电桩是指为电动车提供能量补充的充电装置,主要对电瓶车以及新能源电动汽车等电动车进行充电服务,而充电桩在对上述电动车进行充电时,对于电瓶车一般采用电瓶车充电器插入充电口的方式进行充电,对于新能源电动汽车一般采用充电枪的方式插入车辆充电口进行充电。

2、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106786950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户外充电桩防雨装置,包括顶端封闭的内透明筒体,内透明筒体底端设有支座,支座底端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上设有紧固旋钮,伸缩杆底端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安装孔,内透明筒体上开设有内操作口,内透明筒体竖向外侧壁设有环形底板,内透明筒体外部套设有外透明筒体,外透明筒体底端设有多个万向滚珠,万向滚珠底端与环形底板的顶部平面紧密贴合,环形底板外圆周处设有环形挡条,外透明筒体上开设有与内操作口对应的外操作口,外操作口底端连通有竖条形口,竖条形口底端连通有横条形口;该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对户外充电桩进行防雨保护,从而大幅提升了其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

3、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113602119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具备锁闭功能充电枪的汽车充电桩,包括桩体、选择键、触控屏、刷卡板、散热窗板、输送线、充电枪,所述的桩体上设有选择键,所述的选择键下方间隔设有触控屏且触控屏上连接有刷卡板;该专利技术,通过防拔弹杆采用特定的排列方式加密和解密方式触发启动,并利用触发杆向外延展的特性在充电枪与汽车充电口相连接的状态下将二者之间的连接空隙卡住,防止结构脱落即形成防拔插机制,从而解决现有的汽车充电桩充电进程无人看守,充电枪被拔的问题。

4、然而,该充电桩在具体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

5、1、 现有的充电桩在对电动车进行充电时,一般通过与电动车连接的充电器插入充电桩内部充电口的方式完成充电,同时为了保证在雨天进行充电,采用了防水的方式对充电器与充电口连接处进行保护,避免因为雨水导致连接处渗水短路,但是在实际进行使用时,该进行防水的结构需要手动操作完成,在夜间户外环境充电时,会发生无法及时操作密封充电口的情况,容易导致充电口因未能及时防护而渗水;

6、2、 现有的充电桩在对电动车进行充电时,一般通过与充电桩连接的充电枪插入电动车充电口的方式完成充电,但是在实际进行使用时,该电动枪的连接线容易在充电的过程中在地上移动,导致该连接线容易发生磨损,影响后续正常充电的进行,同时,多余部分电动枪的连接线容易被行人或者车辆等碾压,进一步提升该连接线损坏的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充电连接结构和包括充电连接结构的充电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充电连接结构,包括充电桩机体以及设置在充电桩机体内部的智能充电单元,所述充电桩机体的正面设置有两组三角插座,所述充电桩机体的两侧开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的内部支撑有充电枪且两者的连接处设置有红外线检测灯组,所述三角插座的底部和充电枪均与充电连接结构相连接;

4、其中,所述充电连接结构包括有:

5、支撑组件,其安装在所述三角插座的底部,所述三角插座对与三角插座连接的插头进行支撑,所述支撑组件的上方还设置有安装在三角插座顶部侧面的挡雨板;

6、导线连接组件,其一端与所述充电枪相连接,所述导线连接组件的另一端与充电桩机体内部的电池组进行连接,所述导线连接组件的侧面设置有导线收放组件。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智能充电单元包括有:

8、中控端口,其安装在所述充电桩机体的正面,所述中控端口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显示屏、二维码扫码区和语音播报器,所述显示屏和语音播报器均与中控端口电性连接;

9、其中,所述显示屏位于二维码扫码区的侧面,所述语音播报器位于二维码扫码区的下方,所述二维码扫码区内部设置有二维码。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

11、连接台,其安装在所述三角插座的底部,所述连接台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四组连杆,所述连杆的顶部安装有橡胶支撑座,所述橡胶支撑座对与三角插座连接的插头进行支撑;

12、支撑弹簧,其设置在所述连杆的外侧且位于连接台的下方,所述支撑弹簧与连杆一一对应。

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杆的结构形状为“t”形且其底部的截面积大于顶部的截面积,所述连杆与连接台滑动连接;

14、其中,所述连杆底部与支撑弹簧接触的一侧设置有阻尼块。

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导线连接组件包括有:

16、充电线,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充电枪和充电桩机体内部的电池组连接,所述充电线收卷缠绕在收卷辊的外侧,所述收卷辊转动连接在定位块和定位件之间;

17、其中,所述定位块和定位件均安装在充电桩机体的侧面,所述定位块位于定位件的上方,所述定位块和定位件的内部均开设有供充电线贯穿的导向槽。

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件弯折设置,所述定位件的内侧安装有导线收放组件,所述导线收放组件驱动收卷辊进行旋转。

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导线收放组件包括有:

20、电机,其安装在所述定位件的内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侧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

21、其中,所述第二齿轮的内侧安装固定有收卷辊,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均与定位件转动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智能充电单元与红外线检测灯组电性连接。

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充电桩,包括上述任一充电连接结构,所述放置腔的侧面还设置有安装在充电桩机体外侧的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外侧设置有自动化防水组件;

23、所述充电桩机体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安装在底座的顶部。

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自动化防水组件包括有:

25、防水罩,其通过内侧开设的凹槽滑动连接在连接框的外侧,所述防水罩的内顶部和连接框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若干复位弹簧,所述防水罩的正面开设有与充电枪相匹配的连接槽;

26、其中,所述防水罩滑动连接在凸板的侧面,所述凸板安装固定在充电桩机体的侧面且位于连接框的顶部;

27、支撑体,其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防水罩的顶部,所述支撑体的顶部支撑有储水盘;

28、其中,所述防水罩的截面积大于连接框的截面积,所述防水罩与充电桩机体接触一侧的长度大于开设连接槽一侧的长度。

2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储水盘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内部开设有弯折设置的导水槽,所述导水槽与储水盘内部连通,所述导水槽的底部与支撑体内部开设的连接孔相连通,所述连接孔的侧面开设有若干等距设置的疏水孔。

30、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31、1、该充电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充电连接结构,包括充电桩机体(10)以及设置在充电桩机体(10)内部的智能充电单元(20),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机体(10)的正面设置有两组三角插座(10a),所述充电桩机体(10)的两侧开设有放置腔(10b),所述放置腔(10b)的内部支撑有充电枪(30)且两者的连接处设置有红外线检测灯组,所述三角插座(10a)的底部和充电枪(30)均与充电连接结构(40)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充电单元(20)包括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50)包括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02)的结构形状为“T”形且其底部的截面积大于顶部的截面积,所述连杆(502)与连接台(501)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连接组件(60)包括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604)弯折设置,所述定位件(604)的内侧安装有导线收放组件(70),所述导线收放组件(70)驱动收卷辊(602)进行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收放组件(70)包括有:

8.包括充电连接结构的充电桩,包括上述1-7任一充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腔(10b)的侧面还设置有安装在充电桩机体(10)外侧的连接框(80),所述连接框(80)的外侧设置有自动化防水组件(9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括充电连接结构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防水组件(90)包括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连接结构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盘(906)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凸起部(906a),所述凸起部(906a)的内部开设有弯折设置的导水槽(906b),所述导水槽(906b)与储水盘(906)内部连通,所述导水槽(906b)的底部与支撑体(905)内部开设的连接孔(905i)相连通,所述连接孔(905i)的侧面开设有若干等距设置的疏水孔(906c)。

...

【技术特征摘要】

1.充电连接结构,包括充电桩机体(10)以及设置在充电桩机体(10)内部的智能充电单元(20),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机体(10)的正面设置有两组三角插座(10a),所述充电桩机体(10)的两侧开设有放置腔(10b),所述放置腔(10b)的内部支撑有充电枪(30)且两者的连接处设置有红外线检测灯组,所述三角插座(10a)的底部和充电枪(30)均与充电连接结构(40)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充电单元(20)包括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50)包括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02)的结构形状为“t”形且其底部的截面积大于顶部的截面积,所述连杆(502)与连接台(501)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连接组件(60)包括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604)弯折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俊谢国力郑伟唐剑飞马定学徐琼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点点电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