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喷丸高速渗氮的离子渗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293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离子渗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喷丸高速渗氮的离子渗氮装置,包括有包括下层底板,下层底板上安装有四个第二支架、水槽和电机。水槽和电机上方分别是排气通道和第一转轴。上层底板上有一个工作腔,工作腔内有回旋加速装置、电离装置和载物装置。回旋加速装置与第五支架、上层底板、第四导管以及离子集束装置连接。第四导管上方有气体电离装置,气体电离装置与第一导管连接,同时通过第四支架和工作腔相连。载物装置由端盖、底座以及护栏组成,并且通过第一转轴与电机连接,载物装置中心线和离子集束装置的中心线在同一水平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专门针对小体积喷丸的渗氮装置,有效提高了喷丸渗氮的厚度、效率以及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子渗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喷丸高速渗氮的离子渗氮装置


技术介绍

1、传统的给丸粒渗氮的方法主要包括气体渗氮、碳氮共渗以及离子渗氮等。而气体渗氮与碳氮共渗都需要高温,这会造成丸粒内部晶粒的粗大,而且所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离子渗氮不同,离子渗氮是一种强化材料表面的方法,也常常被称为离子氮化、辉光渗氮。其原理具体而言,就是在真空条件下,将工件作为阴极放置于含氮气体环境中,气体在阴阳电极间的等离子弧作用下电离,电离出的氮离子会在电场的作用下高速轰击工件,离子的高动能转变为热能,加热工件表面至所需温度。由于离子的轰击,工件表面产生原子溅射,因而得到净化,同时由于吸附和扩散作用,氮渗入工件表面,对工件的表面完成渗氮处理。而现有的渗氮炉都是针对体积较大的工件,如果是喷丸这种小体积工件,很难实现均匀渗氮。除此之外,由于使用电场对离子进行加速,如果要加速到一个很高速度,往往需要渗氮炉有很大的的体积,这给运输过程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喷丸高速渗氮的离子渗氮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喷丸高速渗氮的离子渗氮装置,包括下层底板(17),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底板(17)顶部四角均竖向设有安装有第二支架(9),所述第二支架(9)顶部横向设有同一上层底板(7),所述上层底板(7)顶部设有工作腔(5),所述工作腔(5)顶部插设有第一导管(2)以及第二导管(3),所述下层底板(17)顶部还设有水槽(16)以及第一电机(8),所述水槽(16)上方设有排气通道(15),所述第一电机(8)顶部输出轴同轴设有第一转轴(6),所述排气通道(15)以及第一转轴(6)均穿过上层底板(7),且与工作腔(5)相连通,所述工作腔(5)内设有回旋加速装置(26)以及载物装置(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喷丸高速渗氮的离子渗氮装置,包括下层底板(17),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底板(17)顶部四角均竖向设有安装有第二支架(9),所述第二支架(9)顶部横向设有同一上层底板(7),所述上层底板(7)顶部设有工作腔(5),所述工作腔(5)顶部插设有第一导管(2)以及第二导管(3),所述下层底板(17)顶部还设有水槽(16)以及第一电机(8),所述水槽(16)上方设有排气通道(15),所述第一电机(8)顶部输出轴同轴设有第一转轴(6),所述排气通道(15)以及第一转轴(6)均穿过上层底板(7),且与工作腔(5)相连通,所述工作腔(5)内设有回旋加速装置(26)以及载物装置(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喷丸高速渗氮的离子渗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旋加速装置(26)底部设有第五支架(27),所述第五支架(27)固定于上层底板(7)顶部,所述回旋加速装置(26)一侧横向设有离子集束装置(25),所述回旋加速装置(26)顶部设有第四导管(24),所述第四导管(24)上方设有电离装置(23),所述电离装置(23)与第一导管(2)连接,所述电离装置(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乃飞王匀陈津南于超李政铭谭飞季慧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太湖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