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车载电池回收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车载电池回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311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53
一种车载电池回收设备(10),包括基座(100)、悬吊搬运机构(200)、沿悬吊搬运机构(200)依次设置的上料机构(300)、液冷机构(400)及定位输送机构(500)。上料机构(300)设置于基座(100)上,用于将电池定位盘(20)输送至第一预定位置;液冷机构(400)包括液冷驱动件(410)及第一滑动门(420),基座(100)开设有冷冻液氮收容槽(102)及第一滑槽(104),冷冻液氮收容槽(102)与第一滑槽(104)连通,液冷驱动件(410)安装于基座(100),第一滑动门(420)位于第一滑槽(104)内并与基座(100)滑动连接,液冷驱动件(410)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滑动门(420)连接,以驱动第一滑动门(420)打开或关闭冷冻液氮收容槽(102);悬吊搬运机构(200)位于基座(100)的上方,用于对电池定位盘(20)进行松开或夹紧,以将电池定位盘(20)从上料机构(300)依次搬运至冷冻液氮收容槽(102)及定位输送机构(500)上;定位输送机构(500)安装于基座(100)上,用于对电池定位盘(20)进行定位及输送;车载电池回收设备(10)还包括沿定位输送机构(500)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去壳机构(1100)及取芯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涉及车载废旧电池回收设备的,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电池回收设备


技术介绍

1、电池带电破碎,即废旧电池在未放电的状态下进行破碎操作,实现电池的有用材料的回收再利用。电池带电破碎的方式,使破碎料中的各种片粒混杂于一起,需要通过多工序分选实现极片碎片的分选,包括浮选及磁选等工序,再通过化学反应浸出的方式实现电池材料和集流体的回收,导致电池材料损失较大,使电池材料回收率较低且分离难度较大。

2、为使电池材料回收率较低且分离难度较大的问题,在电池回收方式上,采用先通过去壳取出卷芯,再对卷芯进行分离回收的步骤进行,如cn202211615646.1,虽然能够解决电池材料回收率较低且分离难度较大的问题,但是需要先放电再去壳取出电芯处理,使电池回收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不仅能够解决电池带电破碎存在电池材料回收率较低且分离难度较大的问题,而且能够解决去壳分离破碎存在电池的回收效率较低的车载电池回收设备。

2、一种车载电池回收设备,包括基座、悬吊搬运机构、沿所述悬吊搬运机构依次设置的上料机构、液冷机构及定位输送机构;

3、所述上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将电池定位盘输送至第一预定位置;所述电池定位盘开设有多个用于定位电池的定位槽;

4、所述液冷机构包括液冷驱动件及第一滑动门,所述基座开设有冷冻液氮收容槽及第一滑槽,所述冷冻液氮收容槽与所述第一滑槽连通,所述液冷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一滑动门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并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液冷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滑动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滑动门打开或关闭所述冷冻液氮收容槽;

5、所述悬吊搬运机构位于所述基座的上方,所述悬吊搬运机构用于对所述电池定位盘进行松开或夹紧,以将所述电池定位盘从所述上料机构依次搬运至所述冷冻液氮收容槽及所述定位输送机构上;

6、所述定位输送机构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定位输送机构用于对所述电池定位盘进行定位及输送;所述车载电池回收设备还包括沿所述定位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去壳机构及取芯机构,所述去壳机构用于对所述电池定位盘的电池进行去壳,所述取芯机构用于对去壳后的所述电池定位盘的电池的卷芯进行取出。

7、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公开包括但不局限于具有以下优点:

8、1、上述的车载电池回收设备,通过电池定位盘对多个电池进行装载,当装载电池后的电池定位盘通过上料机构输送至第一预定位置时,液冷驱动件驱动第一滑动门打开冷冻液氮收容槽,悬吊搬运机构先将电池定位盘从上料机构夹紧并搬运至冷冻液氮收容槽进行冷冻,再将冷冻后的电池定位盘从冷冻液氮收容槽搬运至定位输送机构上,接着通过定位输送机构将电池定位盘依次输送至分别与去壳机构及取芯机构对应的位置,使电池定位盘的多个电池先通过去壳机构进行批量去壳操作,再通过取芯机构进行批量取出卷芯操作,实现电池批量回收。

9、2、由于在对电池进行去壳之前,先对电池进行冷冻,使电池在去壳时温度较低,减少了电池在去壳时因温度过高存在容易着火的情形,相比于传统的先放电再去壳取出电芯的方式,提高了电池回收的效率,同时避免了电池带电破碎存在电池材料回收率较低且分离难度较大的问题。

10、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下面的附图和描述中提出。本公开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从说明书、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书变得明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电池回收设备(10),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0)、悬吊搬运机构(200)、沿所述悬吊搬运机构(200)依次设置的上料机构(300)、液冷机构(400)及定位输送机构(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池回收设备(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冷机构(600),所述预冷机构(600)包括预冷驱动件(610)及第二滑动门(620),所述基座(100)开设有预冷液氮收容槽(106)及第二滑槽(107),所述预冷液氮收容槽(106)与所述第二滑槽(107)连通,所述预冷驱动件(610)安装于所述基座(100),所述第二滑动门(620)位于所述第二滑槽(107)内并与所述基座(100)滑动连接,所述预冷驱动件(610)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滑动门(620)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滑动门(620)打开或关闭所述预冷液氮收容槽(106);所述上料机构(300)、所述预冷机构(600)、所述液冷机构(400)及所述定位输送机构(500)沿所述悬吊搬运机构(200)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电池回收设备(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机构(700),所述散热机构(700)包括蛇形散热弯管(710)、固定板(720)及散热风扇(730),所述固定板(720)安装于所述基座(100)的侧壁上,所述蛇形散热弯管(710)安装于所述固定板(720)的顶部,所述蛇形散热弯管(7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冻液氮收容槽(102)及所述预冷液氮收容槽(106)连通;所述固定板(720)开设有贯穿孔(722),所述散热风扇(730)位于所述贯穿孔(722)内并与所述固定板(720)连接,所述散热风扇(730)用于对所述蛇形散热弯管(710)进行散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电池回收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700)还包括泵体(740)及第一液位传感器(750),所述泵体(740)设于所述蛇形散热弯管(710)上,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750)安装于所述预冷液氮收容槽(106)的内壁,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750)与所述泵体(740)的控制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池回收设备(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氮补充机构(800)及第二液位传感器(900),所述液氮补充机构(800)安装于所述基座(100)的外壁,所述液氮补充机构(800)与所述冷冻液氮收容槽(102)连通,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900)安装于所述预冷液氮收容槽(106)的内壁,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900)与所述液氮补充机构(800)的控制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电池回收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氮补充机构(800)包括液氮源(810)及开关控制阀(820),所述液氮源(810)与所述预冷液氮收容槽(106)连通,所述开关控制阀(820)设于所述液氮源(810)与所述预冷液氮收容槽(106)连通的管道上,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900)与所述开关控制阀(820)的控制端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池回收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搬运机构(200)包括顶座(210)、悬吊平移组件(220)、竖直升降组件(230)及夹爪组件(240),所述顶座(210)固定于车箱体的内顶壁,所述悬吊平移组件(220)安装于所述顶座(210),所述竖直升降组件(230)安装于所述悬吊平移组件(220)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夹爪组件(240)安装于所述竖直升降组件(230)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夹爪组件(240)用于松夹于所述电池定位盘(20)的外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电池回收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组件(240)包括双驱气缸(242)、第一夹爪(244)及第二夹爪(246),所述双驱气缸(242)安装于所述竖直升降组件(230),所述第一夹爪(244)及所述第二夹爪(246)均安装于所述双驱气缸(242)的动力输出端,使所述双驱气缸(242)驱动所述第一夹爪(244)与所述第二夹爪(246)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所述电池定位盘(20)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夹定槽(24)及第二夹定槽(26),所述第一夹爪(244)用于在夹紧所述电池定位盘(20)时抵接于所述第一夹定槽(24),所述第二夹爪(246)用于在夹紧所述电池定位盘(20)时抵接于所述第二夹定槽(2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电池回收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爪(244)与所述第二夹爪(246)均朝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电池回收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定位盘(20)还开设有第一浸泡过液孔(27...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车载电池回收设备(10),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0)、悬吊搬运机构(200)、沿所述悬吊搬运机构(200)依次设置的上料机构(300)、液冷机构(400)及定位输送机构(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池回收设备(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冷机构(600),所述预冷机构(600)包括预冷驱动件(610)及第二滑动门(620),所述基座(100)开设有预冷液氮收容槽(106)及第二滑槽(107),所述预冷液氮收容槽(106)与所述第二滑槽(107)连通,所述预冷驱动件(610)安装于所述基座(100),所述第二滑动门(620)位于所述第二滑槽(107)内并与所述基座(100)滑动连接,所述预冷驱动件(610)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滑动门(620)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滑动门(620)打开或关闭所述预冷液氮收容槽(106);所述上料机构(300)、所述预冷机构(600)、所述液冷机构(400)及所述定位输送机构(500)沿所述悬吊搬运机构(200)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电池回收设备(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机构(700),所述散热机构(700)包括蛇形散热弯管(710)、固定板(720)及散热风扇(730),所述固定板(720)安装于所述基座(100)的侧壁上,所述蛇形散热弯管(710)安装于所述固定板(720)的顶部,所述蛇形散热弯管(7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冻液氮收容槽(102)及所述预冷液氮收容槽(106)连通;所述固定板(720)开设有贯穿孔(722),所述散热风扇(730)位于所述贯穿孔(722)内并与所述固定板(720)连接,所述散热风扇(730)用于对所述蛇形散热弯管(710)进行散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电池回收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700)还包括泵体(740)及第一液位传感器(750),所述泵体(740)设于所述蛇形散热弯管(710)上,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750)安装于所述预冷液氮收容槽(106)的内壁,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750)与所述泵体(740)的控制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池回收设备(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氮补充机构(800)及第二液位传感器(900),所述液氮补充机构(800)安装于所述基座(100)的外壁,所述液氮补充机构(800)与所述冷冻液氮收容槽(102)连通,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900)安装于所述预冷液氮收容槽(106)的内壁,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900)与所述液氮补充机构(800)的控制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电池回收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氮补充机构(800)包括液氮源(810)及开关控制阀(820),所述液氮源(810)与所述预冷液氮收容槽(106)连通,所述开关控制阀(820)设于所述液氮源(810)与所述预冷液氮收容槽(106)连通的管道上,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900)与所述开关控制阀(820)的控制端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池回收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搬运机构(200)包括顶座(210)、悬吊平移组件(220)、竖直升降组件(230)及夹爪组件(240),所述顶座(210)固定于车箱体的内顶壁,所述悬吊平移组件(220)安装于所述顶座(210),所述竖直升降组件(230)安装于所述悬吊平移组件(22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世贤余海军李爱霞谢英豪李长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