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放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3365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2:59
本技术揭示了的一种收放卷装置,包括:承载座;活动设于承载座的夹头机构与纠偏机构,纠偏机构与夹头机构活动相连;转动设于纠偏机构的收卷辊;以及设于承载座的过辊机构,过辊机构位于纠偏机构远离夹头机构的一侧。本申请通过纠偏机构对收卷辊与料卷的位置进行调整,有效地减少了对膜料进行纠偏所需的人力成本,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流延机,具体地,主要涉及收放卷装置


技术介绍

1、流延机是指对基材进行浆料附着的制作设备,主要用于制造薄膜、管道、板材等产品,也可以用于涂层和包装。

2、相关技术中,流延机基本都会配备有收放卷装置,来实现基膜的放料和成品膜的收料。收放卷装置上一般会配备有若干个转向辊和张紧辊,来实现膜料的转向或张紧。在放料或收料的过程中膜料容易出现跑偏的情况,为了对其进行纠偏,技术人员通常通过人工辅助操作实现收卷或放卷时保持料卷的运行方向保持不变。

3、然而,该种纠偏方式所需的人力成本较高,工作量大,且耗时耗力,从而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收放卷装置。

2、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收放卷装置,包括:

3、承载座;

4、活动设于承载座的夹头机构与纠偏机构,纠偏机构与夹头机构活动相连;

5、转动设于纠偏机构的收卷辊;以及

6、设于承载座的过辊机构,过辊机构位于纠偏机构远离夹头机构的一侧。

7、优选地,纠偏机构包括支撑架、感应件、活动板以及纠偏驱动件,支撑架设于承载座,感应件设于支撑架上,活动板活动设于支撑架内,纠偏驱动件的其中一端连接于支撑架,纠偏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于活动板,纠偏驱动件与感应件电性连接。

8、优选地,夹头机构包括第一夹头、第二夹头、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第一夹头与第二夹头相对设于活动板,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端连接于第一夹头,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端连接于第二夹头,第一夹头与第二夹头能够朝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

9、优选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滑移气缸与第一连接杆,滑移气缸设于活动板,第一连接杆的其中一端连接于滑移气缸的输出端,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夹头。

10、优选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滑移驱动件与第二连接杆,滑移驱动件设于活动板,第二连接杆的其中一端连接于滑移驱动件的驱动端,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夹头。

11、优选地,过辊机构包括两个承载板、接驳组件以及引导组件,两个承载板相对设于支撑架背离活动板的一侧,接驳组件与引导组件均位于两个承载板之间。

12、优选地,接驳组件包括压板、承接板以及升降气缸,压板活动设于两个承载板之间,承接板与压板对应设置,升降气缸的输出端穿过承接板后连接于压板,压板能够朝靠近或远离承接板的方向移动。

13、优选地,引导组件包括多个引导辊、浮辊以及张力辊,引导辊、浮辊以及张力辊均可相对承载板转动,且浮辊可相对承载板摆动。

14、优选地,过辊机构还包括安装板与推动气缸,安装板的其中一端活动连接于承载板,安装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浮辊,推动气缸设于承载板,推动气缸的输出端活动连接于安装板。

15、优选地,过辊机构还包括两个限位部,限位部设于承载板,且两个限位部分别设于安装板的两侧。

16、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当对基膜进行放料时,通过夹头机构对料卷的两端进行夹持固定,料卷上的基膜依次通过收卷辊与过辊机构,过辊机构对基膜的放料方向进行引导。如若检测到膜料出现跑偏的情况,通过纠偏机构对收卷辊与料卷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进行纠偏。如此,有效地减少了对膜料进行纠偏所需的人力成本,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省时省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机构(3)包括支撑架(31)、感应件(32)、活动板(33)以及纠偏驱动件(34),所述支撑架(31)设于所述承载座(1),所述感应件(32)设于所述支撑架(31)上,所述活动板(33)活动设于所述支撑架(31)内,所述纠偏驱动件(34)的其中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架(31),所述纠偏驱动件(34)的驱动端连接于所述活动板(33),所述纠偏驱动件(34)与所述感应件(32)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机构(2)包括第一夹头(21)、第二夹头(22)、第一驱动组件(23)以及第二驱动组件(24),所述第一夹头(21)与所述第二夹头(22)相对设于所述活动板(33),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3)的驱动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夹头(21),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4)的驱动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夹头(22),所述第一夹头(21)与所述第二夹头(22)能够朝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3)包括滑移气缸(231)与第一连接杆(232),所述滑移气缸(231)设于所述活动板(33),所述第一连接杆(232)的其中一端连接于所述滑移气缸(231)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连接杆(23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夹头(2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4)包括滑移驱动件(241)与第二连接杆(242),所述滑移驱动件(241)设于所述活动板(33),所述第二连接杆(242)的其中一端连接于所述滑移驱动件(241)的驱动端,所述第二连接杆(24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夹头(2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辊机构(5)包括两个承载板(51)、接驳组件(52)以及引导组件(53),两个所述承载板(51)相对设于所述支撑架(31)背离所述活动板(33)的一侧,所述接驳组件(52)与所述引导组件(53)均位于两个所述承载板(5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驳组件(52)包括压板(521)、承接板(522)以及升降气缸(523),所述压板(521)活动设于两个所述承载板(51)之间,所述承接板(522)与所述压板(521)对应设置,所述升降气缸(523)的输出端穿过所述承接板(522)后连接于所述压板(521),所述压板(521)能够朝靠近或远离所述承接板(522)的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组件(53)包括多个引导辊(531)、浮辊(532)以及张力辊(533),所述引导辊(531)、所述浮辊(532)以及所述张力辊(533)均可相对所述承载板(51)转动,且所述浮辊(532)可相对所述承载板(51)摆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收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辊机构(5)还包括安装板(54)与推动气缸(55),所述安装板(54)的其中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承载板(51),所述安装板(54)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浮辊(532),所述推动气缸(55)设于所述承载板(51),所述推动气缸(55)的输出端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板(5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收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辊机构(5)还包括两个限位部(56),所述限位部(56)设于所述承载板(51),且两个所述限位部(56)分别设于所述安装板(54)的两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机构(3)包括支撑架(31)、感应件(32)、活动板(33)以及纠偏驱动件(34),所述支撑架(31)设于所述承载座(1),所述感应件(32)设于所述支撑架(31)上,所述活动板(33)活动设于所述支撑架(31)内,所述纠偏驱动件(34)的其中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架(31),所述纠偏驱动件(34)的驱动端连接于所述活动板(33),所述纠偏驱动件(34)与所述感应件(32)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机构(2)包括第一夹头(21)、第二夹头(22)、第一驱动组件(23)以及第二驱动组件(24),所述第一夹头(21)与所述第二夹头(22)相对设于所述活动板(33),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3)的驱动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夹头(21),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4)的驱动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夹头(22),所述第一夹头(21)与所述第二夹头(22)能够朝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3)包括滑移气缸(231)与第一连接杆(232),所述滑移气缸(231)设于所述活动板(33),所述第一连接杆(232)的其中一端连接于所述滑移气缸(231)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连接杆(23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夹头(2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4)包括滑移驱动件(241)与第二连接杆(242),所述滑移驱动件(241)设于所述活动板(33),所述第二连接杆(242)的其中一端连接于所述滑移驱动件(241)的驱动端,所述第二连接杆(24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兆伟谭先锋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鸿通晟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